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汉语情感形容词的命名及由来,并提出了情感形容词具有弱及物性、弱恒定性、可感性、自明性、有因性等语义特征;其次提出了情感形容词的句法鉴别框架,并探究了隐喻用法对情感形容词鉴别的影响。
关键词:情感形容词 心理动词 语义特征 隐喻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示心理、情绪、情感的词,如“悲哀、惭愧、得意”等,有学者称其为情感形容词(卢莹,2002;赵春利,2007)、心理形容词(赵家新,2006;张虹倩、刘斐,2011)或心理态度形容词(缪俊,2007)等,本文称其为情感形容词。
一、情感形容词的由来及命名
(一)心理动词与心理形容词
情感形容词在语义上与心理动词十分接近,早期研究一般将其归入心理动词。譬如,陈光磊、范晓(1987),胡裕树、范晓(1995)提出的不及物心理动词;周有斌、邵敬敏(1993)的准心理动词;陈昌来(2002)的一价心理动词;张京鱼(2001)的心理使役动词,徐睿、王文斌(2005)的情绪类心理动词、使役类心理动词等,都与本研究的情感形容词有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类词与心理动词的差异,于是将它从动词中分出来,作为形容词的一个次类单独提出。譬如,赵家新(2006)从意义出发,将描摹人的心理活动与状态的形容词称为心理形容词。缪俊(2007)认为这些词表示的是人的心理态度,所以将其称为心理态度形容词。张虹倩、刘斐(2011)则仍坚持心理形容词的提法。
(二)心理形容词与情感形容词
上述学者都用到“心理”这一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对“心理”一词的解释是:①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②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在心理学中,“心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还包括“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甚至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①据此,表示感觉的形容词如“冷、饿、困”,表示智力的形容词如“聪明、笨”,表示世界观的形容词如“消极、积极”,表示性格的形容词如“勤奋、懒惰”等都可以称为心理形容词。鉴于本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跟人的情感过程有关的形容词(如“喜悦、悲哀、愤怒”等),因此下文将不采用“心理形容词”而主要使用“情感形容词”这一术语。
二、情感形容词的界定
(一)已有的鉴别框架及问题
学者们在对情感形容词进行研究时,曾经提出过一些判别框架。周有斌、邵敬敏(1993)提出关于情感形容词的两个鉴别式②:
a.*S指人+(很+___)+O
b.S指人+对+O+很+___
周有斌、邵敬敏认为,情感形容词通常可以进入框架b,却不能进入框架a,即情感形容词不能直接带宾语,只能通过介词将宾语提前,例如,不能说“我很伤心他”,只能说“我对他很伤心”。我们发现,有很多明显不属于情感形容词的词也符合以上鉴别式,如“我对这件事情很敏感”“我对他的死很清楚”等;而有一部分情感形容词则无法进入,如“憋屈、甜蜜”等。
此外,有学者以“觉得/感到___”作为情感形容词的鉴别框架。张京鱼(2001)的鉴别框架是:
S指人+对+O+感到/很+___。
缪俊(2007)提出心理态度形容词的鉴别框架为:
a.Si+感到/觉得+ ?i+____
b.____地+V行为
框架a中,S是“感到”“觉得”的主语。?表示形容词主语缺省时在表层形式中留下的空位,与S具有相同的下标i,表示两者所指相同,如“她感到(她)很兴奋”中,全句的主语跟“兴奋”的主语都是“她”;框架b中,V行为表示描述行为表现的动词,如“走、回家”等。俞玮琦(2012)将“S指人+感到+____”以及“S+使(让/令/叫……)+ NP指人+____”作为情感形容词的界别框架。
我们发现,加入“感到”以后,的确可以排除一些非心理类形容词,但是对于一些表达感觉、思维等的形容词,似乎仍然无法排除,如“我对这件事感到不妙”“父亲对儿子的所作所为感到不解”等。有很多非情感形容词,也可以进入缪俊提出的框架b,如“我冷冷地说”“他莽撞地闯了进来”等。
(二)基于语义特征的句法测试框架的制定
1.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目前跟形容词有关的语义特征的讨论,主要跟“动态性/静态性”这一总的属性有关。具体说来,又可分为及物性与恒定性这两个方面。
第一,及物性。一般认为,典型的动词是具有及物性的,也就是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而形容词不具有及物性。譬如朱德熙(1984)就曾指出,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凡不受“很”修饰或带宾语的谓词是动词。这种说法就是以是否及物来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形容词也可以带宾语。代表人物是张国宪(1995),他认为,汉语中有一部分形容词,表示事物动态的变化,可以带上宾语,如“他红了脸”,并将“红了”之类的词称为动态形容词。如果进一步考察张文的例子可以发现,动态形容词虽然可以带体词性宾语,但宾语是非常受限的,通常跟主语存在某种领属关系,如“他红了脸”“我空着手”中,“脸”是“他”的,“手”是“我”的。可见,跟能够自由带各类体宾的典型动词相比,动态形容词的及物性还是比较弱的。
