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语境对等

2013-04-29 07:30付丹萍王青梅
现代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境

付丹萍 王青梅

摘 要: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属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范畴,该理论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语言。这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有益启示,我们可以依据关联理论来阐释翻译活动及翻译的本质特征。本文运用语境及关联理论分析翻译中的误译、“对等”与“非对等”问题。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境 语境对等

一、引言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范仲英,1994:13)。而传统中有关直译、意译,形式翻译、内容翻译,归化、异化等二项对立的争论,都有一个被忽略的要素,即翻译活动进行的语言环境。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意识到在翻译过程中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翻译中误译、“对等”与“非对等”的现象。

二、关联理论概述

随着语言研究的发展,传统的以语言结构本身为重点的语言学研究开始慢慢转向语义研究,语言学家们开始注意到语境对于语义理解及表达的重要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J.Austin就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奠定了语用理论研究的基础,后来的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等概念,推动了语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语用学终于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关联理论,这是对Grice合作原则的发展,在语用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关注的焦点是认知与交际,其理论基础是把交际看作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推理过程,从根本上指出了交际的本质,正如Sperber和Wilson在书中所说“每一个明示交际行动,都传递着一种假定: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

关联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由思维支配的认知活动,人的认知追求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而语言交际则讲究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关联理论的形成基于以下事实:“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何自然、冉永平,1998)

关联理论的实质是把语言看成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是一种表明自身说话意图的行为,说话人将其要表达的信息用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推理则是推测他人说话意图的行为,即听话人运用自己的语言经验并结合当时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获取说话人意图表达的信息。这个理论强调在语境中来理解语言,认为必须要借助源语文本话语和具体语境,找出其中所蕴涵的最佳关联,然后进行推理,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尽管关联理论最初不是翻译理论,但却可以阐释翻译规律及翻译本质,指导翻译活动。

三、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在关联理论产生之前,各种翻译观采用的都是静态的观点来阐释自己的翻译理论,把翻译简单地看成是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二元活动,这种观点忽视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过程,因此这样的翻译理论只能是狭隘的、片面的。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理论则是一种动态阐释的观点,它把翻译活动看成是由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组成的一个三元活动。其中每个翻译活动参与者的认知结构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要努力找出原文的最佳关联,形成对原文的认知,即翻译的理解过程,同时又要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以最佳关联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也就是翻译的表达过程,至此翻译作为交际活动才算完成。

语境对翻译起着制约作用,翻译的前提是在原文语境中正确理解原文。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理解原文必须先重视原文的具体语境,通过对原文的反复推敲,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翻译中的对等是翻译追求的目标,而无数的翻译实践告诉我们,完全意义上的翻译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传统中有关直译、意译,形式翻译、内容翻译,归化、异化等二项对立的争论,都有一个被忽略的要素,即翻译活动进行的语言环境。语境对翻译全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译者除了必须注意从原文的角度看待原文在语境中的意义外,还必须选择恰当的译文语言来表达原文的意义或语言信息的自然对等,因此译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传达作者的意图,尽可能取得原作与译作的对等,实现语境对等。

四、翻译中的语境与语境对等

对于语境,弗斯指出:“每一个词用在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传统中有关直译、意译,形式翻译、内容翻译,归化、异化等二项对立的争论,都有一个被忽略的要素,即翻译活动进行的语言环境。”这说明一个单词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成了一个纯粹的符号,完全没有意义可言,但一旦进入语境便获得了意义。

对等是一个科学描述性概念,语言学中的“对等”概念与“同一”的概念不同。对等是相对的,并不是要求达到完全相同,而是争取达到可能范围内最接近原文风格,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对翻译对等概念做出较为全面论述且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这包括意义上的对等和风格上的对等,我们可以将奈达的对等理论延伸到语境对等。

语境对等是指原文的语境对原文产生的效果与译文的语境对译文产生的效果基本相同。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相应地,语境对等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对等和非语言语境对等,包括文化语境对等、风格语境对等和情景语境对等。

(一)语言语境对等

语言语境指上下文语境,即指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它可以帮助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特定意义。上下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上下文语境指全段、全章乃至全书与其语言成分的语义关系;狭义的上下文是指特定语言成分的前言后语。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极多,不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势必导致误译,所以把握上下文可以帮助译者排除歧义,以取得上下文语境的对等。例如:

