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语境下虚拟学习社区在艺术教育中的建构研究

2013-04-29 19:10:13苗元华
现代教育技术 2013年11期
关键词:审美性意见领袖交互

苗元华

[摘要]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人性完整和全面发展。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艺术教育应当符合艺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审美性原则和多元交互原则,以调动学生审美心理的积极参与,并在广泛的互动交流中增强审美意识和独立个性。运用虚拟学习社区时教师应当发挥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的优势,引导互动交流的方向和重点,以及调动学生审美主体意识的参与。

[关键词]审美性:交互;审美主体性;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115—04

在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技术发展使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和运用成为可能。虚拟学习社区的运用能够推动艺术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采用科学合理的原则和策略能够增强其运用效果。在本文有关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将结合自身的艺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加以阐述。该课题针对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旨在探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的原则、途径和策略。

一 当代文化语境下在艺术教育中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趣味和能力,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审美态度和情感,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水平。面向广大学生实施艺术教育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实现人性完整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艺术作品鉴赏与分析的内容,使学生借由艺术的审美体验与升华重返精神家园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体验过程中,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处于自由舒展的状态。“在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的瞬间,人的感知、回忆、联想、想象、情感、理智等一切功能都处于最自由的状态,人的整个心灵暂时告别现实而进入自由的境界。”席勒提出唯有通过审美的中介才能解除人的感觉迟钝和被动的问题,进入主动、积极的审美心理状态。康德指出审美是沟通认识和意志的中介,借此可通往幸福人生和完善的人性,缓解由现代文明造成的人类本性被割裂的断片化危机。与此同时,经典传世的文艺作品具有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人文意识,对于学生审美经验的丰富、心灵的充实丰盈以及思维的拓展与深化大有裨益。“人类的审美经验正如人类的知识建构一样主要是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的。”通过开展艺术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审美心理的参与而推动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现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学习社区建设日趋得剑重视和运用。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视野、知识水平与协作能力,还关系到学生在不断进取、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方式与效果。虚拟学习社区是信息化时代学校与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和有力手段,对于艺术教育及其人文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虚拟学习社区提供了以交互界面为基础的协作化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互动对话与交流,有助于进行资源共享、灵感激发以及协同合作,从而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和协作学习的优势。在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的同时,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展开交流、讨论和思考,能够使学习过程与范围在时空上得以延展,取得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获得的良好效果。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相比较而言,艺术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与特点,应当调动学生发散式思维和审美心理的积极参与和介入。虚拟学习社区开辟了开放自由、平等自主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实践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原则,使当代文化语境下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得以真正实现。

虚拟学习社区提供了平等自主、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独立品格以及质疑和批判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主体性。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批判由工业社会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现象。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中等教育阶段注重系统化知识传授的艺术教学也大多针对升学考试加以设置,从而演变为条理化知识的硬性灌输和机械记忆,而无关于个体的兴趣、热情与审美体验。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个性培养,追求个体自身的志趣才能、性格特征的充分展现。艺术教育强调建立在个性和创造力基础上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是整体化、齐一性、标准化的应试教育效果。“艺术教育的内涵其实就是开启我们每个人的个性。”艺术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心理,引导他们欣赏各种美的形态和现象,支持和鼓励他们表达自身的体验与感悟。虚拟学习社区提供的自由交互功能为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提供了表达的空间,有助于开掘学生的个体意识和独立精神。而且,在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中,需要富于个性化与创造力的领悟和把握。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都存在需要接受者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形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也造成了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本文的未定性。”由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性格气质、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作品赋予的意义也千差万别。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艺术意蕴作为最高的层次具有多义、模糊的特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进行单一角度和层面的阐释,将造成主观、生硬、武断的封闭式解读,不符合艺术接受的规律和特点,也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缺少调动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进行相关话题探讨的时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难以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虚拟学习社区给予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师和学生开放式阐释艺术现象和作品提供了条件,并可以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灵活自由的发散式思维与创新意识。

