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龙宝 柳超 邓安远
[摘要]分析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基于能力驱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提出了以“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结构,实现了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形态和学习支持服务的立体融合,探索了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多项成果,应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与体系;内容结构:立体化资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56—04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国民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家发展和公民生存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对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等做了全面部署。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渗透于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川。信息技术教育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基础,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是高校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迫使必须思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如何改革,如何实现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从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知识向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转变,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等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始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全面开设,经过20多年的计算机教育普及,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但是,通过课题调研分析显示,当前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存在许多误区,反映在以拥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和信息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施的数量多少来评估优劣,而真正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和研究很少。导致一些信息技术设施很好的大学,其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有效处理和应用信息。特别是一些网络人身攻击、谩骂、计算机病毒、网络诈骗、色情游戏、黑客、网络赌博等现象由一些大学生所为,这些现象和现实背后,反映了大学生的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素养水平缺失,境况十分令人担忧。
进一步调研分析认为,我国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信息素养能力不够强
虽然高校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初步掌握了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但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能力上不够强,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准备不足。
2 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普遍存在以计算机操作系统、结构、安装和办公系统等技术单一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知识代替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文化、信息德方面,如“知识产权”、“信息法律法规”、“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等知识内容相对缺失;在信息应用方面,如“数字媒体制作、网页设计、视频和动画设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评价及研究方法应用”等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3 课程设置体系不全
课程设置普遍以一年级开设的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或“算机应用等课程为主,只有部分学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等课程,但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减少、压缩了课程,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首当其冲,没有形成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一体化培养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4 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教学资源主要以纸质教材为主,缺乏相应的数字化、网络化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系列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5 教学方法较传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却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缺乏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混合学习。
二 基于能力驱动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
能力驱动的课程体系就是根据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与能力要求,由能力目标来确定作为支撑的知识结构,进而构建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1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目标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个方面。2001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包括五大标准,分为22项执行标准和若干个子项,这个高等教育信息能力素养标准在美国具有标志意义。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异。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是由计算机教育演变而来,目前采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形式来开展。而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是由早期的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
目前各个高校课程设置单一,还是以计算机基础及相关课程为主,很多内容与中学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复,没有实现从小学到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贯通,更没有体现信息技术的特征和现代公民信息素养要求。
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o For 21st Century Skills)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主要包括如下j大类,第一类是学习和创新能力;二类是信息化技能:第三类是职业和生活技能。其中第二类信息化技能,它包括信息素养、传媒素养和ICT(信息通信和科技)素养,即学习者能够有效运用通讯网络工具等数字技术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作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更好地工作。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需求,而创新型人才必然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可持续竞争力。
由此,按照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及能力培养要求,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和人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明确提出,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是,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文化、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信息技术方法与创新”的统一。从而使学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责任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实践和创新能力。
2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目标,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由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目标确定作为支撑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结构,进而构建了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连续不断线”的课程体系,如图1。
该课程体系充分反映信息技术素质的丰富内涵及培养目标,按照层次性、连续性和融合性三大原则构建。体现在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把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阶段、处理能力阶段和应用创新阶段。在大学低年级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知识阶段主要包括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安全、道德责任、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软硬件构成、操作系统、Office、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技术内涵、最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等;在大学中年级信息技术教育处理能力阶段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数字音频、图形图像、数字视频、FLASH动画、三维动画基础、网页网站等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制作能力;在大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创新阶段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专业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和专业信息文献检索等体现学以致用并与专业相融合的应用创新。整个课程体系中,专科三年学生可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程序设计基础、三维动画、专业文献检索等课程,以此构建了本科四年、专科三年连续不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可根据高校不同办学层次及专业对信息技术能力层次的不同需求,采用“1+X”方案,即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若干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采取课程模块化设置,实现大学连续不断线课程设置,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典型设置方案。如:
(1)电子信息类。课程设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WEB2.0与网络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2)文化传媒类。课程设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十多媒体技术基础、DV与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信息化学习方法等;
(3)基本应用类:课程设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WEB2.0与网络应用、专业信息管理等。
三 基于立体融合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和服务体系
1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结构
在传统的技术知识本位的理念下,大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中,教学内容多以“技术知识”为主,强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忽视了信息文化和信息应用及创新的教育内容。
基于能力驱动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使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信息技术的本来面目,提出了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文化一信息技术一信息应用为主线”的内容结构体系,充分体现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发展性的融合特点。
同时,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与应用创新能力,必须克服当前出现的课程内容只是技术步骤的“纯操作化”倾向,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应把技术与信息文化、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既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灌输的体系,又克服当前单纯技术课程存在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形成以“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为主线的特色内容框架。
2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立体化资源
目前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是纸质教材资源或教材搬家式的电子资源,这种以知识内容、线性结构为主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个性化、互动合作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需求。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按预定目标,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电子书包、数字化资源、教学资源库等多形态、立体化资源,通过立体融合,以适用于多种教学对象,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体系,具有多媒体、数字化、多层次、系统性特点,推动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学内容由刚性向弹性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3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通常是指远程教育机构为指导和帮助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者学习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服务的总和。包括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的深入以及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学习支持服务成为改革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象,且课程目标强调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因此,建立相应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教师团队的教学及指导、实验教学环境、课程资源学习平台、各种社会性软件网络支持和课程实训实践基地服务等,具有全面及时、个性互动、合作共享的特点。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和支持服务三者相互依存、立体融合,其体系如图2所示:
四 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混合学习理论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方式。混合学习不仅能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时间,弥补课堂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而且能支持学习者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我国的混合学习应用主要在中小学,大学开展混合学习的应用相对较少。目前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普遍采用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讲授知识点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互动、动手和解决问题上。
翻转课程的概念是21世纪初提出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又得到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持,一经问世便风行全美乃至全球。其主要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在课堂解答疑惑、汇报讨论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平台,让学生以观看、阅读、写作和听讲等在线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通过面对面教学,来进行问题解答、交流讨论、练习指导,达到知识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通过学习测评、教学反思、总结升华,使学生和教师达到共同发展。这种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循环有机整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做到因材施教。该模式如下图3所示:
五 实践探索与总结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的“基于能力驱动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经国家课题组鉴定,给予很高评价,在2012年中国教育技术年会上获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以此目标和内容结构出版的系列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一届西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图书奖;基于立体融合的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制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江西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改革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九江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系列课程评为江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旨在推动高校由计算机知识教育向信息技术文化素养与能力创新教育转变: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形态、学习支持服务从单一向立体融合转变;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从课堂讲授向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翻转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信息技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J].教育研 究,2005,(4):62-67
[2]杜玉霞.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 究,2005,(10):41-47
[3]徐星21世纪的技能版图[J].上海教育,2013,(6):16-23.
[4]李克东等.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5]金陵.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c].北京邮电大学出 版社,201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