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洲上将:最需要警惕腐败享乐之习侵蚀等

2013-04-29 02:03
理论与当代 2013年5期

刘亚洲上将在3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欲强国,必先强军。好作风出战斗力,是一个铁律。晚清以来,八旗子弟遛狗架鸟,醉享太平,耗尽了当年的朝气、锐气、虎气,遇有战事,败如山倒。“扶大厦之将倾”,靠的是湘军和淮军,“法宝”则是曾国藩强调的“军人以气为先”,带兵人要“无官气而有血性”,能够“扎死寨,打硬仗”,将部队带成“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历经短暂而虚幻的“同治中兴”,腐败奢靡的官场习气进一步侵蚀军队,民族几有亡国灭种之虞。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一副“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对联,诠释了时代浩然正气。那时的黄埔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但终不敌拥兵者与治国者的监守自盗、罔顾百姓、浮华伪饰,国家内外交困,军队溃不成军,政败于腐,兵败于奢,半壁河山沦入日寇铁蹄之下。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最难做到的是居安思危,最需要警惕竹是腐败、享乐之习一点点侵蚀我们的优良作风。改革开放以来,军队经受住了多种考验。但是,军队不是处于真空中。一段时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军队也有反映,个别领导干部玩物丧志、蝇营狗苟、贪污腐败,影响极坏。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告诫,要发扬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培养的优良作风。“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中央抓作风建设,首先从政治局做起;军队抓作风建设,也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产生“不令而行”的示范效应。

华西村:五十年来不可复制

3月20日的《长江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说,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昊仁宝近日在华西村家中逝世。华西村、“华西模式”再次摆在人们眼前。50年来,华西村作为农村“样板”屹立不倒。但是,华西这个典型,任何时候都不曾被复制过。前赴华西取经的团队历来络绎不绝,人们各取经验,唯独“模式”搬不走。事实上,一个村走了50多年的典型之路,承载的典型意义不断转型,所谓典型,也早已成了一件“外衣”。回顾一下历史:“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华西,就已经办起了五金厂;改革开放伊始,农村搞包产到户,华西却没分田,集中集体资源办企业;今天的华西,村即企业,企业即村,两者已经混同一体,远远超出一般的农村发展经验。华西在中国农村现实、理想、政治情势之间,走出了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吴仁宝坦陈:“政治优势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点华西村从来没有动摇过。”这句肺腑之言,几乎总结出不少明星村、专业村的“典型”经验。华西不可复制。因为机遇不可再现,吴仁宝不可多得。华西事实上已不能算作一个村,它的发展也超出了农村经验,回答不了当前农村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果富裕是衡量农村发展的唯一标准,华西村确有过人之处。但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现在富裕的农村不只有华西村,其中有靠买地富起来的,有靠资源富起来的,也有靠办企业富起来的,每个省甚至每个县,都不缺乏这样的典型。然而中国农村的整体发展,依然不容乐观。聚各种资源打造一两个样板,并不难做到,但除了作为政绩符号,并不具备一般借鉴意义。农村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寻找模式,而在于思考农业、农村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在体制上寻找再次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突破口,让农民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自由寻找发展的机会,这也是“中国梦”的本质。

