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的二元世界

2013-04-29 00:44梦见乌鸦
新科幻·文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废铁科幻电影阶级

梦见乌鸦

在很多表现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中,都会将人物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这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戏剧和人物之间的冲突,制造出吸引观众的离奇情节;另一方面则是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世界进行悲观、夸大性的预测。电影中的“二元对立说”多种多样,近期公映的《极乐空间》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二元世界实际上就是两极分化到一定程度,将两极的人们隔离起来,进而产生两个世界。划分“两极”的标准多种多样,像《极乐空间》采用贫富差距为标准,也有以人与机器人、人与外星人划分二元世界的科幻片。

“二元对立说”与“技术恐惧”相似,属于“未来焦虑症”的一种,是现实中人们对集权和资本化社会的担忧在科幻作品中的折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科幻小说《1984》。书中讲述了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世界,集权统治下的恐怖景象令人心有余悸,“这是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除了恐惧、狂怒、得意、自贬以外,没有别的感情。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服从再服从。”

这是虚构也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虚拟”,讽刺了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立。《1984》也成为此类作品的先驱。

二元深化的主题

《极乐空间》在原本“阶级对立”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人性对立”,使影片的整个世界观显得更加宏大与深邃。

片中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人们,并不只是单纯的贫富差距。在“极乐世界”中,人们已经没有了人性,而在地球上人与人之间则饱含温情。这与《铳梦》也不谋而合,在漫画的结尾,主角凯莉发现沙雷姆的居民只是一个由芯片控制的“人”,而废铁镇的居民,虽然肉体几乎被合成技术所取代,但保留了象征人性的大脑。

《极乐空间》没有《铳梦》这般悲观,影片用了先抑后扬的传统手法,机器卫兵对人类无情的嘲弄、“极乐世界”当权者的冷酷,使观众在心态上会跟着主人公的情感走,从而使得对后期的情节发展带有明显的偏向性,后期大战情节不仅带给观影者视觉上的冲击,也让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在其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内在寓意。

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生就像上了弦的时钟,在表盘上盲目地行走。”二元世界终究基于想象,我们都无法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无论未来的世界多么离奇,但世界观与价值观仍然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认知的基础上。

《极乐空间》与《铳梦》

《极乐空间》里的故事发生在2159年,世界被划分了两大阶级阵营,一边是富人阶级,他们生活在近地表面的空中城市“极乐世界(Elysium)”中,那里环境优美,人们不用工作,免受疾病困扰,生活悠然自得;另一边是穷人阶级,在地球上苟延残喘。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口过剩,人们每天不得不进行超负荷的劳作维持自己的生计。同时富人阶级还禁止任何形式的移民政策,也就是说,上层人士可以永远生活在极乐世界,下层人民只能待在地球上永不得翻身。影片以此为基础展开矛盾冲突。

《极乐空间》这类以贫富对立构造世界观的科幻电影很常见,比如去年的科幻大片《全面回忆》。这个设定还与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经典漫画《铳梦》非常相似。

《铳梦》中,人类生活在废铁镇中,这里充满着贫苦、罪恶和暴力,在废铁镇的上方,是巨大的空中城市沙雷姆——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废铁镇的居民由沙雷姆派遣的机器军队所管辖,这里的居民不能拥有枪支、并设立全镇的禁飞区,意在禁止废铁镇的人们有机会登上沙雷姆。同时沙雷姆还组织赏金猎人追杀那些不安分的罪犯,举行一种残酷野蛮的死亡轮滑竞赛,缓解废铁镇居民的激进情绪和人口压力。

不过这种阶级对立的设定,正是时下资本集中的夸大表现,贫富悬殊的二元世界正是代表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之一,本片以一种沉思的悲观态度看待人类的未来。

二元世界的其他类型

不仅是阶级对立,很多条件都可以作为划定二元世界的标准。

1.人机对立

二元世界中“人与机器对立”就是常见的反人工智能类影片。根据阿西莫夫同名小说改编的《机械公敌》是代表作。影片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人类担心机器最终会叛变、统治人类;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又离不开机器人。充分显示出了人类对待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矛盾心态。

而其他电影中可就没这么客气了。《终结者》里让机器人发动审判日战争,使30亿地球人见了上帝,人类被迫转入地下与机器人进行战斗。《黑客帝国》描述的二元世界更加惊悚,机器统治世界,人类如行尸走肉一般生活在机器安排的虚拟世界中,并为机器提供能量。这种悲观论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类对机器的恐惧,进而演化为极端的二元对立世界。

2.种族对立

人类与外星人也被刻画成对立的阶级,这是现实生活中“种族歧视”的写照。最著名影片是1997年的《星河舰队》和2009年的《第九区》。

二者都把外星人的外表塑造成了昆虫,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中,昆虫是低等渺小、毫无生命价值的小东西。《星河舰队》把外星人当成可怕的入侵者,更多宣扬着种族优化论和种族灭绝论,该片因此也得到了反种族主义者的抨击。而《第九区》则完全相反,外星人被刻画成低级生物形象,像一伙几乎手无寸铁的难民。以美国大兵为首的人类则被刻画成了无恶不作的匪徒。暴徒与难民摩擦出跨种族的火花,本片借此宣扬种族平等,讽刺人性的黑暗。

《第九区》的导演尼尔·布隆克坎普正是拍摄《极乐空间》的导演,想必他呈现的二元世界也会在后者中得到极好的体现。

4.人性对立

这是集大成的类型,科幻电影也经常会涉及到人性,比如不少涉及到外星人、机器人题材的作品,如《天外魔花》《异种》《异形战场》《极度空间》等等无数科幻电影借用了“进入人类躯壳”和“伪装”的概念,这实际正是人异化为非人的行为,让世界表面上都是人类的面孔,实际上“人性”的因素却成为划分他们的标准。这种题材的作品通过“他人”来定位人类所处的位置,也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未来世界的荒谬,而恰恰是这种故事能给观众带来最强烈的不安感和恐惧感。

3.空间对立

这是相当少见的一种,比如前不久公映的《逆世界》。

《逆世界》呈现的世界观是常见的阶级对立的变种,通过重力将两个世界的人们隔绝开来。上层世界是高度工业化的现代都市,华丽且有油画的质感,下层世界使用暗蓝色调,呈现出一派穷苦的世界。两个看起来近在咫尺的世界却有着泾渭分明的管理,但上界虽说富庶,但人们有着自己的苦恼;下界虽然清贫,但人们的生活态度乐观。电影这个极为惊艳的创意完整地呈现出二元世界的状态,可惜这个创意未能得到很好的施展。《逆世界》是一部爱情电影,浪漫恋情打破了两个世界冰冷的隔阂,温暖动人。

猜你喜欢
废铁科幻电影阶级
我家门前的池塘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耗时20 年,他用一堆废铁从乞丐变身雕塑大师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收废铁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收废铁的沈老汉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