忻蓉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目前,我国的部分小学对这样的课程仍说起来很重要,真正做起来没有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这种将小学课程分类,并把“品德与社会”轻视的做法,在一些资源相对紧张,办学条件差的学校中更为普遍。由于这类课程不用考试,学生自己也就更不重视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根源于应试教育对大众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和培养等方面有大量的投入,而类似的德育课程成为了“副课”。
当然这种不重视不仅仅来自学校层面,就学生家长和学生本身而言,同样没有重视这些课程的价值。很多的小学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的补习班,补习内容为数学、语文、英语三科,很少有家长为孩子选择德育课程,甚至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都没有这些课程的补习班。
2.师资队伍不专业、不稳定。“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开设,但在“品德与社会”中却存在着五花八门的情况,有语文教师来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有的是音乐教师来上,甚至还有其他科目教师兼课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上述学校对该课程的不重视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师事业编制的限制,有的学校编制数量有限,首先确定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的教师,剩余数量不够了,那“品德与社会”等类似的课程的教师只能有其他科目教师兼任了。
3.教学创新不足。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对课程的不重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不专业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创新。一是表现为教研活动没有科学合理展开。兼任教师由于时间少、兼上多门课程等多种原因,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能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科学开设课程,甚至有的语文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不能将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社会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二是教学手段创新不够,传统的口授方式占主角,没有通过情景创设、故事启迪、游戏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评价创新不够,因为该课程不通过试卷的形式考核,教学评价就无所适从,有的学校教师直接根据自己的感觉给学生一个评价。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在实际的工作中重视“品德与社会”课。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到教师都要将“重视”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教学资源的分配、教师队伍的配备和培养方面进行合理的配置。
(1)“品德与社会”课要上够学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任务,严禁给其他课程腾时间、腾资源的情况出现。
(2)在师资方面,要安排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给学生开设课程,保证从学科的角度正确把握教学内容。通过设置“品德与社会”教研室,合理安排教研活动等方式,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持续研究,并将研究的科学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2.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人文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也要让课堂内容深入到实际生活中。
(1)开放教学,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在课程中学到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通过开发教学,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体会实践的快乐,检验认识的合理性,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实地了解市内交通系统、老年院等的情况。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情景模拟、讲故事、角色游戏、课堂讨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并扮演多种角色,既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也很受学生欢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角度评价教学。让班级同学、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及社会力量等多种力量参与教学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