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动因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2013-04-29 06:57高娟
现代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

摘 要: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语言学习者普遍感到最难的就是汉语语法的学习。如果我们把汉语传统语法本体知识按照汉语的特点教给学习者,这无疑会加重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负担和学习的难度,使教学难以进行。认知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认知具有共性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认知的共性使学习者在思维上、认知上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相同的理解。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知识来简化传统的汉语语法教学,旨在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提供新的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汉语语法知识。

关键词:象似动因 次序象似动因 重叠象似动因 距离象似动因 语法教学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建立在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学科。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但其直接动力则来自语言学本身,即生成语义学和语用学。语言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系统,语言不仅是客观真值条件,还与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所以,认知语言学家,如莱考夫等从认知与语言形式的关系出发,探讨语言结构与概念结构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揭示认知与语言结构的一般规律。相似性的研究是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现在学界关于相似性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如沈家煊、杜文礼、张敏、严辰松等分别发表论文对之加以论述。认为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具有象似性现象,大多数学者将句法的相似性原则归纳为三个原则: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而王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条新原则:标记相似性、话题相似性和句式相似性。戴浩一认为:语法不是任意的、自主形式系统,它原本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语义为支配汉语语法的结构原则提供了理据。戴浩一还从“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语法结构来自对现实的象征”这一立场出发,提出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主要包括时间顺序原则、时间范围原则、整体与部分关系、空间词语的比喻用法、突显原则、信息中心原则等,把认知解释和功能解释结合起来,增强了语法理论的解释力,更好地说明了语法构造与人的经验结构、交际功能之间的自然联系。张敏认为语言相似性的产生有不同的动因,比如范畴化象似动因、复杂性象似动因、重叠象似动因、距离象似动因等。

二、象似性动因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综上所述,学界对相似性以及相似性产生的动因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在在对外汉语尤其是汉语语法教学中很少提及。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一大难点,学生往往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如果把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直接教授给学生,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知语言从人的主观认识来看待语言现象,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这种天然的主观认识。将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知识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知识。相似性研究及其产生的动因很好地解释了汉语有关的语法现象,但学界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著作还不多。朱志平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中谈论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时对此问题给予了关注,张敏从语言产生的不同动因的角度论述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朱志平教授论述的基础上做较为详细的论述。

(一)次序象似动因

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这实际上反映了思维顺序。从施事者开始,发出动作再到动作所及对象。汉语中的语序与时序存在较高的象似性,其间的关系犹如“临摹式”的绘画一样。语序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在汉语中体现这一原则最明显的是连动句。例如:

(1)我去图书馆看书。

(2)我去食堂吃饭。

(3)我们从北京去上海。

上述例子都反映这一原则。“我”先“去图书馆”再“看书”,不能说我先“看书”再去“图书馆”,否则,句子就说不通且不合常理。后两例也是如此。连动是表示两个连续的动作行为,这两个动作的发生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英语中也存在这种原则,但是汉语的象似程度比英语高。英语中有些也不具有“时间顺序”这一原则,这就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4)我们从北京去上海。

We went to Shanghai from Beijing.

英语中也可以将目的地“上海”放在前,将出发点“北京”放在后,这样就不符合时间顺序原则,但能也讲得通的。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十分广泛且有效。例如“去+VP”和“VP+去”如果按传统的汉语语法知识来教学就行不通,学生也不易接受,如果按照简单原则去教这一语法,学生就学得更快也更容易接受。“去+VP”和“VP+去”采用新的教学法只需从三个相对容易理解阶段进行:1.从语用角度区分“去+VP”和“VP+去”;2.了解“去+VP”和“VP+去”可以换用的情况。3.运用“时间顺序原则”区分“去+VP”和“VP+去”可以换用的情况(这一问题笔者在其他文章中做过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一原则可以简化教学过程,使复杂的语法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汉语的补语是一个难点。主要是由于许多语言中没有补语,而且状语的位置又往往不固定,在谓语动词前后都可出现。“时间顺序原则”能很好地说明汉语中状语和补语的差别。状语要说明主语在某个事件中的意志、心态,是影响到行为的因素,而补语是“行为发生之后的结果”。按照人们的思维习惯,状语就应该出现在动词之前,而补语则应出现在动词之后。例如:

(5)他趴在桌子上写字。

(6)他把字写在桌子上了。

例(5)、(6)同样用了“在桌子上”这个短语,但二者在句中成分不一样。例(5)中“在桌子上”作状语,例(6)中“在桌子上”作补语。如果学生不能从句义上理解短语在句中的成分,那么教师可以按“时间顺序原则”教学生识别二者的区别,这是一种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二)重叠象似动因

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戴浩一基于对汉语重叠现象的观察将重叠动因定义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重复)对于概念领域的重叠(重复)。”也就是说,如果语言在语法和句法构造上用重叠或重复的形式去表达事物的程度或意义,就可以说明这种构造是以象似的方式形成的。