法国人为何尊重农业

陈婧在2月28日的《新闻晨报》上撰文介绍,如果你听说,为期一周的巴黎国际农业展能够吸引来自30个国家的70万人参观,别吃惊,参观人数只多不少。参观农业展对巴黎人来说,很像是一次去野生动物园的郊游。一进展厅,迎接你的可能是500头牛,从身形硕大的肉牛到体态丰满的奶牛;可能是9000羊,从专门用于剪羊毛的绵羊到生产奶酪的山羊;还有包括猪、驴、骡、马、狗、兔、鸡、鸭、鹅在内的3000多头牲畜,分散在22万平方米的7个展厅里,与当天的10万名观众挤在一起。这种人畜同处一室、动物粪便与褥草混雜,想象中臭烘烘难以接近的场所,却被布置得井然有序。在巴黎国际农业展上评选高质量的农产品,是重要的使命。法国人这种对食物的挑剔和讲究,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从早上起床时的全麦烤面包片,到中午就餐时的一杯葡萄酒,或是下午茶时的一块黄油饼干,再到晚餐最后一道奶酪,都是生活品质的组成部分。“风土”的滋味沁入了每样食品中,法国有多少个地区,就有多少种奶酪,它们代表了不同土地、气候、自然环境所有综合条件汇聚在一起所形成的味道。因此,农业能在法国得到尊重,很大程度上源于饮食文化上对食物丰富性和食材品质的不懈追求,也是对大自然和“土地”崇拜的一个缩影。因此你不难理解,为何1995年希拉克凭借农业展上赤手抚摸奶牛肥臀的亲民形象一举赢得了总统宝座,而他的竞争对手爱德华·巴拉杜因为戴着白手套,激怒了在场的农民,也让自己的民意一落千丈,直接出局。

有些制度正在鼓励浪费

谢宝富在2月28目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谈到节约,很多人认为无非就是少摆鲜花、少吃鲍鱼、少戴名表之类,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制度性因素。实际上,在浪费表象的背后有很多制度性因素在“鼓励”浪费。诸如,依据上年度预算额和机构规模而非绩效来制定预算的财政制度,实际上奖励的是“能够证明开支合理性的人(而非节约的人)”。编预算时越多越好,必然导致花预算时大手大脚。一些科技人员虽心里清楚很多课题确无百万、千万的必要,内心也不想糟蹋人民血汗,但在申报课题时,还会勉力把经费做多。原因同样在制度性“鼓励”:科研单位把经费多少视为科研人员考核晋升的依据。诸如,经费没达到多少一律不能晋升职称,没达到多少要降低岗位等级等。一方面民众对公款出国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不少机关、单位仍把出国及与境外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的多少作为对下属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逼”其再忙也得出国。一些官员尽管“有鲍鱼的饭局吃得累,做梦都想喝小米粥;从白天喝到黑,几年下来血压暴高”,“一天陪各路领导洗n次澡,几至虚脱”,但在“饭局即是仕途、陪浴就是机会”的风气下,即使吃得再撑、洗得再累,也得挺住。文化是心理积淀和行为定势,这些“潜”规则和“软”制度,有时甚至比明文制度更束缚人。总之,要让社会真正树立节约的风气,亟须破除一切“鼓励”浪费的制度性因素,并建立切实有用的“奖励”节约的制度。

中国奢侈品店的生意经

据第7期的《新世纪》周刊报道,曾供职某奢侈品牌上海店的BennyLu常遇到极爽快的客人。他总结这类客人的特点是:目的性强,大多冲着经典款来,结账快,数额大,往往一笔就是十几万元。这类客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开发票,且很多要求开“办公用品”。中国的奢侈品购买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分离的。为解决后续服务问题,奢侈品店铺提供无发票换货等服务。多个奢侈品牌销售人员证实,只要客人能够提供原来开具发票的公司名称就可以通过记录查找并换货。“客人拿着男士西装来,说尺码大了,就要求换成女包,这明显就是送礼送失误了嘛。”这也催生了一类特殊的购买中介。老夏就是政府采购和奢侈品店的中间人,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做南方某省政府采购单开始,现在已经做过十几单包括市级和省级政府的奢侈品采购。最大的一笔为一次性采购国际顶级男装奢侈品牌100件西服套装,其中最贵的单价11万元。而老夏能够为政府提供的则是高达几百万元数额的“可用的”发票。多名奢侈品品牌销售负责人都告诉记者,和国外传统奢侈品消费旺季在圣诞和新年前不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旺季还包括一些重要会议的开幕之前。销售员Thomas告诉记者,给公司写内部报告,礼品消费趋势都是必需议题,“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门店反映,全年的销售额就看那几个会议之前的销售能不能冲上去”。不过奢侈品报告撰写人Bruno Lannes告诉记者,中国的奢侈品礼品馈赠市场在经历数年上涨之后,2012年首次有所下滑。Benny告诉记者:“还不是因为那些‘表哥‘皮带哥风波吗,这些产品的Logo太明显了,都怕被媒体曝光。”

