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姓+哥/姐”是在湖南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面称方式。本文分析了这一面称方式兴起与流行的原因、构成方式、感情色彩、语用功能、形成原因以及运用规则,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称谓语 面称 小+姓氏+哥/姐 面称规则
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来,称谓语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经发表相关论文多达数百篇。在以往的研究中,祝克懿(2004)、凌德祥(2008)等都注意到了当下称谓语缺失的问题。
本文探讨的“小+姓+哥/姐”是在湖南大部分地区普遍使用、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流行开来的一种面称方式。本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小+姓+哥/姐”的兴起及流行;“小+姓+哥/姐”的构成方式及语用功能;“小+姓+哥/姐”运用规则及动因。
一、“小+姓+哥/姐”的兴起与流行
根据所掌握的书面资料,“小+姓氏+哥”这一面称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影片中,周润发饰演的马克(Mark)被称为“小马哥”。电影《英雄本色》先后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并被评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之一。“小马哥”这一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使得“小+姓氏+哥”这类称谓语逐渐流行开来。在台湾,马英九被民众亲昵地称谓“小马哥”。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电影《英雄本色》中英雄人物“小马哥”的影响,“小+姓氏+哥”这一面称方式在湖南一些地方流传开来,当时使用这类面称的人群主要是196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将近十年,港台明星、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受到内地青年的追捧,港台语也被内地时髦青年效仿。随着面称“小+姓氏+哥”的流行,“小+姓氏+姐”这类面称也开始使用起来。现在,“小+姓氏+哥/姐”这类面称方式在湖南岳阳、长沙、浏阳等地区青年群体中广泛使用。根据对天津外国语大学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将近半数的学生使用或听到过这类称谓语。
“小+姓氏+哥/姐”在网络语言中也非常流行。例如:
(1)我们的口号是跟着小李哥,有饭吃,有车坐,有景看,有地儿住!
(2)她是销售管理部小李姐的秘书,关于这位小李姐的厉害,我以后会说到。
(3)有了小张姐,到哪里去就解决了,去毛家沟探洞,这些人只有她去过,叫她带路。
(4)小张哥今天晚上有活做,会很晚,偶决定不关手机等他。
(5)纽约当红华裔小王哥近日为自己的最新设计拍摄了一步短片,据他说,这将是他众多短片中的一部。
(6)小王姐有个姐姐在同一个厂上班,同样已经下岗多年了。
(7)偶进公司两个多月了,同办公室唯一一位女同事,第一天来时向我介绍自称姓王。已经有小孩了,为了表示尊重,打那以后我就叫她小王姐。
(8)美籍华人“小王哥”情系广西师大,九年捐出40万美元。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姓氏+哥/姐”这一称谓形式在不同地域的使用状况,我们在百度进行了检索,分别对中国人口数量靠前的姓氏进行了调查。下面的数字是百度网的搜索结果,“X”表示“姓氏”,数字以万为单位。
根据统计数字,“小+姓氏+哥/姐”这一称谓方式使用非常普遍,而“小+姓氏+哥”的使用频率要大大高于“小+姓氏+姐”。
我们无法考证“小+姓氏+哥/姐”这类称谓方式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流行与电影《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形象紧密相关。无论在日常交际中还是网络语言中,“小+姓氏+哥/姐”这一称谓方式的使用都非常普遍。
二、“小+姓氏+哥/姐”的构成方式、感情色彩及语用功能
(一)构成方式
在当今称谓语缺失的情况下,称谓语的并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的手段。储泽祥(2003)考察了“老/小+姓+称谓性指人名词”的使用情况;温锁林、宋晶(2006)对“现代汉语称谓并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储泽祥(2003)对“老傅局长”这类并称进行过分析,认为这类称谓语是由“老傅”和“傅局长”两种称呼合并而成的。“小+姓氏+哥/姐”就属于称谓语并用的一种类型。
在以往的称谓语中就已经存在“小+姓”和“姓+亲属称谓”两种表达形式。为了表示亲切和随意,年长的人常用“小李”“小王”这类方式来称呼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事或熟悉的人,甚至有人用“小+姓”来称呼比自己稍微年长一点的同事或朋友。在“姓+亲属称谓”中,“李大哥”“张大姐”或“李哥”“张姐”等常常被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小+姓+哥/姐”应该是由“小+姓”和“姓+亲属称谓”这两种称谓方式合并而来的,它既保留了称呼语“小+姓”的亲密,又兼有称呼语“小+姓氏+哥/姐”的尊敬。
(二)感情色彩
与形式单一的称谓语相比,称谓语并用可以承载更为丰富的情感,表现更为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从传递情感信息的角度来说,“小+姓氏+哥/姐”与“小+姓”“姓+哥/姐”等相比,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小+姓”用来称呼熟悉的人,可以表达亲切、随意的感情色彩,表现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但要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一点的人就有点不礼貌、不够尊重,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抵触情绪。“小+姓+哥/姐”则既可以表达亲切、随意之感,又能表达对年长者的礼貌与尊敬,而且亲属称谓“哥”“姐”更能表达亲密的感情色彩。
“姓+哥/姐”也是现在很流行的称谓方式。当一个人被称为“李哥”或“李姐”的时候,感到的不是亲切,而是一种干脆、利落,只适合在特定的职场使用,或者在熟悉的人中使用。双方都没有进一步增进感情的要求,双方的关系一般停留在见面点点头的层面上。“小+姓氏+哥/姐”则适用于一般的私人社交场合,能表达发话人加强交流、保持联络、增进友谊的情感诉求。
