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媛
摘 要: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华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对此,本文认为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和谐社会;精神家园;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32-01
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在我们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到建设和谐文化。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此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建设方向 广泛开展和谐文化创建活动。
一、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这是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以及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基础。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
二、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谐”与“和”古义相同。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最早将“和”与“谐”联系起来的文字资料是《左传》:“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意思说八年时间,九路诸侯,像一曲美妙的乐曲,和谐动听。由此可知“和谐”的本意是指音乐的合奏旋律。各种器乐与声乐,在同奏同唱时创造出来的美好动听的共鸣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称之谓“和谐”。由此又逐渐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等诸多事物协调共处,相融一体、创造美好的状态,就是“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
根据“和谐”的涵义,我们可以对和谐文化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 协调共处、相融一体、创造美好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成果。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在道家看来,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不和谐的根源,是自我意识造就了自身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取消自我意識与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道家的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