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江苏省清河中学举行了面向全省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淮阴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省宝应中学等学校应邀参加。聚焦课堂艺术,精彩纷呈。语文组的选题是高二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马步升的《绝地之音》,这是一篇解读难度较高的文化散文,难点在于作者能够从“绝地”挖掘出体现世间“大美”的以体现生活本质的“绝唱”,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的这种情怀以实现情感的共鸣。这样一篇揭示生活本质的文章,要求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内给对生活几乎还没有什么真切体验的高中学生进行生活真谛的形象化的解读,还真是难事。
三位老师根据相同的课文,结合自身特点,在异构上下功夫,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赋予静态的教材以鲜活的生命,构造鲜活的解读个性,给与会的听课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现概述如下。
江苏省淮阴中学张婷老师主要进行主题的探讨。分为三个板块,第一,绝地之音的“绝地”是什么。师生共同根据文本找出“绝地”的具体地点,分析出“绝地”的特征,研读出写“绝地之音”的作用,层层推进。第二,研究“绝唱”。组织学生研讨“绝唱”的内涵,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似情歌却含悲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每一分句所体现的“绝唱”的内涵。第三,研讨本文的专题“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在文章中的体现。让学生自读、领头读、齐读第一段,悟出是“绝境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张丹丹老师总体解读分为两步走,首先是“循着作者的脚步去感受”。在这一部分里,张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诵读法来说出对“绝地”、“绝唱”的感悟,有15名左右的学生先后朗读、概括。并适时地对学生朗读技法进行指导。然后,概括出“绝地”“绝唱”的特点。其次是“走进作者内心与之共鸣”。重点研读“无词,却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的内涵。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出“人类生命伟大”的结论。
江苏省清河中学任克元老师在课文总体感知阶段颇有特色。他在课文中遴选了与主旨有关的句子,并空出其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填空。学生对全文有了总体感知后,他与学生就“绝地”“绝唱”展开对话,并总结行文思路:“魂牵—邂逅—探寻—捕获”绝地之音。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到底是什么震撼了作者”、“绝唱”的“绝”究竟作怎样的理解。
作为教学公开展示课,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位老师前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水平,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尽显青年才俊的风采。同课异构本身就是智慧碰撞的平台,碰撞出来的火花自然是炫目多彩的,也实现了活动主办者的目的,也实现了提升教师素质的愿望。正如当时一位点评的专家说,同课异构的“构”字,可以理解为“构思”,也可以理解为“构造”,即构造阅读的个性,还可以理解为“构建”,即构建不同的文本解读方式。无论专家怎么说,但“构”确实放出了异彩。
然而,作为一名高二年级语文教师,我的学生此次也参加了其中一位老师的课堂,课堂表现不可谓不佳,积极发言的学生都是平时活泼好动、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在上课前一天晚上课代表甚至在黑板上写道“亲们,上课发言有奖哦”的调侃鼓励。课后,我问起学生对文本中“绝唱”的理解时,大部分学生均支支吾吾,他们能回答的是教师灌输给他们的“生命的赞歌”云云。其中一名学生甚至说道,现在留在头脑中的仍然是课前预习中思考的问题。为此,这样繁华的同课异构的背后,其实效性究竟如何,让人心生怀疑。为此,就本节课、本篇文章而言,在同课异构中应注意一些要素。
一是对学情的把握应纳入备课关注的主要要素。一节课成功与否,应以学生受益程度为标准,了解学情是备课的前提。在本次同课异构中,教师上课的思路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一般在教研组或备课组深入的研讨、共同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是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步骤。这种内容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学情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组织教学。而作为借班教学的展示课,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对上课班级学生无从了解,有的老师是前一天晚上来到学校与学生见面,发一下事先准备好的学案,让学生做一下,负责任的老师还会收上来批阅并作一定范围的反馈,而有的老师就是上课前来到教室,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了解,当然,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可厚非。但是,教师对于自己学校的处于相同学段的学生知识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致情况应该心中有数。学生对这样较难理解的散文能够懂多少,恐怕上课的老师心中也没有底。在文本分析时弄几个能够概括内涵的词语让学生记住也就不足为奇了。以目前高二学生的社会经验与阅读领域,对于“绝地之音”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一定程度的预习铺垫。例如,对于“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这一句话的理解,学生感到费解,这种“无词”的音符,对学生来说,也许只是一种无语。因为他们缺少足够强的语言感受力,又没有媒介帮助他们理解。未参加本次活动的一位老师通过引用作者在《浪漫的高原》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句话的内涵:“因生之可贵,求生本能方显得壮丽恢弘;因生之艰难,才使生命本体万分珍重生命。这是一方生命内涵博大精深的世界。”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学情把握的一种适当做法。
