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洁
【摘 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私人领域,学校是公共机构,这就决定了它们是青少年成长的两种不同的环境,前者是自发性的较为自然的环境,后者是有计划地建构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环境。由于家庭与学校的性质与结构不同,它们在教育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的水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以及教育过程都有区别。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比较
人们在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社会化个体的过程中,教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应是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教育目标取向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基本一致的,教育内容是互补的、互为依托的,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也是殊途同归的。它们在时空上循环衔接、相互兼容、融会贯通,体现了教育过程的全方位、无缝隙、无遗漏,只有使三者协调一致、取长补短,形成叠加效应,方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自学校产生以来,特别是近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后,义务教育制的确立使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逐渐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十九世纪以来,学校已取代了家庭与教会在未成年人社会化机构中的首要地位。相反地,非制度化的家庭教育的功能逐渐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家庭教育本身也几乎濒临危机状态。今天,我国的教育系统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学校的权威性和家庭的依附性同时得到進一步的强化,所以,人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即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强势地位不仅对家庭教育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本身,以牺牲家庭教育的功能达到学校教育功能的“无限扩张”,非但没有使学校教育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反而使它承载了太多的压力而变得扭曲。弄清它们两者的区别,是搞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它们在青少年的成长中不同影响与作用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两类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环境的区别
教育环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实施教育、施加影响的具体场合。教育环境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进行和效果,同时,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因素,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虽然有教育的职能,但教育不是它唯一的职能,家庭不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人的社会团体,而是一个具有多种职能的社会组织。人们在家庭这样一个具有多种职能的组织内接受教育,影响和训练,可以从中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比如生产、消费、抚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等)。
学校是一个人为的系统,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所有成员(包括师生员工)都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或者是从事教育工作,或者是接受教育而集中在一起,结合成“学校”这样一个社会团体,学校的一切设施专为进行教育工作而设,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服从于教育工作,并为培养人才服务的。
家庭这个自然形成的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往往比任何人为形成的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形成的习惯也稳固得多。人们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教育。
家庭则首先是私生活的据点,家庭也是最私密的场所,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成员在家庭内的言行举止,不可能像在其他场合那样,受太多的约束。人们在家庭里比较放松,随意性较强,因此,父母的有些言行举止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有益的,有些言行举止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争吵,父母在言行举止上违背教育原则的事情时有发生等等。由于有些事情很难控制和回避就会给子女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大到校园整体环境的创设,小到班级墙面的布置都是围绕着育人这个中心。在学校里,教师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即使是教职员工中有不利于学生的言行可以有条件回避,对学生发展不利的因素,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对子女来说非常重要,这些综合素质不仅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的行为举止,也决定了他们在家庭这样的场所,以怎样的榜样和精神面貌影响子女。
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区别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也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态度,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中的两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双亲与子女的关系也基本如此。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只要生养了子女,就做了父母,父母是子女法定的监护人和教育者。正因为如此,家庭成为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成为孩子第一任教师,这两个“第一”是家庭中有了下一代后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是人为形成的。教师是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委派的,教育学生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交给的社会工作。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确立的,因此,当这种任务完成以后,双方的社会地位和角色,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它们随时会发生分离。
进一步说,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就越大。也就是说,父母在子女成长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性的影响。当然也不排除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会导致自然的亲子关系变得不自然。教师也可能对学生产生真挚的、自然的感情,一旦这样,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影响大于父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双重社会地位,双重角色,亦即双重身份: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长辈对子女、晚辈来说,既是家长又是教育者;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来说,既是子女、晚辈,又是受教育者。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同是家一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单一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社会地位,一种社会角色,教师就是教育者,学生就是受教育者,他们的社会地位、角色是单一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单一的,只是师生关系,一般不存在别的关系。
