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2013-04-29 19:12向春霖
考试周刊 2013年90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向春霖

摘 要: 本文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国内外现状出发,根据地方院校,特别是硬件相对薄弱的西部院校的具体情况,调查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案,以促进我国地方院校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与社会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关。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的英语课程,它有别于通用英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针与教学主张。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但涉及语言本体的语言学相关理论,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章振邦教授(2003)为此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普通英语教学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的都是普通英语,所谓四级、六级测试,都是在测试普通英语的水平。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生毕业后走上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胜任愉快?刘润清(1996)指出,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蔡基刚(2004)指出,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1]。

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培养适应于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强调语用的交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实用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内容要与学科专业相关,但重点仍应落在语言技能的培训上。它不单纯教英语语言,也不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两者结合的语言实践课,学生用英语作为工具学些基础专业知识,但重点是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目前对于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专门开设大学英语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研究在国外不乏为多。少数一些院校尝试利用双语教学或者引进尖端人才进行专业课程授课,但授课效果不显著学生受益不大,各校对与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也有很大的差别[2]。由于专业知识构成的缺乏及政策等多种原因,很多英语教师还不了解更未将之运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这是学生为什么走上社会不能立刻适应专业英语工作,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对比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内对于ESP教学的研究主要还存在这样一些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ESP教学研究的资料匮乏,缺少专业的刊物,专业英语教学师资培养力度不够,相关教学资源的配备不足等,如能从国家层面对国内ESP课程的课设情况做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建立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ESP课程教学体系,将促进该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快速发展。

2.对于ESP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不足,许多研究都指出了现阶段ESP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法、教学评价体系上存在的不足,但都没能进一步提出比较可行的对策,如能适当地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研究层面的具体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这对促进该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快速发展将有巨大的作用[3]。

3.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的本科院校,各种资源及师资力量还相当薄弱,对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研究就更加艰难。如何更好地在地方性本科院校,根据不同学生英语基础的层次化、差异化及社会的需求化,通过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运用的能力;如何更好地设置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大量的相关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策略及评测体系等)还有待开发。

三、地方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学生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培养,是带有自身地方性特色的教学改革。根据地方性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扩充教学内容,丰富教师本身的专业文化素质。同时借鉴本人从国外进修学习的先进的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地方院校,特别是硬件相对薄弱的西部院校的具体情况,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增强学生英语工作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及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人才。在这个教学理念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模式应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结合专业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专业英语能力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确定。探索实践如何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设置由提高基础英语向以专业能力培养过渡,课程项目教学初期设置相关的英语语法、语音、阅读、词汇、听力及写作课程(主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础英语语言能力。在项目实施后期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设置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如旅游英语、商贸英语、法律英语等),在课堂教学里甚至课后任务布置里逐步加强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同时扩大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帮助学生了解及运用专业英语知识。

2.探索与实践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等)。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运用研究型教学通过对词汇做解释、布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专题、课外专业英语知识竞赛等形式将英语的学习与其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学习、提问式教与学及分组讨论和报告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必修课程、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选修课程及网络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词汇及项目并充分地接触及了解专业知识。

3.优化完善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及专业英语能力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量化是改革后的新的评价体系的主要侧重点,评价指标的量化将具有更现实的可操作性及客观性。改革实践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指标及体系的量化,通过评价指标的量化及学生的分组学习考核,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体现课程学习的客观性,使得学习分值和学习能力凸显成正。同时从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角度出发,丰富并完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通过丰富基础英语及专业英语口试及笔试范围和形式,加大学生口头表达专业英语能力水平的考核力度,甚至可以增加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和比例,切实改变高分低能的现状,从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使得学习分值和学习能力成正比例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ESP教学研究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扩展深入三个阶段,时至今日已有30年时间。从最初引进介绍ESP教学理念到逐步扩展深入及结合国内的教学实践,我国的ESP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丰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因此,ESP教学学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和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大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化、差异化的需求及社会的需求,由双语教学逐步过渡到专业英语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的需求,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重大变革,也是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教学改革。因此,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扩展到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教学,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的延续和拓展。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2]严明,冯莉.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7(4):44-47.

[3]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10(5):25-29.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宝鸡文理学院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