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的学生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2013-04-29 15:56兰艳萍
文化产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专业学生

兰艳萍

摘 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可能将承担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职业,也可能将承担英语教学工作。无论两方面职业中的哪一种,都需要其在拥有英语专业素养的通知,具有相应的中国文化素养的储备,且中国文化素养的储备也是其习得英语知识的必要条件,那么,有理由结论:英语专业的学生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使者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78-01

各国间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一体化经济格局与在形成,是当今时代的特点。通过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世界文化舞台魅力多姿,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民族文化,在鲜明本民族形象的同时,拉近了民族相知的距离,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症(aphasia),如何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培养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是当代英语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中国文化失语症是存在于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弊病

2000年,《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并指出,即使是基础英语水平和中国文化修养都较高的一些博士生,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也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该文同时还呼吁中国英语界和文化界携手研究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面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引起了中国外语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根据从丛的描述,中国文化失语症可以解释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观念或现象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或低效的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原因诸多。从历史上看,中国近现代社会国力衰退,闭关自守,国人的外语水平总体而言低下;经济落后又使中国文化不但得不到国际社会重视,还常被误解。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以及英美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英语文化如同潮水般涌向中国。

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

1. 将其体现在各个英语教学层次尤其是英语专业教学的测试之中

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了解现实世界,掌握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项动态,调动各部门、各学校以及各领域专家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重要性写入各类文件和大纲,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方面的指导性作用,并将其体现在各个英语教学层次尤其是英语专业教学的测试之中。虽然如前文所说,“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已写入新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但是在测评英语教学水平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中,这方面的体现却不明显,即使在新增的“人文知识”考项中,其测试要求也都只是针对英语国家文化而缺少中国文化的内容。因此,要真正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中国文化教育,各相关部门、各专家学者以及各教学环节应该紧密联系、相互沟通,将所制定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英语专业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根据抽样调查来看,无论是在中国文化本身的内容还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均有不足,这对其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一调查结果并不能说明所有英语专业教师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毫无疑问,教师具有较深的中西文化底蕴、具有培养学生树立平等文化观的意识是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微观方面的实际操作。例如,在教学中注重两种文化间的对比,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面的材料来平衡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输入,并以任务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弥补,从而加深其对两种文化的认识,丰富其母语文化之外语表达的知识结构和表述方式,逐步具备文化创造力,即在外语教育中,通过本族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学习,逐步获得的一种创造力。当然,这种创造力的培养也和一定的翻译知识和技巧分不开,这也是英语专业学生所必备的能力。

3. 英语专业学生自觉地培养起对母语文化的敏感度和感情

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扎实的中英文化功底以及正确的文化观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学生具备参与这些活动的自觉性是提高其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关键。当然,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外教的授课以及模拟课堂教学初步感受到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内涵,并培养起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但这些还不够,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4.增强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教师和学生间的合力作用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渐浓,中国文化又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对中国文化的省视和宣传也因此成为一种相当大的需求。

从国内来看,这种需求掀起了国学的热潮,从国际上看,这种需求则催生并加快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性的传播。例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开设,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汉字听写比赛活动的开展,《光明日报》国学版的开设以及百度搜索引擎国学版的设立等,都说明了“国学”日益受到重视。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设立和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加大国际性宣传中华文化的决心和力度。但是,跨文化交际下的中国文化传播始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这是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出现失语的前提,也是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的必要因素。因此,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中国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一责任,这就不仅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还需要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把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尤其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予以重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良好能力,同时本着文化多元、平等和对话的原则,国人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应有的影响力。而其中的进步应该体现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承担传播中国文化使者的重任。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英语专业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学生写的话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