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意利·李吉 苏娃
摘要:瘤胃臌气是奶牛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该病不但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严重会造成奶牛的急性死亡。因此应引起养牛户的高度重视。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 奶牛;瘤胃臌气;诊治
中图分类号:S82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36-01
瘤胃臌气是因奶牛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料,产生大量气体,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瘤胃内气体排除困难,气体在瘤胃和网胃内迅速积聚,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引起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引起窒息死亡的一种疾病[1-3]。该病多发生于奶牛。通常多发于夏季。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其性质分为泡沫性和非泡沫性。
原发性泡沫性瘤胃臌气是因为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青绿饲料,如采食开花前的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苜蓿、紫云英、野豌豆等,此外采食堆积发热的青草,奶牛饲料配合或调整不当等都可引发该病[4-6]。
继发性非泡沫性瘤胃臌气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食管阻塞,食道痉挛,瓣胃阻塞,膈疝等疾病,都可引起排气障碍,致使瘤胃壁扩张而发生臌气。
该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急性死亡,笔者通过近几年对本地春末夏初10例奶牛瘤胃臌气的诊治,获得了较好效果,治愈8例,好转2例,现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2012年5月10日接诊乌宗布拉克乡的一头5岁的奶牛,体重350 kg左右。据畜主介绍该牛每天饲喂豆腐渣和开花前的豆科植物,5月8日开始发病,不吃,不喝,不反刍,粪便干稀不均褐色恶臭。在当地兽医人员多次用药治疗,但病情未好转,前来就诊。
2 临床检查
体温:39 ℃,脉搏:64次/min,呼吸:34次/min,患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镜干燥,不断起卧,回头望腹,腹围膨大。左肷部凸出;触诊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下腹部触诊瘤胃内容物不硬而呈粥状。瘤胃蠕动音弱或消失,呼吸加快,心音弱。
3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为瘤胃臌气。
4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排出气体,制酵消沫,健胃消导,强心补液。对严重脱水的患畜应补大量的液体并注意强心[7]。
首先放气:用套管针穿病牛左侧肷窝凸出部位,剪毛,消毒,用针刺入瘤胃内放气。然后用松节油20~30 mL,鱼石脂10~15 g,酒精100 mL,加适量温水一次内服。
泡沫性臌气,放气效果不明显,可通过胃管或穿刺针向瘤胃内注入表面活性药物,如二甲基硅油,2.5 g;5%葡萄糖1 000 mL,10%氯化钠500 mL,10%安钠加20 mL静注。必要时可用2%~3%碳酸氢钠溶液,进行瘤胃洗涤,调节瘤胃内pH值。如果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立即进行瘤胃切开术。
5 讨论
(1)发病机理。正常时,瘤胃内发酵所产生的气体能通过嗳气排出,也有一部分被胃肠吸收,因而使产气和排气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而不发生臌气。当采食了大量含有植物蛋白、皂甙和黏性物质的时,产生的气泡与食糜混合,不易上升而形成大量的泡沫,阻塞喷门,妨碍嗳气,迅速导致泡沫性臌气的 发生。
(2)当病情严重,有窒息危险时,应立即施行瘤胃穿刺放气,但放气速度宜慢。
(3) 泡沫性臌气,药物治疗无效时,即应进行瘤胃切开术,取出泡沫性内容物。
(4)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机能状态,及时强心补液。
(5)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加强饲养管理,在放牧或改喂青绿饲料前一周,先饲喂青干草、稻草或作物秸秆,然后放牧或青饲,以免饲料骤变发生贪食。注意饲料保管,防止霉败变质,防止牛采食雨后、早晨有露水的嫩草。
(6)该病的诊断比较容易。其诊断要点为:①牛采食大量易发酵性饲料并大量饮水。②腹部膨胀,在左肷部凸出,触诊有弹性,叩诊呈鼓音。③体温正常,呼吸极度困难,血液循环障碍。
参考文献:
[1] 云南畜牧兽医学校.家畜内科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
[2] 朱维正.新编兽医手册(修订版)[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0.
[3] 赵齐凯,蒲玉銘.奶牛瘤胃积食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5):5.
[4] 刘 波.奶牛瘤胃积食病因及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0(2):76.
[5] 牛德成,许开锋.奶牛前胃弛缓的诊治[J].现代农业,2002(7):15.
[6] 周正才,张文飞.一列奶牛前胃弛缓的诊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4):71.
[7] 吴 敏,陈 辉,王 丽,等.牛瘤胃臌胀的防治[J].畜禽业,201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