至于情感形容词,陈昌来(2002)曾经指出,情感形容词具有非延性③,即描写人自身的心理活动,不涉及心理活动的对象。这种非延性,在句法上表现为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如:
(1)a.我很讨厌这件事。
b.*我很伤心这件事。
例(1)中的“讨厌”是心理动词,可以带体词性宾语;而“伤心”则是情感形容词,不能带体词性宾语。
陈昌来所说的非延性,按我们的理解,其实就是指形容词的非及物性。我们认为,情感形容词的确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如上面的例(1)b,但不少情感形容词可以间接性地带体词性宾语,即通过介词“对”将体词性宾语提前,句子就成立了。如“我对这件事感到很伤心”。可见,如果在形容词系统内部,就及物性而言,情感形容词还是有一定的及物性的,但是要弱于动态形容词。
第二,恒定性。恒定性是张国宪(2000)提出的,用以解释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他认为性质形容词具有恒定性,状态形容词具有准临时性,变化形容词具有临时性。同时提出了一组句法格式来区分这些特征。即变化形容词可后附时体标记“着、了、过”和准时体标记“起来、下去”,受时间副词“已经”等限定。而性质形容词因为恒定性极强,完全不能出现在上述句法环境中。至于状态形容词,不能后附时体标记,但可以受“已经”等修饰,如“地面已经干干净净了”。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如果把情感形容词加进去,我们发现,情感形容词可以后附时体标记“着、了”和准时体标记“起来”,如“他伤心了”“他伤心起来”,但不能加“过”“下去”等,即“*他伤心过”“*他伤心下去”不成立,都可以受时间副词修饰,如“他已经伤心了”。
我们认为,恒定性与及物性可以看成是一组对立的特征,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综上,可以将情感形容词在形容词系统内部以及形容词系统外部与动词的关系图示如下:
图1反映了形容词动态性/静态性的强弱变化,在连续统的最左端是性质形容词,其恒定性最强,及物性最弱,或者说静态性最强,动态性最差。在连续统的最右端是动词,其恒定性最弱,及物性最强。在连续统的中端依次是状态形容词、情感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其中,状态形容词可以受“已经”等修饰,动态性强于性质形容词,但不能后附时体标记,动态性要弱于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词因为只能带部分时体标记,且不能带体词性宾语,所以其动态性、及物性要弱于动态形容词。
2.情感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前文我们主要立足于系统的观点,通过将情感形容词与左邻右舍的词类(包括小类)进行比较,得出了情感形容词的基本语义特征,即弱及物性、弱恒定性。下面我们继续结合现有文献,探讨跟情感形容词直接有关的语义特征。
一是可感性。俞玮琦(2012)认为,“情感”强调的是心理体验,是心理体验者的某种性状,具有可感性。我们也认为,[+可感]是情感形容词的重要语义特征,绝大部分情感形容词都可以进入“觉得/感到____”框架,如“我感到很激动。”
二是亲验性或自明性。赵春利(2006)指出,某一主体对自身情感的内在体验性是不可与他人共享、不可为他人复制的,所以情感形容词具有亲验性。我们赞同赵文的观点,认为情感形容词的可感性,可以用[+自明]这一语义特征来替代。有些形容词不能进入“S+使+O指人+____”,加了“觉得/感到”就可以了,如:
(2)a.*她的态度使我很亲切。
b.她的态度使我感到很亲切。
这是因为在没有加“感到/觉得”的句子中,形容词的主语与“感到/觉得”的主语是同一的,如:“他的死使我很伤心”,这里“伤心”一定是指我伤心;而加了“感到/觉得”后,形容词前缺省的主语可以与“感到/觉得”的主语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如:
(3)a.她的态度使我感到(我)很懊丧。(我很懊丧)
b.她的态度使我感到(她)很亲切。(她很亲切)
例(3)a中,形容词“懊丧”的主语与“感到”的主语一致,都是“我”;而例(3)b中,“感到”的主语是“我”,“亲切”的主语是“她”,形容词的主语与“感到”的主语不一致。情感是个人的体验,所以情感形容词的主语与“感到/觉得”的主语必须一致。加入“感到∕觉得”以后才能进入“S+使+NP指人+____”框架的形容词,不属于情感形容词。
三是有因性。情感的发生一般总有一定的外部原因。这个外因在句法上可以表现为复句,或者单句中的主语,如:
3.情感形容词的句法鉴别框架
综合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出情感形容词的鉴别框架如下:
Ⅰ* a.S指人+很+ _____+O体。
b.S指人+对+ O体+很+_____。
Ⅱ* S指人+是+_____+的+人。
Ⅲ S指人+_____+{着、了、起来}。
Ⅳ S+使役动词(令/让/叫/使)+Oi指人+感到∕觉得+ ?i+_____。
其中Ⅰ组和Ⅱ组是过滤框架,是基于情感形容词弱及物性、弱恒定性的语义特征,首先排除掉心理动词,其次是性质形容词。
Ⅲ组和Ⅳ组是主要鉴别框架,Ⅲ组反映了情感形容词具有[+动态]语义特征,Ⅳ组综合反映了情感形容词具备[+有因][+可感][+自明]这些语义特征。
下面以“厌恶”“悲观”“兴奋”这组词来展示我们的鉴别过程:
框架Ⅰ用来排除心理动词。上述词中,“厌恶”功能多样,可以自由地进入框架Ia和Ib,所以是心理动词。其他两个只能进入框架Ⅰb,可以作为情感形容词的备选成员。如:
(4)a.我很厌恶这件事。/我对这件事很厌恶。
b.*我很兴奋这件事。/我对这件事很兴奋。
框架Ⅱ用来排除性质形容词。剩下的两个备选成员中,“悲观”可以进入框架Ⅱ,而真正的情感形容词是不能进入框架Ⅱ的,所以框架Ⅱ就排除了“悲观”作为情感形容词的资格,而“兴奋”则取得了成为情感形容词的可能。即:
