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化及其理论
城镇化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人口结构的变化,即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和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的过程,(2)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即农村地域逐步转化为城镇地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3)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农业从传统农业向外向型、商品化、现代化农业转变。(4)生活方式的变化,即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城市化与城镇化都是英文Urbanization翻译过来的,如果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看,可以将二者等同起来。美国哈佛大学发展经济学家吉利斯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所造成的城市拥挤不堪、环境恶化、高犯罪率等社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往城市的高昂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社会成本),以及为了避免高度城市化而鼓励新建的工业企业分散到小城市去的高昂成本,并从这些工业化的失败代价中,重新思考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以农村现代化小型工业来推动农村非农化和城镇化的分散工业化和城镇化理论。
刘易斯分析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当年城市化的费用,认为有2/3的城市化直接费用用于建筑,包括居民居住设施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而且城市建设费用要比农村高得多。因此,刘易斯得出“发展乡村工业,实现农村非农化与城镇化”的结论。他认为在城市实现工业化把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比在已有人口定居的农村进行工业化的代价高昂,因此在乡村办工业,而不是把农村居民送到城市中实现工业化的成本更低。按照这一思路,选择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贵州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目前贵州实现城镇化的意义
(一)城镇化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当前贵州城镇化水平很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率从30%提高到60%是城市、城镇快速发展时期。而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化率为33.81%,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15个百分点,说明我省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空间较大,正处于城镇快速发展时期。加上政府的支持和主导,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绝佳时机。城镇化可以助力拉动内需,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方便,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注入活力,为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为经济发展增加动力。
(二)有助于聚集效应的产生
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根本的一点体现在聚集效应上。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既可接受城市的辐射,又可聚集大量人才、资金、技术。聚集催生公用生产设施的诞生,使本地的“资金”、“劳力”、“技术”、“管理”、“交通”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为乡村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推动乡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城镇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极。聚集效应扩大了本地的市场,有利于产生规模效益,同时还能带来信息效益、人才效益,有利于乡村工业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进行技术改造。与此同时,企业集中有利于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聚集效应还能带来生态效应。因此,城镇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企业分散无序的格局,提高工业生产能力,促进乡村工业的大发展。
(三)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城镇化的本质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贵州~些高寒山区、石漠化及半石漠化地区,农业产出率极低,人地矛盾突出,大量农业人口急需转移。如遵义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3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而且土地破碎、土层薄、多贫瘠,遵义市农业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一个农民全年土地收入不足2000元,仅靠土地要使农民增收很困难。而城镇化每年可以为农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从而为农民增加非农业收入,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城镇化。我省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产值也会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所以说,城镇化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一条必然规律。城镇化既能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生活水平,又能改善农村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能收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效果。
(四)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增强经济活力
这里所说的需求分两大块,一是投资需求,二是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城镇化是在原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集镇、市场上建设新的城镇,它需要投资建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需要投资居民住宅、投资扩大绿化、投资水电、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城镇要发展,还需要发展工业、各种服务业等,以上这些就是很大的投资需求。另外,随着人口、资金的不断集中,城镇化必然带来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大量增加,以此拉动饮食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等快速发展,有了投资与消费的需求,有了人口的集中,必将拉动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增加。
三、贵州城镇化现状及特点
从广义上说,小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市和镇,从狭义上说,小城镇指县城关镇以下的建制镇和集镇。城镇要接受相邻城市的辐射,其间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交通、文化等有许多联系,总之,小城镇的发展与相邻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因此,讨论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内城市的发展。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100万-50万的为大城市;50万-20万的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贵州省有13个建制市、69个县城、689个建制镇。在13个建制市中,只有贵阳市的非农人口突破了100万,可列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余12个市的非农人口都不足50万,而中等城市也只有3个,大部分为非农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城市,小城市的比重占到了69.23%。以上数据说明:首先,在城市结构中我省有一个特大城市,三个中等城市,其余大部分为非农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城市,出现大城市断层、中等城市少的现象。其次,贵州的很多建制镇地处偏僻,人口稀少,有的镇不到2000人,因此可以说贵州的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最后,贵州特大城市首位度过高。
总体上,从数量、规模和等级上看,贵州省的城镇发展极不协调,其特点是:总体上城市数量较少,特大城市首位度过高;非农人口在100万到50万的大城市缺乏,出现了结构断层;中等城市数量不足,而小城市占比过大;小城镇数量多、规模过小。这样的城镇等级结构和数量分布极大地制约了贵州城镇化的发展。