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所固有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真挚;他们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决定了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迫切感更为强烈。但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一身而二任的,是双重角色,双重身份,这就容易发生角色“错位”和冲突,当作为教育者严格要求教育对象的同时,难免夹杂着儿女情长的情感色彩,造成教育的某种困难或者失败。所以,古时有人“异子而教”,是因为教别人的孩子这种单一的角色容易把握。
人们从做父母的那一天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就历史地落在肩上,是不能推卸的。家庭教育者,到目前为止还不需要经过什么“考核”、“考察”,不需要类似教师的“资格证书”,不必经过谁来“任命”,对于子女来说,家庭的教育者是无法选择的,不管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是家长,是父母,就是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者。
学校相对家庭而言,这种情况就不同,教育者可能更换,可能选择。如果学生认为教师不理想,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建议学校领导予以调整,根本不适宜留在学校的还可以建议调离教育岗位。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转学,也可以通过考试在升学时进人另一所更理想的学校。
家庭的教育者,其素质和条件是参差不齐,悬殊很大的,即便如此,作为子女的一方也无权为自己另外寻找更为理想的父母。正因为子女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无法变更家庭的教育者,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的素质甚至比教师更加重要。
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永久的,它是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人伦关系,这种关系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发生变化。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结束以后,他们与学校教育者的关系绝大多数中断了,即使有的还有联系,但与家庭中教育者(父母)的关系终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要形成某种习惯,即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必须经过反复训练,不断重复,不断强化。保持教育和训练的连续性,是重要30的教育原则,是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父母对子女进行长期观察、全面了解和系统教育的过程。每一个人身上所形成的各种习惯、观点、生活方式、品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都和我们所受的长久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三、教育者水平的区别
家庭的教育者,不是专职的,父母都各有自己的社会职业,在社会发展日益加速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父母既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还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因此,不可能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教育上。现在有不少父母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将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委托给学校,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即使是住家孩子的父母,教育子女也只能在工作、劳动之余进行,因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就实施教育的具体情况看,学校的教师,是职业教育者,其专业领域、工作时间和主要精力是用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是全力以赴地从事教育工作。
父母是兼职的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训练,也缺乏教育理论修养和知识,许多人对教育工作不太熟悉,一般来讲教育工作不是他們的专长。所以才会出现价值观的迷茫,才会产生对学校的过分依赖。
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是具有一定的教育工作能力的专职教育工作者,社会所赋予他们的唯一任务和全部工作就是培养教育学生。
为了弥补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弱势,一些国家提出了父母“执照制”或“上岗证书”。?它引发了中青年家长的深思:“开车尚且持有执照,父母生下孩子是否都具备了做家长的‘执照呢?作为父母,应该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获得家长的‘教育证书和‘上岗执照。”不管是“执照”或“资格证书”,也不论这种提法在目前的可行性如何,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父母的素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那种只要生了孩子就可以成为合格父母的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所以,亲职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家庭中的父母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触犯法律,其他人一般很难干涉(也无权干涉),社会也不可能对一个家庭中父母怎样教育孩子进行监控。
学校的教师一般都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考核、政治审查、品德鉴定,并被确认合格,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再由教育行政部门任用。有的国家还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只有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以任教,当教师。
缺乏监控的系统容易发生问题,所以,父母的教育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较大的失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就一个国家而言,对父母的要求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规范的层面,而是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和保障措施。
四、教育目标的区别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是国家设立的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设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的系统教育内容,有健全的班级和团队等组织形式,还有经过专业训练和具有一定教育经验教育水平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对未成年人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排除和抵制来自社会或家庭的某些不利因素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不仅体现为对学校内部教育活动的控制,而且可以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行一定的调控,充分利用和发挥它们对个体成长的积极影响,尽量排除和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从人的成长历程看,个体成长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在各类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家庭教育是基础。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家庭教育对于个体来说,是最早和最初的教育对于教育系统而言,家庭教育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教育之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任何一个教育对象,在走进学校和面临社会之前已经在家庭打下了教育基础,家庭教育给了个体最重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技能和知识,养成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语言和言语沟通本领,培养了他们对生活对他人的情感以及人格等最基本品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进程的关键,适时的早期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即时性恒常性特点,这决定了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任何教育工作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所谓培养目标,就是最终要把受教育者培养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培养目标确定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
