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2013-04-29 07:05唐素微高煜
金融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唐素微 高煜

摘要:文章根据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成果,首先建立了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通过SPSS16.0软件计算出各市的综合得分,最后对各市的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 环境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一、 引言

金融生态一词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12月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它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化概括和比喻,是把金融的发展放到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去观察分析金融的运行情况,把金融看作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一切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治以及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营造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地区对金融资源的“洼地效应”。我国西部是典型的“金融高地”地区,而陕西省又是西部的中心省份之一,陕西省的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地区的金融业发展。长期以来,陕西省约80%的金融资源集中于西安地区,而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正是造成这种金融资源配置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陕西省各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既是对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和差异化的量化分析,也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的政策、措施奠定基础。

二、文献回顾

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与金融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全面系统的评价陕西省的金融生态水平,构建一个包括系列金融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金融学者和金融部门在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上存在不同的指标体系,如陈哲明(2006)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社会信用水平和金融生态保障四个层面的43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张晓锋(2007)从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法制环境、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中介服务、社会诚信文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企业竞争力九个层面的62项分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欧阳宗旨、常庆(2009)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潜力、金融业务总量、金融支持作用、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和政府行为7个层面的16个分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周炯、魏佩佳(2012)从经济基础、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会信用水平四个层面的16个分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等等。本文根据各个分指标的选取频度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将金融生态系统的总体框架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会信用状况四个一级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16个具体分指标来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三、理论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经济、人文、资源等各个方面,虽然这一系列因素不是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其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解,是客观评价金融环境的必要前提。通过分析金融活动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其他人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经验,本文将金融生态环境分解成4大因素,如图1所示: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金融系统就会越优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纵深度等,经济发展水平是提升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

(2)金融资源水平

金融资源是金融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水平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资源越丰富,金融机构可以向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就越大,即金融生态环境就越好。

(3)政府财政能力

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政府的行为对辖区内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巨大,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起到调节作用。本文的政府行为侧重于财政的收支,因为财政投入的增加会强化社会基础设施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提升金融主体消化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社会信用状况

金融行业所经营的是货币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以社会良好的信用状况为前提的,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与信用环境的关系紧密,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信用状况直接关系着金融资源的流动与有效配置,并最终影响着金融业经营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参数设计与测度方法

(一)参数设计

在前面的分析中,本文把金融生态环境细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社会信用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二级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参数

根据表1可知,本文把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项参数指标、金融资源水平为6项、政府财政能力为2项、社会信用状况为3项。后文的主成分分析就是基于这16项参数指标展开的。

(二)测度方法

本文中的评价指标是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度来划分的,依据每个层次因素的累计方差和贡献率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关于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以及专家赋值法等,基于分析的客观性,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原有指标变量中的信息重叠部分提取和综合成几个主成分,实现对指标体系的处理。具体步骤为: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指标数据量纲的不同会影响分析的结果,所以采用Z分数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其中u为所有十个地区中第j个指标xj的均值,σ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

2.使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并求出R的前m个特征值(λ1λ2 …λm)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3.确定主成分个数。通过SPSS18.0软件求得数据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并求得变量的载荷矩阵,计算各个主成分的得分。

五、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检验

在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所得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都较高,多数都在0.5以上,近九成的相关系数处于80%以上,可知各个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的主成分,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由表2可知,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207%,基本上包含了各指标的信息,可以对陕西省地区间的金融生态进行解释。

表2 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及方差的总体解释

通过对变量共同度的测量显示出的所有变量的共同度系数,得知 x2、x3、x4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都可以被主成分解释,达到0.95以上,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即使是较小的x5和X10,共同度也达到了0.745和0.793,仅有20%的信息丢失,因此,主成分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针对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计算16个指标在这2个主成分上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以便对两个主成分进行命名,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在指标x11、x4、x16、x14以及x7、x8、x9、x6、x2上的系数较大: x7、x8、x2、x6和x9等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金融发展程度,而x14与x16指标的变化从教育层面反映诚信发展程度,因此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金融及社会诚信因子。第二主成分在指标x1、x15、x10、x3、x13以及x12、x5上的系数较大: x1、x3和x5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而x15、x12和x13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政府行为对经济的影响水平,因此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经济及政府干预因子。

表3 旋转后主成分载荷矩阵

(三)主成分得分及各地区综合得分

采用回归法估计主成分得分系数,并输出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上表得出主成分的分析函数以及各个地区主成分得分,然后取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对两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各地区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金融及社会诚信因子: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陕西省各个市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区县金融生态的差别导致金融业发展很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区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要优越,综合得分靠后的市,基本都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初级化,交通不便利的市,但是,由F1 、F2可知,一些经济落后的市在两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并不是都低,这说明它们在某些因素上存在优势。如西安市和榆林市,西安市综合得分大于1,处于最高位置,表明西安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最高,这也和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两个主成分上的得分都较高,但西安在F2上的得分远小于榆林市,却在F1 上的得分远大于榆林市,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市的金融资源和社会信用度高于榆林市,而在经济上不及榆林市(与榆林市的煤炭经济相关);商洛和铜川总分处于最后两位,然而在F1 上两者的得分并不是很低,甚至高于第二名和第四名的榆林与延安地区;汉中市总体排名第七,主要归因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分F2,而延安市在F1 上的得分也证明,延安市的金融资源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展。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分解环境因素、细化指标体系确定衡量金融生态环境的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十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于金融工作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针对以上结论,为了进一步做好陕西省的金融工作,为其建立更有利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进一步夯实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地区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营造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要实现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提高金融资源在经济中的优化配置。在挖掘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盘活金融资源的集聚与配置。最终,以经济促进金融发展的方式来改善陕西各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第二, 健全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业发展。陕西省部分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资源缺口较大,金融业结构体系不完善,要改善金融资源问题,一方面,地方首先应加大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建设,通过广纳社会闲置资金来实现金融资源的集聚;另一方面,改善政府服务管理功能,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来引进金融人才,以此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资源的集聚,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第三,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和居民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企业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同时要重塑企业形象,以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居民应努力学习金融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个人信贷的难度。总之,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来降低金融业的纠纷。

参考文献:

[1] 徐诺金. 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徐小林.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 金融研究,2005(11):39-42.

[3] 朱娟. 我国金融生态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2010(1):44-45.

[4] 周炯,魏佩佳. 省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2012(1):123-126.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成都市中心城区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空间演变规律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太原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成都市房地产泡沫程度评价
考察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社会发展综合状况
金华市服务外包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