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勤
摘要:从乔布斯的成功经历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一是需要更多一些宽容,建立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机制,呼唤更宽容的社会环境;二是教育学生不局限于逐利,不止步于就业,让学生学会创业;三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每件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四是要配备充足的艺术教师,培养学生唯美雅致的艺术气质,形式多样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强化实践熏陶。
关键词:乔布斯;中国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60-03
我们在品味苹果神韵的同时,更需要琢磨的是苹果教主乔布斯隐藏于苹果身后的成长密码。回想乔布斯出身的悲苦一面,回想他成长环境的草根一面,回想他退学、创业、成功的特殊一面,本文尝试寻找乔布斯与中国的职业教育之间的跨界关联,寻找乔布斯的成功密码可能带给中国职业教育的借鉴。
感悟一:中国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宽容
乔布斯是很特别的一个人,国人了解得更多的只是他光辉的一面。其实,乔布斯当年在里德大学并没有循规蹈矩地认真学习,而是一边学禅一边游荡,后来干脆退学了。对此,笔者想到了,我们的文化一直很难容忍有明显缺点的人,而乔布斯却在宽容的土壤中茁壮成长了。
宽容是一种有效但稀缺的教育资源,慈祥的面孔,亲切的话语,善解人意的眼神,以及对个性、自由的适度的宽松、包容,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李镇西说过,“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孩子的自尊心是那样脆弱,就像玫瑰花上的露珠”。[1]
当今中国的职业教育,尤需更多一些宽容。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弟。他们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有待改进。处在十六七岁的年龄,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夹杂有独生子女的娇气。由于学习的后进,他们常常生活在斥责和批评之中,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打击。职业院校要理性地看待学生、宽容学生。其实,职校生除了学习成绩有待提高、行为习惯有待改进外,在个性、品格、知识、能力等方面还都存在许多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这些都可能会成为宝贵的社会财富。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要一味地求全责备,嘲笑不屑,要用宽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尊。期盼他们的未来如乔布斯,可能很难,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像宽容乔布斯一样,给他们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宽容。
职业教育的宽容,需要打破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建立起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机制,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职业院校要实施宽容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广泛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可以实行分层次教学和学分制,实行替代学分和学分互换等教学改革措施,这是一种间接但很实在的宽容教育。
职业教育的宽容,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企业和各用人单位不要用与大学生、普通高中学生一样的标准衡量职校毕业生,不要苛求他们的文化成绩、学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职业教育的学生,优点在于甘于做基层的技能工作,有良好的动手能力。企业的宽容和支持还应体现在为职业院校提供教学实习基地,配备良好的师傅、良好的设备,在实习期间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给这些职校学子打开一条间接的助学通道。
感悟二:中国职业教育需要更高的职业追求
乔布斯的成功,离不开他基于“改变世界”这一崇高的职业追求。在这个理想主义者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追求的力量。这个追求不单单是商业上的成功,更包括通过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让这个国家、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很可惜,乔布斯今天能够得到很多中国人的认可,还只是因为苹果市值最高,最富商业价值。
崇高的职业追求,不是说不要挣钱,而是说要如乔布斯一般,远离纯粹的逐利心态。今天的中国职业教育,不管是大力培养和培训技能型人才,还是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往往都是出于国家战略考虑,首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受教育者的个人追求容易被社会需求所弱化,甚至被遮蔽。职业教育中,单一的甚至可谓赤裸裸的就业追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追求的价值取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说过:“职业教育总认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毕业后就业。这种观点有失偏颇。”[2]职业教育同样是培养人的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培养劳动力的教育。职业教育在追求学生就业的同时,必须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提升其价值观,提升其职业追求的层次。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首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关注个人需求,就是对这种矛盾和危机的把握、防范和主动消弭。
目前,各类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境界的提升,不能以单一的说教方式来进行,而要贯穿在对学生个人工作能力发展过程中。积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立意正在于通过开设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多样化地、多途径地超越职业院校指向就业的单一的教育立意,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追求的层次。
