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下旅游资料的英译策略

2013-04-29 07:30朱灿灿杨廷君
现代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朱灿灿 杨廷君

摘 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翻译旅游资料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功能翻译理论主张翻译者应以译语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基本准则,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这对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宁波旅游资料的英译为例,从文化差异、读者接受和语言结构三个方面初步探索旅游资料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旅游资料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形象的主要手段——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向外国游客推介旅游品牌,准确地传达旅游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让游客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旅游景点,使潜在的旅游者对中国的旅游胜地产生强烈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我国观光旅游,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广大翻译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论题。建立相应的可操作翻译原则与策略以普遍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焦点。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思想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的创始人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是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该理论主要包括了凯瑟林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目的论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赖斯在1971年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在该书中首先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指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Eugene A. Nida,1993)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也就是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从而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一方面,她依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另一方面她也认为应该以“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文本,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她的这种翻译即“综合性交际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即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目的决定手段”。目的决定了源语文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翻译。所以,在翻译时,翻译者首先要判断所要翻译资料的文本类型,了解该文本的特点与要求;其次,要了解源语与目的语在各个方面的区别;最后还要明确对资料进行翻译的具体目的,从目的语的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语气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1997年,诺德出版了《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在总结以往功能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忠诚(functionality+loyalty)”原则。他指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源语文本保持的联系是由译文预期或所要求达到的功能确定的。诺德(1997:47~52)根据文本功能把翻译分为两大类,即“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策略。概而言之,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以译文功能为中心,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三、旅游资料翻译的特点

旅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典故、宗教风貌、园林艺术、民族风情、饮食文化、思维方式等(张宁,2000)。旅游资料的英文译本的读者是一些潜在的外国游客,目的是为了吸引其来中国旅游。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时不仅要考虑译文能否让目的语读者读明白,会不会产生晦涩难懂的感觉,而且要考虑译文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将景点所特有的异域风情、神秘传说、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潜在外国游客面前,从而激发他们来中国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

由于东西方在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源语作者的布局谋篇及采用的语篇形式、修辞手法等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时协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译者的责任,而这种协调绝不是把某种文化理念强加于另一种文化群体,所以在翻译旅游宣传资料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并由此来决定译文的形式、篇章结构、翻译的策略与方法等。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1988:50~51)也认为,不同的文体文本应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信息型(informative)与诱导型(vocative)的旅游宣传材料则要采取交际翻译方法,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方面尽可能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四、功能翻译理论下旅游资料的翻译策略

(一)释义法

中国历史悠久,经典故事层出不穷,这些对于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外国游客对此却不一定了解。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向以休闲为目的、对中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普通外国游客介绍具体的、实用的信息。功能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原文信息翻译之后读者能否明白并喜闻乐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历史知识等信息要采用释义法,即通过括号注释、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等方式对富含中国特有文化内涵和背景知识的文字进行说明、注释,以增进交流,易于理解。例如:

(1)茶为国饮,发乎神农;甬上茶事,源远流长。

译文:Chinese tea is descended from Shennong, legendary creator of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of China.The history of tea in Ningbo dates back to time immemorial,as is recorded in ancient classics.①

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是农业的开创者,医药之祖,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对于不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来说,他们不一定知晓。如果不加以阐释,便达不到传播中国文化、方便外国游客理解的目的。所以译者在翻译资料时对神农进行了解释说明,通过补充解释“他是传说中的中国农业和医药的开创者(legendary creator of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of China)”,来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译文,并激发他们的兴致。

(2)明州(宁波)自唐宋遂成中外贸易商埠,江、浙、皖、赣诸省尽为腹地。

译文:In the Tang(618~907)and the Song (960~1279),Ningbo(then called Mingzhou)was the most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port of China, while Jiangsu,Zhejiang,Anhui and Jiangxi were only hinterland of the country.