二 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艺术教育的实践需要符合其特点和规律的原则做指导,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掌握相应的原则。设置科学合理的原则不仅能够避免内容设计不合理、反馈不及时等运用虚拟学习社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还能够使虚拟学习社区在艺术教育中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1 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发挥认知、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从而使艺术拥有自身独特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呈现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作品及其形象,使学生的注意、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积极介入并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以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陶冶,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重视运用审美性原则是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虚拟学习社区中也需要予以贯彻与实施。作为虚拟学习社区管理者的教师或专家、辅导者应当重视学生的审美直觉、体验的参与,避免探讨、交流的主导倾向偏重于理性分析和观点辩论。教师在回应、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及发表自我主张时可以采用情感策略,这样既能够提高交互的频率和质量,也能够引导和推动审美性原则的运用。审美情感判断在艺术欣赏和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创造性地评判审美对象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当重视发挥审美情感判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艺术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体验和情感判断的基础上得到价值观念的引导。教师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态度和判断,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若过分强调艺术的批判意义和思想内涵,忽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则与摆事实、讲道理的理性教育无异,容易导致主观生硬的说教。在有关艺术鉴赏、艺术史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一般较为注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欣赏,采用播放视频或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观看、感受作品,使其审美情感、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被充分调动起来。但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阐释和分析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有时容易忽略了给予学生审美心理活动参与的机会。运用虚拟学习社区也容易产生这种问题,教师和学生大多将其作为观点陈述和讨论的空间,却未注意到在探讨交流之前需要对相关现象和作品进行审美感受和把握。教师应当注意这一问题,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展开讨论时都需要注重艺术活动的审美性特点。在开展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教师在多门课程的教学中曾做过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个体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设置的反馈意见。很多学生认为将理论内容与相关作品的欣赏、分析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和接受知识要点,其中近20%的学生在陈述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时,会联系自身的审美心理活动进行观点表达,而这些学生对作品以及理论观点的理解和体悟也较为深入、透彻。

2 多元互动原则

虚拟学习社区关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影响人的生存状态,现代哲学家和文化学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使这种思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俄国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类存在必不可少的方式,是生活和思想的本质。“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足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时应当探索多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包括人与入(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人与教学内容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多元互动和交往。其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容易被忽视,在运用虚拟学习社区时应当注意发挥其优势实现这种类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的重要性体现为教师和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与社会生活及多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使内在的精神世界与外界的自然界、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对话与交流。这种互动建立在艺术作品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之上,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具有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双重特性:它是对现实的表现,但是它也构造现存的现实”。也就是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阐释,人们能够以新的态度、眼光重新审视生活并构造现实。这种互动能够使人逐渐形成观照自然和现实的独特眼光,以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态度面对社会和人生。艺术教育重视并注意引导学生将审美意识和思维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有助于他们抵御现代社会普遍盛行的物质欲求和功利意识的侵蚀,拥有判断和选择的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精神追求。另外,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既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进行,也可以在个体之间展开。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涉及因材施教的问题,也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并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有些学生不善于自我表达,或是在表述自己的体验、感悟、理解等审美心理活动时心存顾虑。教师应当对这种心理状态予以关注和重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水平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实现尊重每位学生个性的人性化教学,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虚拟学习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门艺术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提供了三种网络交流平台,一种是在社交软件QQ中建立群空间,一种是全体学生均能够登录操作的公共信箱,另外一种是由教师登录操作的个人信箱,学生可以通过向此信箱发送邮件与教师单独交流。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在QQ群空间中分享,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够积极踊跃地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部分学生喜欢向教师的个人信箱发送邮件提出问题或表达想法,也有部分同学仅仅向公共信箱发送教师要求完成的作业。由此可见,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参与程度既与兴趣、爱好有关,也取决于自信心、求知欲等心理因素。教师运用虚拟学习社区时应在互动过程中对学生予以了解和鼓励,促使学生持续拥有热情并进行深入思考。

三 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艺术教育的策略

1 发挥不同交互方式的优势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行为具有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两种类型,在艺术教育中均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时交互能够实现即时对话,短时间内得到响应和反馈会使参与者拥有介入的热情和兴趣,推动话题探讨的进程。与此同时,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具有非实时性和间断性的特点,即采用延迟时间相对较长的非实时交互方式。非实时交互虽然信息反馈速度慢,但能够使讨论的话题在长时间内持续深入地展开。教师对两种交互类型的特点和优势都应有所认识并加以有效运用,提出要求且加以肯定和鼓励。在较为稳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实时互动,能够使学生产生约定意识,逐渐形成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关注和认同。非实时交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使学生在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进行观点探讨和交流,从而使搜集到的内容和阐发的见解更为丰富、深刻,减少在实时交互中容易出现的随意发言的零散、碎片化现象。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重视灵感和直觉,顿悟往往突如其来、不期而至。这种状态往往是在生活中不经意时出现,不一定发生于课堂教学或网络实时交互的过程之中。由此得到的有价值的感悟和思考可以随即记录下来,在合适时问通过非实时交互与其他人分享,将有关话题的探讨引向更为深入的层面。在不同课程的虚拟学习社区设置中,课题组教师分别开通了博客和QQ群空间,并对其讨论效果做以观察、比较和分析。相比较而言,以博客为基础的虚拟学习社区具有非实时交互特点,延时时间较长。在博客中发言的学生数量和频率不够多,但每段发言的内容篇幅较长,并能发现经过一定程度的语言组织与思路整理。QQ群则在较大程度上具有实时交互的特点,在晚间和周末使用的学生较多,往往集中一段时间在线即时地展开时论。学生在Q0群空间中发言的即兴程度较强,学生发言时每条内容的字数和信息量较少,跳跃性、随意性较大,无关探讨主旨的内容电占据一定数量。不过,这种在线即时的交流会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师生在观点的碰撞中相互激发思维,推动讨论在短时间内拥有多元维度。教师对博客和QQ群空间的信息都需要整理并向学生加以传达和评价。对信息进行整理既能够使学生对看似零散、杂乱的言论涉及的重要观点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又能够发掘有价值的观点,是对学生的参与和贡献的肯定和鼓励。