“姓+大哥/大姐”常常被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较多的邻家大哥或大姐,可以表达亲切之感,但双方之间年龄差距比较大,不适合用于年龄接近的双方。“小+姓氏+哥/姐”则适用于年龄差距比较小的交际双方。
“小+姓氏+哥哥/姐姐”比“小+姓氏+哥/姐”更为亲密,常常在情侣或有过青梅竹马经历的异性之间使用,就像贾宝玉称“林妹妹”。“小+姓氏+哥/姐”只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场合,一般不适宜在情侣或感情深厚、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使用。
(三)语用功能
称呼语不仅具有呼唤和识别功能,还具有多种社交指示功能。赵英铃(1997)认为,称呼语除了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交际双方的联系这一功能外,还具有社交指示功能,即角色认同指示功能、人际关系指示功能、情感指示功能以及交际动机指示功能。“小+姓氏+哥/姐”这一称谓方式同样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首先,“小+姓+哥/姐”具有一般称呼语相同的语用功能,即在交流开始时可以用于呼唤对方,引起受话者的注意;在交流过程中穿插使用,可以保持和受话人的联系。
其次,“小+姓+哥/姐”还具有很强的识别功能。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面对多个交际对象,称呼语过于简单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几位老师走在一起,对面来了个留学生。留学生会很有礼貌地打招呼:“老师好!”,但几位老师都没有反应,原来每个老师都以为这位同学在和别的同事打招呼。显然,这位同学的称呼语缺少充足的识别功能。“小+姓+哥/姐”传递了年龄、姓氏和性别等丰富的信息,比较容易将受话人从众人中识别出来。
第三,“小+姓+哥/姐”具有独特的社交指示功能。“小+姓氏+哥/姐”这一称呼形式认同受话人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并对受话人有一定的约束,即言行要符合自己的年龄以及性别。发话人虽然对受话人年长给予应有的尊重,但双方仍然是同辈关系,地位平等。这一称呼形式既表现了发话者对受话者的友好、尊重,又不失亲密,也不至于让受话者居高临下,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三、“小+姓+哥/姐”的形成原因及运用规则
每种称呼语或者称谓方式都有其形成的原因,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运用场合,在运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一)形成原因
随着社会的变革,很多年轻人远走他乡,缺少亲情与友情;而快节奏的生活、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群造成人们之间的交流障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微妙。但人毕竟是社会动物,都渴望亲情与友情,在这种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营造一种亲情,以缓解自己的孤独与无助,所以寄希望于通过用比较亲近的称呼语或称谓形式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为进一步交往打下良好基础。虽然我们已经有很多称呼语可供选择,但功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当今人际关系日益复杂条件下的交际需要,于是“ 小+姓+哥/姐”这种组合式的称呼语应运而生。
人们选择并且接受“小+姓+哥/姐”这种称谓方式有独特的社会原因。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使用者既想表示对比自己略微年长一些的人的尊敬,又想和对方保持亲密的关系,融入周围的环境,为进一步交流营造轻松的气氛。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接受者乐意比自己年轻的人给予自己一定的尊重,但又不想让对方敬而远之;希望保持年轻的形象,而不希望被比自己年轻的人认为落伍、有代沟。“小+姓+哥/姐”这一称谓方式迎合了当下人们复杂而微妙的社会心理,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开来。
(二)运用规则
运用“小+姓+哥/姐”这一称谓方式应当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年龄差距适中原则,二是亲疏距离适度原则。
首先,“小+姓+哥/姐”这一称谓必须在年龄有适当差距的人之间使用。如果年龄相差几个月或一、两岁,使用这一称呼语可能会拉大双方的距离,不如直呼其名;如果双方年龄差距过大,超过十岁,可以选择“姓+大哥/大姐”这一方式。使用“小+姓+哥/姐”称谓双方年龄差距一般在三岁以上、五到十岁为宜。
其次,交际双方的亲疏距离应该适度。完全陌生或者初次见面的人一般不宜使用这一称呼,非常亲近的人之间也不宜使用这一称呼。其实,在湖南一些地方同时存在“ 小+姓+哥/姐”与“小+名+哥/姐”两种称谓方式,“小+名+哥/姐”用于称呼有亲属关系的表哥、表姐或者很亲密的朋友,而“小+姓+哥/姐”则适用于认识不久、有待继续发展关系的新朋友。
“小+姓氏+哥/姐”最早兴起于南方,因为电影《英雄本色》的“小马哥”形象而在湖南等地流行开来,全国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有人在使用这一称谓方式。“小+姓氏+哥/姐”这一形式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而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晓春.拿什么来称呼您,陌生人[J].修辞学习,2005,(4).
[2]陈小明.称姓不道名——一种逐渐流行开来的称呼方式[J].语文
建设,2009,(6).
[3]储泽祥.“老/小姓+亲属称谓指人名词”格式的使用情况考察
[J].语言文字应用,2003,(3).
[4]丁崇明.“姓名/名+亲属称谓”????——一种值得推广的称呼语[J].
汉语学习,2000,(1).
[5]李明洁.称呼语的运用规则和协调理论[J].汉语学习,1996,
(4).
[6]凌德祥.汉语面称的不对称性及其缺位的语用研究[J].福建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7]刘静敏.称呼语连用的感情色彩[J].修辞学习,1998,(1).
[8]温锁林,宋晶.现代汉语称谓并用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6,
(3).
[9]赵英玲.论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7,(1).
[10]祝克懿.口语称谓语的缺环现象考察[J].修辞学习,2004,
(1).
(易正中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3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