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对当前中国改革的指导与启示

2013-04-29 00:44彭惠琴李锦宏
理论与当代 2013年3期
关键词:谈话政治改革

彭惠琴 李锦宏

一、重温历史

南方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生产力的认识。在谈话中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二是关于“姓资”和“姓社”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是论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理论突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此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自由,市场经济取得合法地位。四是对“发展”的高度重视。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五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概括。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完整的政策链条。七是阐述反腐败的重要性。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二、正视现实

(一)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彻底转变且区域差异性明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只是在局部地区、个别产业,大部分地区仍是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处在“双重并存”的阶段。东部已经处在“发展和消费并存”的阶段,而西部尚处于“建设与发展并存”的阶段。西部地区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造成能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硕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不协调

经济的发展势必催生社会政治的变迁。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也再度成了影响中国改革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地方和基层的改革创新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一些实际效果很好且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改革创新举措,迟迟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从而得不到及时推广。一些已经在其他地方得到推广的改革创新举措,在另一些地方却受到抵制和排斥等等。这些都严重挫伤了地方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精神,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动力。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民生问题凸显

当前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就业难等牵涉到民生的问题十分突出。温家宝在2010年2月4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保障不仅是消除民众恐惧、安定人心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于推动消费,刺激经济复苏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建立,但是发展不平衡,农村滞后于城市,西部滞后于东部: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虽不断扩大,但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四)党内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温家宝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文中指出:“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大案要案、串案窝案时有发生,有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极坏”。

三、推动转型

(一)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发展层次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为此需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政策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大资本。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成果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政策是最大的潜在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如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了贵州发展经济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姓资”和“姓社”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使人们从“姓资”和“姓社”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才可以放手进行改革和实践。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解放思想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还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凝聚共识,搁置一些不必要的争论和一些暂时难以弥合的意见分歧,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凝聚共识,尽快进行政治改革。一是要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上凝聚共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几乎都会涉及政治体制的弊端。这些都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因此一定要坚定不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政治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在搁置意识形态争论上凝聚共识。三是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上凝聚共识。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给今后的科学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其次要保证改革成果能覆盖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这就需要实现“项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通约。在强调“顶层设计”的同时,必须大力拓展地方改革创新的空间,鼓励地方政府大胆推进改革创新的探索,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创造性,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通纠。2012年是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召开十八大的政治年。中央提出“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表明了中央决心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系统改革的意向。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直截了当地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根本落脚点在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改革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始终将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摆在全局工作首位,让发展改革成果进一步惠及城乡居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此,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政府必须承担起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这是加快推进民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首先要把长期执政作为一种战略来思考。党要做到执政并长期执政,就要不断增加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始终保持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必须深入研究执政党的执政规律,立足于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保证党执政并长期执政。最关键要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2012年4月16日,《求是》根据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26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发表了一篇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文章指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温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中最后强调,“要把反腐倡廉部署落到实处,必须要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到更加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反腐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南方谈话的改革精神为中国当下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和根本的方向指南,当前中国改革是南方谈话改革精神的践行、发展、创新。后者因前者而发展提升,前者因后者而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导与启示下,当前的改革将披荆斩棘,昂首阔步前进,中国这艘巨轮定会在正确的航线上驶向转型胜利的彼岸。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龙菲

猜你喜欢
谈话政治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改革之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