没有职业规划,就不会有主动创业。仅有就业,没有创业,职业追求的层次就不会有质的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我国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七条也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3]这是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追求提升上未来的方向。
感悟三:中国职业教育需要更精致的职业技术
乔布斯没有发明电脑,却把电脑做得更好;没有发明MP3播放器,却把MP3播放器做得更精致;没有发明智能手机,却把iphone做得功能更加强大、引领时尚;没有发明平板电脑,却把平板电脑做成了老少皆宜、游戏办公皆可的“超级”玩具。乔布斯引领苹果成功的真谛,是精益求精。
欲精产品,先精“蓝领”。欲精“蓝领”,先精技能。这是常识,是规律。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会成为未来的“蓝领”。一件出色的产品,一份出色的服务,无不源自于精益求精。乔布斯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精到的职业技术源自于追求完美的态度。“做事力图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德。”[4]追求完美的态度,不仅源自技术层面,更来自于精致的系统管理,并由精致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它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做好每一件责任范围内的事,杜绝任何疏忽和怠慢。它要求未来的“蓝领”们,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细致的工作思路、周密的工作部署、平和的工作心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很多职业院校,如同一些社会上的企业一样,虽然有许多的管理制度,但在具体实施时,却缺乏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由于某个环节上的松懈,导致整个管理制度的形同虚设。一个每时每刻都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的职业院校,才更有可能培养出精益求精的学生。
职业院校要让学生沉下心来,教育,激励,践行,考核,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认真做好自己的基础工作,从基层开始,心甘情愿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服务人员,时刻琢磨细节,倾心打造精品。其实,这些又何尝不是乔布斯在制造苹果产品时的追求之一呢?
感悟四:中国职业教育需要更高的审美趣味
在每一项伟大的发明、每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的心灵深处,是否都存在一片艺术的、审美的天空,抑或唯美的天空?乔布斯经常说过的一句话是:“光有科技是不够的。科技要和人文、艺术结婚,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5]这说明他具有极其敏锐的艺术嗅觉和设计眼光,才把工业品和IT产品做成了实用的艺术品,将美和实用性做到了完美的统一,让消费者欣然为他的作品买单。
现时代正被美丽所环抱,又充满着美的需求。审美能力的提高,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与技能提高一样重要。审美教育,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一个职业院校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2009年2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将艺术课等列为必修课,并要求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没有美的教育,何来美的创意、美的产品、美的服务?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数量及专业设置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艺术教师,没有教师或数量太少都无法实现正常的艺术教育。要开设足够的艺术课,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进的方式。正常开设语言、阅读、音乐、形体等必修课程的同时,要广泛开设舞蹈、诗词、影视、历史、手工、书法、旅游等丰富的选修课程,让学生的身心获得足够的美的浸润,融入更多的美的因子。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采用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引导他们多观察生活,发现美。要有效利用课程教学,有些课程十分适合进行审美熏陶,比如语文、美术、音乐、体育、艺术设计、制图、工艺等等,应当重点利用这些课程,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拓展。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专门开设相关的审美课程,比如文学、美学、鉴赏、形体方面的等等。教师要关注审美教育,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一方面,自己要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中,发现、放大审美的元素;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审美活动,如参与职教艺术团、参与“中华才艺”表演比赛等。
要在尽善尽美的产品、服务中,融入艺术的灵魂。实践熏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如在职业院校文化标识评比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听、多参与,研究各个院校的徽标美的形态、美的内涵。再具体一些,如烹饪专业可以请名师开讲座、做示范菜,开设食品雕刻、花色冷拼、书法、玉雕、工艺美术等选修课程,既有利于学生修身养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些能够在省市乃至全国烹饪技能大赛中夺金的作品,其浓厚的唯美雅致的艺术气质与学校长期的艺术熏陶一定是分不开的。当然,乔布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发,可能还不止于此。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给女儿的信,新浪博客[EB/OL].(2009-07-29)[2012-10-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6cd110100f8ak.html
[2]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4]【德】卡尔·H.G.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5]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