There are days which occur in this climate,at almost any season of the year,wherein the world reaches its perfection,when the air,the heavenly bodies,and the earth make a harmony,as if nature would indulge her offspring.(Extracted From Emerson Nature)

此句中出现的“climate”,如果孤立地看,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是“天气,气候”的意思。该句中若译成“气候”,则是完全理解错了原文的意思,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整句的意思是说在某片区域里的自然特征,所以此处的“climate”,我们可以译成“气候区”。此句出现在爱默生的《自然》中,由于语境的制约作用,其语义也随之确定,所以整句话应译成:

在这片气候区里,几乎一年四季总有些这样的日子:世界万物尽善尽美,空气、天体、大地完满和谐,犹如大自然在纵容着她的儿女。

(二)文化语境对等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点之一。“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黄国文,2001:124)世界各国社会文化千差万别,这对译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原文文化语境与译文文化语境差异越大,翻译就越难。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根据具体语境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在不违背原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例如:

These halcyons may be looked for with a little more assurance in that pure October weather,which we distinguish by the name of the India Summer. (Extracted From Emerson Nature)

译文①:在十月寻找那风平浪静,我们格外喜欢的“小阳春”的日子更有把握。

译文②:在十月寻找那风平浪静,我们称颂为秋高气爽的日子更有把握。

要准确译出上面这个句子,必须先了解“halcyons”的意思,它原意是指翡翠鸟,但此处如果译成“翡翠鸟”,则跟作者意图相去甚远。在这里应指十月印第安风平浪静的日子,而句中“the India Summer”也是指印第安秋高气爽的日子。译文①中将其译成“小阳春”,目的语读者肯定不知所云,因为“小阳春”完全属于中式表达,译文②则较好,更能传达作者的意思。由此可见,译者要充当两种文化桥梁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原文,从译文文化语境着眼,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达为译文读者可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形式。

(三)风格语境对等

“风格”是指作品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即作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风格语境对等主要强调的是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特点与时代特征的统一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作品整体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它更多地关注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的对等,即如何使译文在与原文对应的前提下,又能做到风格表现上的一致。例如:

The United Stated was,in British eyes,until recently,a comparatively insignificant fact,yet vastly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y imagined.Each, of course,perfectly knew the faults of the other, assessed with an unerring cousinly eye.The American bragged in a nasal whine,the Briton patronized in a throaty burble.

以上片段选自Harry Morgan Ayres的文章America and the English Tradition。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英美两国间隐秘高明的互相讽刺,因此在翻译时,应牢牢抓住语言表达上的风格特征,故译文如下:

曾几何时,在英国人眼里,美国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国家,而事实上美国远非英国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而英美两国血脉相通,所以深知彼此的缺点。美国人鼻孔朝天,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英国人喉头一响,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

译文力图保持原文的语气,恰当地运用增译法,使得原文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跃然纸上,在语气、风格上与原文基本达到了对等。

(四)情景语境对等

按韩礼德的观点,情景语境包括三个方面: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field of discourse)指言语活动发生的环境,即正在发生的事情或正在被谈论的事;语旨(tenor of discourse)指参加者间的关系,包括参加者的社会地位和彼此的角色关系;语式(mode of discourse)指言语交际的渠道或媒介是以书面语还是口头语的形式呈现,是说明、描述还是劝说等。这三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例如:

Start Young,Stay Young.

这是世界顶级化妆品牌雅诗兰黛的一则广告语。要准确地翻译出该广告语,要求译者首先能够判断出它属于某护肤品牌的广告,即该句的语场,然后具有相关的广告背景知识,了解广告语应具备简洁精练的特点,这便涉及到该句的语旨和语式。所以,将该广告语译为“始于年轻,始终年轻”,富有极强的召唤力和感染力,不仅符合广告语的特点,也忠实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实现了两种语言间的情景对等。

五、结语

在翻译活动中,每一个译者都在追求与原文某种程度上的对等,而完全意义上的对等是不存在的。翻译只能在某种程度的传意上,力求与原文接近。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下相关的语境知识探讨了翻译活动中的“对等”与“非对等”现象,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因素的重要性,希望能给翻译工作者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Firth,J.R.Papers in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Sperber,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Blackwell,1986.

[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

[5]何自然,冉永平.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

1998,(3).

[6]闫杨,王青梅.目的论观照下的化妆品广告英译[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2012,(5).

(付丹萍 王青梅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西游记》中幽默语言的英译研究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