2 引导互动交流的方向和重点

由虚拟学习社区形成的学习共同体需要统一、有效的管理与引导,以和谐有序地展开相互探讨与交流。虚拟学习社区创设了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在组织得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质量的互动效果,反之则会造成讨论缺乏持久性、深度化以及有效信息量过小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大多是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者,应当承担有效组织和引导的仃务。教师应当设置合理的目标和内容,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兴趣和注意,在意识和行为上拥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提高交互的频率并拓展互动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还可以对学牛的参与情况提出期待与要求,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问答、争论以及评价他人的观点,承担维护虚拟学习社区有序运行的责任。教师还需要注意发挥包括自己和部分学生在内的意见领袖群体的引导作用,通过他们相互之间直接密切的联系来引预互动交流的方向和重点。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中通过提供信息和发表意见而对他人产生影响,是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过程中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当担当意见领袖,并通过意见领袖这一特殊角色,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形成一种以意见领衲为强连接的社会网络,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上述引导行为不宜给人强制生硬的印象,应当以亲切自然的态度并运用建议、指导、暗示的方式予以实现。以这种隐性策略追求自然顺畅的引导效应是为了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刨造平等、民主的氛围,学生在非强制性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产生自由、放松的心理状态,创造性和自信心也容易被调动起来。课题组教师在互相比较自己担任的课程的教学效果时,发现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参与问题探讨的针对性和思考深度有较大差别。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得出这既与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有关,也与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发挥的作用有关。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经常参与话题探讨,注意适时加以引导并注意自身参与讨论的态度和方法,而且在课堂上经常提及社区进展情况且对学生的参与及时给了肯定和鼓励。总之,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应当发挥引导作刖而非管理控制功能,师生之间地位平等有助于实现互动探讨的良好效果。

3 调动审美主体意识的参与

审美主体性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拥有主体性意识和地位,通过自由的审美感觉和体验进行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判断。“凡审美主体都具有健全的生命意志和心灵智慧。”学生从一般主体成为审美主体并不容易,需要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心智的日渐成熟。在确立和建构审美主体性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增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大众文化产品进行鉴别和辨识的能力。“鉴别就是艺术批评、艺术判断,没有批评的意识,学生就难以确立一种对待艺术的深思熟虑的态度,不能形成健康的个人艺术哲学观念。”在价值观念多元和市场逻辑为主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生若具备鉴别的审美主体意识和能力,就可以抵御低俗文化产品的诱惑,避免出现无所适从和随波逐流的无自我意识的灵魂漂泊状态。在虚拟学习社区创建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是潜在推动互动交流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学生应当成为具有审美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者。艺术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态度的培养,倡导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积极描述自身的审美体验、感受等心理活动,以相互激发和启迪。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文化艺术现象和作品进行多元化、创新性的解读,摆脱人云亦云、循规蹈矩的状态,提高学生对既有观点和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判断和批判的主体意识。课题组教师采用调查问卷、谈话法对学生的观念意识、审美心理做跟踪调查,发现一门课程的开课之初和即将结束时学生心理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积极倡导审美主体性的教师所担任的课程教学中。在效果较好的一门课程中,78%的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的文化艺术产品拥有较为明确的判断标准和选择意向,其中近一半学生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虚拟学习社区中注重调动学生审美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

四 结语

虚拟学习社区作为数字化时代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和作用应当在艺术教育中得到重视。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时必须考虑艺术活动的特点与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原则加以实施,以确保艺术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艺术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必须考虑调动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只有明确和贯彻这一点,才能够避免应试教育体制下艺术教育违背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不良现象,不做机械刻板的艺术知识灌输,努力探索实现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谈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J].语文建 设,2009,(7):93-96.

[2][8]马立新.数字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12.

[3]朱晓佳.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许江的艺术 教育实验[N].南方周末,2013-2-14.

[4][德]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6]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7]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 [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4-58

[9][美]拉尔夫·史密斯,王柯平译.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编辑:小西

猜你喜欢
审美性意见领袖交互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21:02:15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闻界(2016年13期)2016-12-23 14:32:59
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浅析色彩在人机交互界面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50:43
浅谈小学古诗词的阅读教学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5:09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1:38:32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