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2013-04-29 00:44卢菊芳
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预设积极性情感

卢菊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辅助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

那如何有效提问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设提问、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根据每位学生学情的不同,考虑提问的深浅程度,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充分的预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了解学生,了解其对知识的已知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环节的预设,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现实状况是十分复杂的,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及学习心理状态之间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教学的生成点上预设多种通道,使教学预设更具备灵活性和变通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体验,通过这种探索和体验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创意提问、体现因材施教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种场景一定也是不少老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差异的教学不是素质教育。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毫无疑问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差异参与”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尤其是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留给学困生尽可能充裕的阅读感知、理解思考和组织内部语言的时间,变少数学生积极学习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另外,教师所设之疑还必须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出层次性、差异性,做到因人而问,难度适中。如在苏教版第十二册《孔子游春》時,我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思考题:1、复述型提问:说说在孔子的眼里,水都有哪些特点?2、理解型提问: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分别从哪儿可以体会得到?(以上适合中等生和学困生)3、探究型提问: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他体会吗?(适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这几个问题,难度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学生,使后进生不感“寂寞”,中等生也不“袖手”,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精神,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三、艺术提问、体会学习快乐

提问的技术和艺术是无止境的,也许是一句温情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熟悉的手势都会使提问变得亲切而有魅力。这有赖于教师教学机智和修养的提高。小学生不可能一节课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游戏活动是最好的形式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会明显上升。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当学生自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做“贴蝴蝶”游戏,以此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上四只大蝴蝶,四组学生进行抢答,答对的那组就在“蝴蝶”里贴上一只小蝴蝶,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情绪异常高涨,全体学生竭尽全力地表现自己,积极思考,认真回答,参与率极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应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形式,如通过“找朋友”、“词语开花”、“词语接龙”、“我是火车尾”等游戏,激起孩子的参与欲望。还有,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男女互比等形式,激起团队意识。这样不但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准确提问、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的激发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提问激发学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提问要挖掘文本中情感因素和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要抓住文本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提问,将情感因素由抽象变得具体,理性情节感性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如在教学《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时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的艰难,然后提问:“假如给你们三天视力,你们最想看见什么?”这就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使他们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海伦·凯勒那种渴望光明、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其次,提问要深情并茂,感染学生,激发情感。教师利用自身在学生中的形象,准确把握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引起学生共鸣。

猜你喜欢
预设积极性情感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