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2013-04-29 20:11杨梅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语文

杨梅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存在许多问题,高职语文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为指导, 树立职业语文教育理念,研究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改革,实现语文教学定位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

高职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为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它是一门利用丰富的文学、文化资源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激励情感、体验文学魅力以及学习语言文学、实用文体和交际表达知识技能的文化教育主干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近年来,高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如脱离实际、质量较低、效率不高的问题,因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职业院校语文课教学现状

(一)课程定位不准,导向模糊。有些高职院校由于对语文课程定位不准,目标模糊,所有专业的语文课,都是同一种教材,同一本讲义,同样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单一教学方法的循环。这就忽视了社会需求和专业差异,忽略了高职院校实质是“职业教育”这一现实。大部分院校赋予了语文课程诸如人文精神、审美欣赏、道德人格、艺术品质培养等太多的目标,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教学虽然强调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但是没有专业针对性,所以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作用大大减弱。

(二)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目前,各职业院校并没有统一的语文教材,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只是在原有的中专或高中教材的基础上加进应用文写作的相关内容编排而成,有的直接使用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一般偏重于文学,尤其偏重于中国古典文学。这些教材由于没有考虑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特点,并不真正适合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高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许多教师仍然采取的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到底的教学方法,教学囿于书本。使得文化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

(三)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各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很多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的文科教研室,只有部分行政人员来充当语文老师。同时在科研立项、课程安排上语文教师又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常常是敷衍了事,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有许多老师都是毕业出校门就业进校门,没有社会实践经历,因此,他们授课很难脱离书本框架。

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找准方向,明确定位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语文课程的定位。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语文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为指导,以高职教育的“培养基层和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为引领,渗透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市场经济以及学生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高职大学语文应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语文的基础性和人文性特点,把“以语文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重人文精神建树,重职业素养形成”作为课程总体目标和设计理念,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具体以培养学生汉语文方面的阅读欣赏能力、实际应用写作能力、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等职业能力为目的,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品德修养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为社会提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合作意识和敬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了对每个专业的学生的语文职业能力培养应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语文在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应有自己的定位。首先要求语文老师要了解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就业范围,胜任工作需要掌握哪些能力、知识和素质等。大学语文教师担任不同专业授课任务时就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专业的大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如此一来,即使任课老师使用同样的教材,却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取舍部分教材内外的内容来授课,大大增强了专业针对性,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更新教学方法,规范教材内容,改革考评方法

教育家季斯捷尔维格说:“不可能把文化修养和教育交给或者传授给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文化修养和教育自己的人,他应该亲自参加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从外部只能得到激励而已。”所以, 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课程的开设方式上, 为对应不同专业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将“必修课、选修课两结合”;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理论知识+任务驱动”加以改进。

“理论知识+任务驱动”指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做合一”的要求,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学应围绕“情景模拟”、“项目载体”、“案例驱动”和“任务演练”等教学模块进行设计。例如,我们都知道讲应用写作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讲解应用写作单元时要打破原来单纯的理论文体建构的模式,把职业工作流程作为线索,把职场情境作为导入,把项目和任务作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了“竞聘、策划、调研、会议、礼仪、洽谈、诉讼、”等多个与学生就业、发展相关的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如会议项目下,设计了“函、会议程序、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等七个任务,从而构筑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应用写作课程。选用教材方面,尽量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编教材、获奖教材。更可结合所属院系情况,结合所设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业务水平编寫教材,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任课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在考试方式上,分别采用卷面理论考核、实践运用考核、情景考核、参加证书考级(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普通话等级测试)等多种形式, 来体现职业能力本位,以强化学生的能力运用的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的高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首先,任课教师要有专业水平,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多出精品课程;其次,任课教要充分把握所教专业的专业特点,了解专业背景,针对不同专业选取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此外,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应制定全新的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作为高职学院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只要我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闯出一条语文教改的新路,把高职语文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卢广平.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