中国读者对汉语中不同的朝代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的外国人理解起来就会产生困难。在译文中,使用括号把建朝和该朝代被推翻的起止时间标示出来,国外游客对宁波茶文化的历史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二)增译、略译法

从广义上来讲,旅游文本包括一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文本资料,它主要具有两项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施加影响、诱导行动。汉语旅游材料在语言风格上显得更加“文采浓郁”些,辞藻的渲染加上汉语言常采用的对偶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使旅游资料的文字辞藻华丽、文笔优美,尤其是在介绍一些自然风光时,更有一种诗意盎然的感觉,中国人读起来就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美感。而英语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理性与写实,客观具体,追求形象的直观可感与流畅自然之美。在信息的设置上,英语旅游篇章主要体现传递信息、提供资讯的功能,突出信息传递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康宁,2005)。因此,在翻译一些文采华丽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景点以及传统活动时,译者可以适当运用增译和略译法,在尊重原文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做适当的修改,去除一些重复冗杂、用来渲染景色和声势的描写,适当添加一些与原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信息,以激发外国朋友的兴趣。例如:

(3)《神异记》载,晋余姚人虞洪入四明山瀑布岭,遇丹丘子获大茗。唐陆羽《茶经》称瀑布仙茗为上品,赞越窑茶碗类玉类冰。

译文:According to Anecdote,in the Jin Dynasty,Yu Hong,with the help of Danqiuzi,a Taoist immortal,found an immortal tea in the Waterfall Ridge in Siming Mountain in Ningbo. In the Book of Tea,by Lu Yu in the Tang Dynasty—Sage of Tea of China,the immortal tea at the Waterfall Ridge is recorded as the highest grade of teas and the tea cups produced at the kilns of the Yue Kingdom which was located at todays Cixi City in Ningbo,are praised to be pure and crystal as ice.

此段文字旨在介绍宁波茶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提到的余姚和四明山皆在宁波境内,还有越窑的产地也在现在的宁波慈溪,这些都是中国人熟知的,但是,如果仅仅按照原文翻译,外国游客并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对这段文字的意义无法理解,译者在翻译时增加了这一信息,点明了宁波与余姚、四明山之间的辖域关系,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宁波茶文化的历史。

(4)纵纵横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桥梁,似光华闪烁的时装纽扣,停留在魅力时尚,穿着漂亮服饰的人群中,永不停息地向世人展示。

译文:Spanning the rivers are all types of bridges,large and small,ancient and modern,like colorful buttons decking out the beautiful clothes of the city.

原文的语言风格夸张,主观色彩浓厚,如“光华闪烁”,中文读者读来感觉文笔优美,诗意盎然,而译者在翻译时直接翻译成“colorful”,直观自然而又不改原文意义,省去了不必要的修饰,展现了真实简单的语言风格,符合外国游客的语言习惯,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改译法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汉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如果照字面意思译成英语,必然使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译文功能、达到吸引游客的宣传效果,可酌情对那些一时无法翻译或者勉强译出,会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进行重新组织,作出符合目的语语言结构的调整和改变,有效地传递信息,从而实现预期的旅游行为目的。例如:

(5)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宁波市区35公里。溪口因剡溪之水得名,剡溪发源于剡界岭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内,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陵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

译文:Xikou Town,located northwest to Fenghua City and 35 kilometers away from southeast of Ningbo City.Xikou,or literally the Mouth of River derives its name from the Shanxi River,a river that originates from the Shanjieling Range,from which it winds its way through Xichang County to Fenghua,wherein it runs across Fenghua,flowing a town at the mouth of a river,hence the town gets its name.

这是一个由零句组成的典型的汉语整句,句中短句一个接一个,形散神聚,呈流散形句式。而英语讲究句子结构的完整与严密,如果照直翻译,要么不合英语语法,要么拖沓冗长,变成松散无力的汉语式英语。因此,译者采用改译法化零为整,使用连词构成主句和从句,将其缩合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6)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时尚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采,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档次和旅游文化的品味,宁波的水与时尚的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

译文:In modern China,this present period is a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social advancement,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improvement in living conditions. As a result touris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ashionable and popular. For a visiting tourist what most attract him to a city are often those things that carry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at city and for this modern city of Ningbo,its distinctive feature is water.

这段文字包含三个“时尚”,但所代表的意义却各不相同,翻译时不可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全部翻译成“fashionable”,而是要根据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调整。译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将第一个“时尚”译为“fashionable and popular”,第二个“时尚”则理解为对一个游客来说“what most attract him to a city”,第三个调整意思为对宁波来说“its distinctive feature”。如此调整改译后,更加符合外国游客的语言习惯并易于理解。

五、结语

正如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所言,翻译绝不是字符之间的简单替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文化交流。中文旅游资料英译要实现原文的特定功能,需要考虑中外文化差异,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从文化差异、读者接受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考虑,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以满足外国游客通过旅游了解中华风情的愿望。

注 释:

①本文使用的翻译例句均取自《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范谊主

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

[4]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

[5]康宁.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

(3).

[6]贾文波.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上海科技翻译,

2003,(1).

(朱灿灿 杨廷君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述评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