二是对重点语段的管窥应该成为解读文本的主要手法。《绝地之音》很长,内容很多,内涵也很丰富,对于这样的长散文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领悟其核心内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绝地之音》这篇文章而言,这是作者写的一首家乡人民的生命赞歌。他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了在严酷自然条件下顽强求生的西北农民的艰苦而真实的生活状态。正是在这块几乎不适于人类生衍繁殖的地方,人们不仅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有哲思,有铜鼎铭文,有秦腔,有花儿,有长城。因而地绝而人心不绝,地荒而人心不荒。对于这样一片文化和土层一样深厚的黄土地,以及顽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作者表现出了震撼和赞赏。这么多的内容,有地域文化、原生态的生存状况、野性之美等等,每一个点都是一个话题。如何去剪裁这些内容并以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随后点评的金陵中学特级教师陈柏华老师说得好:不是课文有什么内容就讲什么内容,教师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没想到的内容要慎重讲授。在这次三节课中,清河中学任老师的课文内容的压缩使得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主旨,不失为长文短教有效方法之一。淮阴中学张老师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似情歌却含悲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每一分句所体现的“绝唱”的内涵的做法尤见功力,可以达到管窥蠡测的效果。情歌、悲歌、颂歌和战歌足见生活之丰富,悲壮、悠扬、哀怨和凄婉足见生活之真实。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来解读这一组句子,通过解读来把握“绝唱”的内涵。
很多散文,都有文眼一说,文眼是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江苏省姜堰中学周永华老师曾指出:“教学中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清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那么,《绝地之音》文眼在哪里?仔细研究发现,文章第二段“进入陕甘宁蒙一带,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通过对作者“震撼”的原因探究,通过对作者“具象”表现的研究,使这节课纲举目张。“文章像风筝,飘游跌宕,起落盘旋,其思想十分深逡,十分含蓄,但却透过文眼表露出了它的主旨”。
三是对语言的品味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环节。作家是通过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完全隐藏在文字语言的背后,通过语言的品读来把握主旨,这是语文课的必修课。另外,从写作角度来讲,作家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情达意的,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品味语言的重要方面。语文课不是思想教育课,对于一篇文章的分析,不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就可以了,而是要分析作者如何把这种主旨表达出来的。
《绝地之音》的语言有很多精彩之处,值得我们花一点时间去品读。仅以第一段为例,三位上课老师采取了不同处理策略。任老师在组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填空时对“歌声”的修饰语做了比较。学生填的是第一句话中对七年前回忆的“那串如丝如缕如歌似哭的歌声”,而第二句话中还有一处是“时刻震撼我心灵的能够进入我血液骨髓的仍然是这串无词无调的歌声”。经过比较品读,第一句话中的修饰语是对歌声本身描述,而后一句则是作者对歌声的感受与评价。显然,后一句对歌声的修饰语中作者的主观情感更为强烈。如东中学张老师在处理这一段最后一句“然而,每当那串歌声訇然回响心灵狂荡难已之时,我仍铁定了心,那就是诗人海子那响彻人寰的心愿: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时,她采取的是朗诵品读,她点名学生朗读,效果不很理想,然后她回顾这一段的内容,这是作者对七年前偶遇的“绝唱”的追忆,他“每到一地,每结识一个新的朋友……都毫无例外地讲那天的经历与感受”。正是作者有这种急于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每一个人、希望与每一个朋友分享的愿望,他才有海子的心愿。所以,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就应该高亢有力、响彻人寰。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心智再去品味语言就格外有味了。
所以,当我们惊异于同课异构所带来的精彩纷呈时,是不是应该去深究美丽的光环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学生的体验是什么,教学的目的有没有真正实现,还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绝地之音》的解读可以有很多种,哪一种解读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李凌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淮安。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