第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建制市数量过少,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有限,无法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次,由于没有作为全省次中心的大城市,且中等城市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大中小城市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使得贵阳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和增长极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一方面,贵阳作为贵州唯一的特大城市,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但没有大城市的承接作用,无法很好地向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扩散。另一方面,由于中等城市数量过少,分布不均匀,加之自身发展程度有限,无法起到很好的聚集和扩散作用,对小城市的带动作用有限,也很难通过小城市这些节点,进一步向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扩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
贵阳市的城市首位度过高,造成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强大,抑制了次级市镇的发展,特别是临近市镇的发展。同时,城市首位度过高在影响其他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病”,影响到了贵阳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贵阳市是全国人口密度过大的城市之一。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加重了贵阳市的城市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增加了城区企业的生产费用,产生了大量的外在成本,反而带来聚集的不经济。
贵州省的建制镇数量过多,规模偏小,几乎都是行政中心,功能过于单一,经济发展水平几乎与农村无异,市场作用很弱,与城市缺少市场联系。建制镇中90%以上的居民是农村人口,普遍采取兼业化方式,既耕种承包地,又在镇上经营小买卖,其生活方式自给性很强,文化和习惯更多倾向于农村,它并不是农民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因而不具有太大吸引力。另外,以建制镇和中心镇为主体的小城镇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就业岗位,无法承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渡城镇形态,无法发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作用,其本身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造成了贵州省的城镇化发展出现大中城镇脱节、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
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城镇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镇化速度,城市不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如大量农民工没有固定收入,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没有保障,成为城市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四、贵州城镇化道路选择
(一)明确城镇化发展目标,做好发展规划
针对贵州特大城市首位度过高、中等城市偏少、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城镇结构严重不平衡的现状,要切实做好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规划好城镇发展体系,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城市的作用,避免盲目发展。
(二)以产业为支撑,实施城镇化
城镇化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正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一个脆弱、功能不健全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动力的城镇,甚至是日趋衰落的城镇。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而没有适当的产业做支撑,使大量农民工一方面找不到适当的工作,就业没有保障,另一方面,不能适应职业转换的现象,我省城镇化必须依托于城镇二、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进城镇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发展的经济保证,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吸纳农村劳动力,使之稳定就业,让农民市民化,或者说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三)以县城为依托,实施城镇化
县城作为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发展基础较好,具备相对完善的城市功能,产业、人口、资本吸纳能力较强,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地域的全面发展。选择县城作为城镇化发展重点,既可以克服大中城市污染严重、交通拥挤、治安恶化、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也摒弃了小城镇遍地开花、聚集功能低下、土地浪费严重的“农村病”。
具体来看,县城在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综合成本最小。对于急需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进入县城工作生活可降低其职业转移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到县城务工与到大城市务工相比,可节约高昂的生活及交通费用,从而降低经济成本,同时还可避免或减少与家人长期隔绝、遭受大城市冷遇与排斥等心理上的付出,从而降低到大城市务工的心理成本。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县城工作还可降低就业成本。在县域范围内,求职者更容易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异地求职中经常出现的欺诈蒙骗以及随后的恶意拖欠工资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贵州发展小城镇要突出几个特色:一是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建设小城镇。二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结合旅游业发展建设小城镇。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首先,贵州山高坡陡,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耕地和水资源非常稀缺,城市化建设不能像平原地区搞“摊大饼”式的城镇面积扩张,城镇规划与设计要依山就势,向纵深推进。其次,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独特,可结合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旅游型小城镇,这种形式目前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黔东南的雷山县依托其民族建筑、民族风情、自然风光,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贵州是旅游大省,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很多,旅游业与小城镇的发展壮大互相促进,已成为贵州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模式。第三,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的一大指标是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要扩大城镇的就业空间,必须发展工业。在工业发展中一要考虑资源禀赋,依托资源优势,二是考虑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一般来说,大型企业主要承担工业体系、综合技术水平、技术研发、国际竞争力等任务,而中小型企业则主要应发挥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促进竞争活力的作用。同时,随着大型工业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出现排斥简单劳动力的现象,因此,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促进竞争活力作用发挥的问题还需依靠中小型企业。只有大力发展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大中小企业并举,才能既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又能扩大吸收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容量,才能使国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失业率,稳定社会,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
(执笔人:杨晓航)
责任编辑:郭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