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倦怠是指现代人在应对复杂社会时产生的亚健康的生存状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管理人员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管理人员在适应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矫正策略有:教育投入要增加,目标定位要準确,专业特色要鲜明,校园环境要和谐,内部机制要公平,自我心态要调整。
【关键词】高职院;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矫正策略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job burnout),其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sh(1976)等人。最初源于对从事人际服务职业,如护士、管理人员等的研究,他们往往在工作中存在一种期望,觉得应该在工作中为他人提供热情优质的服务。而正是由于这种期望的存在,使他们在进入职业角色之后,不得不持续地投入大量的工作热情和精力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长此以往,形成了身心俱疲的一种负性症状。Maslas等用三维模型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工作倦怠: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现象。有资料显示,有30%-35%的美国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而5%-20%的人已在工作倦怠状态。而在国内,职业倦怠现象日益严重,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中国人出现职业倦怠,其中13%的人出现严重职业倦怠。而高职院管理人员更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
一、高职院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1999年起至今,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绝无先例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第一部分是普通本科院校(共755所);第二部分是普通高职院校(共1169所);第三部分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共315所);第四部分是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共95个)。今天,高职院校虽然有了“大学”的名号,但是随着普通高校的大量扩招,高职院校在学历教育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2.从高职院校的生源看,其招生的分数线较低,是在提前录取、普通高校和本三录取之后才开始投档。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数量教多、参差不齐、竞争激烈,因此,生源质量不能保证。一些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活上散漫,因而难以管理。
3.高职院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从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看,重点保证“211工程”和中小学,对高职院校投入不足。从学校内部看,非职务系列的管理人员社会地位偏低,且对发展前景担忧。
4.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社会角色不十分清晰。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办学既要体现职教特色,又要适应高校科研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既要钻研专业知识,又要提高管理能力、探索管理方法。
面对压力大、冲突多、责任重、要求高、待遇低的复杂情况,高职院校有相当多的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帮助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克服职业倦怠,有利于提高高职院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矫正策略
1.从国家层面,教育投入要加大。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高职院校硬件的投入,美化校园环境,提高高职院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高职院管理人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2.从学院层面,一是目标定位要准确。关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当说在20世纪80-90年代就已有共识,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各界对这种培养目标定位持两种不同观点。有人坚持把技术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人提出把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当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在既要培养技术性人才,更要侧重培养技能性人才。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技能性人才转化为技术性人才符合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二是专业特色要鲜明。这种特色是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之上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的支持作用、服务功能,不仅对于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也是实现“中国梦”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就能给职业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三是校园环境要和谐。高职院校属于大学的范畴,但又与普通大学有所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政治文明角度看应该是平等交流、关系融洽、社团活跃,民主气氛浓、学术氛围好的校园;从精神文明角度看,应该是书声朗朗、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校风、教风、学风正的校园;从物质文明角度看应该是绿树成荫、花草相间、小桥流水、整洁卫生、图书齐全、健体场所宽敞的校园。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管理人员心情愉悦,对消除职业倦怠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内部机制要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亚当斯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社会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公平是个历史范畴。人类孜孜追求的社会公平,从根本上是指社会对利益的分配原则。公平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任何社会一旦在利益的分配上显失公平,社会正义就无从体现,社会的和谐秩序就会被打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一直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学校内部的公平机制,是消除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重要举措。
3.从个人层面,管理人员心态要调整。心态是人们的内心活动,是一个人思维的习惯态势,是人的情绪和意志的调控器,它决定人生的方向和质量。一是增强职业认同感。管理是一门科学,要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在推进高校发展和实现人生目标方面的价值,主动应对各种困难和问题,避免和克服职业倦怠。二是设计职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工作能力。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与朋友、同事的交流,缓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四是要消除攀比心理。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参考文献:
[1]侯文昌,唐昕辉,李君春,卢家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
[2]周益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02).
[3]王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探讨——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07).
[4]常学义,周益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面面观——2000~2010年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高职院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号:2012SJB630012,主持人:陈希)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友放(1957—),男,江苏泗洪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