家庭教育,尽管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与时代的影响和制约,但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并不完全相同于学校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家庭教育的目标,往往体现的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经历、思想觉悟、文化素养、职业、志趣和爱好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性首先反映在它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制定的,它是法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监督,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比较突出和普遍存在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培养目标定位过高的现象。如果父母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己的经验、爱好作为制定目标的依据,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考虑社会需要和现实的可能睦,即使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很伟大,设计的蓝图很宏伟也是徒劳的。
父母对一子女制定的培养目标除了反映自己的意愿以外,往往还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它是针对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来定的,所以它是非常现实和具体的。
学校的培养目标就不同了,因为学校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既包括不同类别,也包括不同级别,即使是同样类别和级别的学校,每所学校又有众多的学生个体,因此,国家对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总是相对理想和抽象的。
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既属于学校,也属于家庭,这样,在儿童、青少年面前,就可能有两种培养目标,一是学校的,一是家庭的。由于每个家庭的经历和状况不同,其子女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目标不见得都一致。教育目标的不一致容易造成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可能产生冲突和抵消。
五、教育内容的区别
家庭教育一般没有计划,也没有系统的、固定的教育教学内容,父母的教育具有随意性,常常是家长认为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发现什么问题或情况,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实践,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教育工作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往往寓于生活之中。
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和各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考核。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是由国家教育机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性质、任务,各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认识能力来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学大纲指导,有相对稳定的系统的科学的教材为依据。教育教学内容,一般不能随意更换,教师要按照教育教学大纲进行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教育也可能是有计划的(这种计划就其周密性是无法与学校计划相比的),但是家庭教育计划可能有益于儿童,也可能有害于儿童;当然,学校教育有计划,但未必是针对特定儿童的计划。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未成年人在家庭里母语,形成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从而奠定人格与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有关文化科学知识方面教育,一般是配合学校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督促或辅导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它是学校教学的补充和助手。
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绝大部分时间通过完整的、系统的、科学设计的各科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以便在人生学龄阶段接受最基本的人類文明的精华。
目前的情况是,家长和学校的认识都存在着错位的现象,父母将家庭教育内容理解为仅仅是智育,尤其表现在道德教育和社会化培养的逐渐弱化,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同时,学校将部分智育的责任推给家庭,使得家庭成为学校的附庸,家长成为教师的配角。
六、教育方式的区别
家庭是规模最小的社会团体,一个家庭的成员一般多则数十人,少则可以只有三个人,即便受教育者有好几个同龄人,在家庭中接受的往往也是一对一的教育,即个别教育、个别指导、个别训练,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学校教育从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班级集体进行的,教育的途径是班级授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育对象,教育的手段、内容和方法是一致的。
在学校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一种发散性的关系,一个教师同时要了解多个受教育者,故了解不易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而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子女的教育被教育关系,是一种聚合性的关系。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子女是在父母亲手抚养下成长的,是父母眼看着长大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子女的一言一行,洞察子女瞬间的情绪、情感的变化。父母不仅熟悉子女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能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特征,预测子女的未来。父母对子女情况全面深刻而系统的了解,使家庭教育能比较容易地做到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效果肯定是十分明显的。
父母可以在休息、娱乐、闲谈、家务劳动等各种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有不少家长在孩子走亲、访友、逛商店、参观、旅游等活动中,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同一年龄阶段或知识水平大体相同的学生组成班集体,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受教育。学校的教师教育学生,一般是面对集体,通过集体,使学生在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训练,个别教育和训练是辅助形式。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有别,各自的价值取向,教育影响可能一致,也可能冲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实践中,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可能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当然,也可能取短补长,那就是功能错位,功能失调。我们应当追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的协调、合作,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的错位、失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可谓是一项多赢的策略,通过双向沟通以及协助子女学习,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习进步。通过参加家长学校以及参加家长联合会等组织,也可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拓展家长的人际关系。咨询校政及参与学校决策等形式则有利于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等,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