现代汉语中可以重叠的动词主要是表达动作可以延续并反复,或者不能延续但可以反复,比如“吃吃”“看看”“碰碰”“摔摔”等;既不能延续又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的动作的动词就不可以重叠使用,比如“死”“结婚”等。这些词都是学生能够通过形象思维可以感受到的,再根据人类的认知和思维习惯就可以判断哪些可以重叠哪些不能重叠。其次,通过词语的重叠可以理解句义。例如“他跑啊,跑啊,跑啊。”从常规理解出发就可以感知到“跑啊,跑啊,跑啊”是一个长时间且运动量很大的活动。而“他跑跑步”则可以感知到是一个量相对较小且不太累的运动。“聚会结束后,他和同学道了别,就跌跌擅撞地走回家了。”这个例子中的“跌跌撞撞”如果改换成“跌撞”,意蕴就明显不一样了,前者蕴含了跌撞的频繁性和持续性,更体现了聚会后醉酒者的走路神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就缺少了这些意蕴。再者,Michael J.Reddy于1993年提出管道隐喻:“人类语言交流犹如有形的实物传递。语言就像一根‘管道,人们在说和写时把信息和思想感情装进词语里,然后词语装载信息和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完成其传递任务,最后由听者或读者从词语里提取这些信息和思想感情。”Michael J.Reddy的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中理解为语言形式越丰富,其蕴含的意义也就越丰富。句子中的重叠成分比非重叠成分蕴含的意义更广泛。例如“厅外列几行朱朱粉粉的妖花,厅内摆几件斑斑驳驳的古董。”按照我们常规的说法通常说“朱粉”和“斑驳”,但此句中却用了“朱朱粉粉”“斑斑驳驳”,在此处用“朱粉”“斑驳”代替,句子也是行得通的,但是按照例句中的理解,这个句子传达给了我们更多的内容。前者形式更繁复,表示所修饰之物的数量繁多。“重叠相似动因”可以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从主观认知的角度,从思维的方式上区分哪些可以重叠,哪些不能重叠;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重叠方式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第二语言学者在学习语言时感到最困难的是语境,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重叠,或者用重叠好还是不用重叠好。“重叠相似动因”也可以用来解释重叠词所蕴含的语境内容,解决了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对语境难以理解的困难。

(三)距离象似动因

张敏认为“距离象似动因”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在功能、概念或者认知方面更接近实体,在语言中的形式也相距很近。这一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以简单化解释汉语语法知识。

这种情况十分广泛。首先,多个形容词的排列顺序原则是:与中心词概念上越接近的修饰语置于与中心词越接近的位置上。例如“我喜欢红色的带桃心的那件衣服”中心语是“衣服”,“带桃心”“红色的”是修饰语,“带桃心”直接修饰“衣服”是衣服上面的“桃心”,比“红色的”在概念上更接近。这样一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就不会出现不知道到底哪个修饰语在前,哪个修饰语在后的情况了。这种理解和判断是基于人们的普遍思维的方式也不存在地域和民族的差别,根据感观经验即可获得,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其次,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有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间接宾语(指人)与中心语的距离近,而直接宾语(指物)的位置相对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解决学生语序混乱的问题。例如“我送他一本书”中的“书”是“送”的对象,“他”是受事,与中心语的关系相对于“书”来说紧密一些,因此距离中心语较近。在多项定语中,表示属性的词语比表示情状的词语距离中心语更近。比如“他的那副黑色的小墨镜”中,相同的表示属性的词语间也存在着先后的问题,按照汉语的习惯一般是遵循“大小、形状、新旧、颜色、产地、质地、用途”等顺序排列。“大小”和“形状”是事物最本质、最直接的特征;“新旧”和“颜色”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直接;“产地、质地、用途”等则是不能一眼看出的,观察者可能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发现。这一原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模式。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只要掌握了这一规律便可分清这一系列词的排列顺序。距离象似动因在汉语中主要跟“的”字的使用关系密切,与对外汉语的关系也很密切。

三、结语

由于认知语言学在语言解释方面关注人文特点和社会因素,从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模式出发非常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理解目的语,特别是对相对复杂的语法能给予简单化的解释,这无疑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方法。但这种非客观主义态度,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谨慎,防止主观臆断。以上对象似性动因的三个方面的论述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结合,降低了传统语法教学的难度,将复杂的语法知识通过认知的方式使学习者易于学习和接受,无疑是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6.

[2]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王维贤.认知、交际和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4]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5]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

大学出版社,2008.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严霞.重叠词的认知理据[J].南昌高专学报,2009,(1).

(高娟 武汉大学文学院 430072)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
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
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
浅议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交互模式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