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银强
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做题
原道(節选)韩愈
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⑵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⑶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⑷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⑸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注①原道:“原”本原。即探究“道”的本原。“道”本是许多学派共同使用的范畴,本义是人走的道路,这里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宇宙的本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以煦煦为仁 煦煦:(xǔ许):和蔼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
B、入者附之,出者汙之 汙(wū污):污蔑,诋毁。
C、乐其诞而自小也 自小:自己轻视自己。
D、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焉:语助词,表语气停顿,无义。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B、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
C、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 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D、彼以煦煦为仁 为之工以赡其器用
3、下列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仁和义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
B、道家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学生。”佛家也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学生。”研究孔学的人,听惯了他们的话,乐于接受他们的荒诞言论而轻视自己,也说“我们的老师曾向他们学习”这一类话。
C、人们喜欢听怪诞的言论真是太过份了!他们不探求事情的起源,不考察事情的结果,只喜欢听怪诞的言论。
D、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没有羽毛鳞甲以适应严寒酷暑,也没有强硬的爪牙来夺取食物。
4、翻译文中画____处的语句(10分)
①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②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5、用/给下面语句断句(4分)
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
6、简答题:(4分)
①在第⑴段中加 处,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
②在第⑷段中作者阐述了“博爱之谓仁”和“行而宜之之谓义”的具体内容,请问该段中作者连用十六个“为之”的“之”指什么?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1、D。焉:代词,指做生意,经商。2、A之:动词“往”;助词“的”B则:都是副词“就”;C而:“尔,你”;递进,“并且”。D以:介词“用”;连词“来”。 3、A。 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
4、①博爱叫做仁,合宜于仁的行为叫做义,从仁义再向前去的叫做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赖外界的叫做德。
②古代负有教育人民的任务的,只占四类中的一类,今天却有三类。务农的一家,要供应六家的粮食;务工的一家,要供应六家的器用;经商的一家,依靠他服务的有六家。又怎么能使人民不因穷困而去偷盗呢?
5、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划对2处得1分;划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6、①韩愈把儒家道德和老子的道德划了一个界限,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主张不主张仁义。
② “之”是指人民,意思是说圣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即是“爱人”、“博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