(5)a.他是悲观的人。
b.*他是兴奋的人。
继续检测,“兴奋”可以进入框架Ⅲ,也可以进入框架Ⅳ,即:
(6)他兴奋起来。
(7)这件事使他感到(他)很兴奋。
由此,可以判定“兴奋”是情感形容词。
在上述判定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表示生理、感官类的形容词,如“疼、渴、饿”等,可以进入情感形容词的鉴别框架。如:
(8)a.*他很饿肚子。
b.*他是饿的人。
c.他饿了。
d.没吃饭使他感到(他)很饿。
因此还需要补充框架Ⅴ来排除这些生理感官类形容词:
Ⅴ *{身体部位、感官}+感到/觉得+ ?i+_____。
能够进入框架Ⅴ的为生理、感官形容词,不属于情感形容词。如“疼”与“兴奋”:
(9)a.我的手感到很疼。
b.*我的手感到很兴奋。
例(9)a 中的“疼”可以进入框架Ⅴ,是生理、感官形容词;而表示情感的形容词“兴奋”则不能进入该框架。
4.隐喻用法与情感形容词的判定
在对情感形容词进行判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非情感类形容词,如生理、思维类等,通过隐喻,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如“疼”,既可以是身体的某部位受了伤而感到疼痛,如“我摔了一跤,膝盖上很疼”;也可以形容人的情感,如“母亲这样辱骂我,我感到心里很疼”。
有些形容词,用“S+使役动词(令/让/叫/使)+Oi指人+感到/觉得+ ?i+_____”框架判别时,很难分辨“感到”的主语与“形容词”的主语是否一致,如“无聊”:
(10)今天的晚会使我感到很无聊。
例(10)中,“无聊”既可以指“今天的晚会”,也可以指“我”。
还有一部分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无生命物,如“大海、生活、气氛”,有时也可以形容人的情感。譬如,“宁静”在CCL语料库中,有2702条,但形容人的内心情感的仅29条,只占总数的1%左右。
上述用法在修辞学中常被称为“通感”或“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相互映照(张寿康、杨绍长,1980)。我们认为,所谓“通感”或“移觉”,其思维机制就是隐喻,是人们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它常以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如将“疼”从触觉域引申到情感域,将“无聊”从有生命物引申到无生命物,将无生命物赋予人的情感,如“宁静”等。
对这些用法,《现汉》在处理时都未将它们分列为两个义项。我们认为,隐喻在语言的使用中无处不在,如果将这类词的隐喻用法都单列出来,将会大大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我们也暂不将上述词分列出其他义项,统一简化处理为非情感形容词。
注 释:
①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②周、邵文将情感形容词称为准心理动词。在鉴别式中,S指人指句
子的主语为指人的词或短语。框架a中的“(很+V)”是要求动词先跟“很”组合,再跟宾语组合,由此可以排除“有”“写”等非心理动词,它们是先带宾语,才能受“很”修饰。如“他很(有理想)”“他很(写了几本小说)”。
③陈文称为一价心理动词。
参考文献:
[1]陈昌来.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2.
[2]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87.
[3]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卢莹.情感形容词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5]缪俊.心理态度形容词[J].中文自学指导,2007,(5).
[6]徐睿,王文斌.心理动词也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2005,(5).
[7]俞玮琪.现代汉语“一+量+情感形容词”结构研究[D].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张京鱼.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J].唐都学刊,2001,(1).
[9]张虹倩,刘斐.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带宾语结构研究[J].大连大
学学报,2011,(10).
[10]赵春利.情感形容词与名词同现的原则[J].中国语文,2007,
(2).
[11]赵春利.状位情感形容词与述位动词结构同现的原则[J].汉语
学习,2011,(1).
[12]赵家新.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D].南京:南京师
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张寿康,杨绍长.关于“移觉修辞格”[J].中学语文教学,
1980,(3).
[14]张国宪.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5,(3).
[15]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
(5).
[16]周有斌,邵敬敏.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J].语文研究,
1993,(8).
(孔兰若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