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对接探析

2013-04-29 00:44:03江颉
广西教育·C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三下乡理论课高校学生

江颉

【摘 要】阐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接的意义,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对接的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三下乡” 社会实践 有效对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28-02

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三下乡”活动是国家提倡的高校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并且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鼓励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并且更好地服务社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思想政治相关的素质能力等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因此,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而且可以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水平以及素质能力,是顺应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重要要求的体现。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的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来讲,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同时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是高校教育中将高校学生由校园推向社会的一种重要演示和尝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多种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它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以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作为教学教材,以社会人作为教学中的教师,以课余时间为主,并且在学生主动进行参与的教学形式下,实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

首先,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提升的关键。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不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就不能够使高校学生在当前环境以及形势下,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工作方向、重点等进行全面、彻底地领悟理解,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服务,而且这种情况也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进行实践教育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亲身进行社会实践体验与参与的基础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内容等有更加准确地理解和领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以社会实践为主,同时能够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能力教育提升的重要方法形式。

其次,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接,还有利于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而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讲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校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增长知识才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能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作用和优势,能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以及团结协作意识,同时实践活动本身对于大学生吃苦耐劳以及艰苦奋斗等优良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都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作用优势。

最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还能够使高校学生树立服务意识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引导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执行统一的行为习惯等,这些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以及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实现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对接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了解社会以及国情等,同时有利于高校学生增长知识才干以及培养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优秀思想道德品格。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对接,实现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的提升。

(一)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中,要注意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中,高校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要注意提高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端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进行高校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考核制度,并及时对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明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作用意义。

(二)拓展与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应注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进行正确引导,在不断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活动范围等进行拓展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也就是说,高校在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进一步地引导高校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对接联系,以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高校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拓展与创新开展中,应注意对于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满足实现,同时注意对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适应,以点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的拓展与创新。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激励与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应提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注意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工作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激励和保障制度,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从而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中,还可以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坚持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专业学习、勤工助学、就业择业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实施,实现学生素质能力与道德水平的提升。

总之,社会实践开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对接,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合理开展,促进学生相关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沈长霞.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6)

[2]徐会苹.农业院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所面临困局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1(8)

[3]向群英,周红,易传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4)

[4]杨晓娟.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长治学院学报,2005(1)

[5]陈超文.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以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2(2)

[6]张松才,管小青,姚明明,等.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探索与示范建设——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7]禄祎,陈学静.专科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8]王玉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发展状况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5)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科研立项重点资助项目(2012zd16)

【作者简介】江 颉(1964- ),广西博白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三下乡理论课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52:2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6:35:04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7:47:46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09:28:41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