新型城镇化高成本谁来承担

据第4期的《半月谈》报道,各界达成的共识是。城镇化需要大力推进。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必然是高成本的城镇化。首先,土地等资源将加速告别低价。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目前,旨在提高补偿标准的征地制度改革推出在即,这将使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并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也推高城镇化成本。土地资源之外,水资源的使用也渐趋紧张,国家不仅划定了用水总量的红线,还上调了水资源费的收取标准;能源的品质也需要巨大的投入来进行升级,否则我们将难以摆脱十面“霾”伏……全面的资源品价格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虽然涨价不是改革的目标,却是可以想见的结果。在这一背景之下。城镇化所必需的产业聚集发展的成本将大幅增加;此外,农民工工资持续大幅上涨也时产业壮大形成了很大压力。人口的市民化更需要巨大的投入。不少专家和机构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成本作過测算,包括各类社保投入、公共服务投入、住房保障投入等等,一个农民工融入城市,政府要花8万至10万元,若以这个数目乘以当前2.5亿左右的农民工,则政府投入将超过20万亿元。因此,在我们把新型城镇化当作一个机遇的同时,更应该把它视作一个挑战。这个挑战的核心就在于,如此高的成本谁来承担?

不必为默克尔的“恭维”雀跃

曾茜在3月8日的《成都商报》上撰文指出,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日前回忆:1990年,时任安徽铜陵市长的我访问德国一友好城市。离开时那个友好组织给我弄了几箱子旧衣服,他把我们当成要饭的了。二十多年过去,去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时去了广东,见我们总理时她说,跟你们这地方比,我们柏林简直像个农村啊!汪洋口述的事实,形象描述出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变,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但刮目相看并不等于印象大好,我们不可因此而欢呼雀跃。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已然翻天覆地。但某些中国人走出了物质贫困的极端,却又陷入精神贫困的另一个极端。最新报道,一名19岁中国留学生在美驾车超速致1死4伤,其母亲拿出200万美元天价保释金将其保出,令美国人震惊。当地检察官办公室副秘书长表示,当初检方要求法院定出罕见的保释金额,就是担心其被保释潜逃。可见,富裕了的国人今天的国际形象,并不一定都如我们想象般那么美好。所以,面对默克尔的“恭维”,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柏林的发展速度为何就不能像我们这般快?特剐是在他们早早领先的状况下?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这虽然得益于我们过去的努力,但回看那些在速度上一步步被我们甩到后面的发达国家,他们为避免盲目发展而谨慎前行的心态,恰是今天我们在集体检讨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时,所需要认真学习的。

政治协商贵在“和而不同”

王蒙在3月4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1993年到2008年,我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政协专委会主任等职务,在此期间,深深体会到政治协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华文化强调的是和为贵,是和而不同。我们不认为遇到分歧就按票数对决或更换执政集团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在充实与规范各项民主程序的同时,还需要强调的是统筹兼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上善若水。是政通人和、春风化雨。而协商,就是承认差别,调节与消化分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以忠恕之道来面对矛盾,发扬民主。解决了旧矛盾必然产生新的矛盾,消化了旧分歧。也绝对不能回避新的分歧。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这是做好政治协商的一个根本要求,甚至是认真协商的一个前提。如果听不得不同的尖锐意见,我们就只能找一些好好先生,找一些歌功颂德者……最后只能是自己与自己的热烈拥戴者协商。自己与自己的喝彩鼓掌人协商,发展到自己与自己协商,这样就会降低协商的水准,就会变协商为唱和应答。自我循环,变政协为皆大欢喜的联谊会与俱乐部。做好政治协商工作。要让人民知道政协的共同意志、既定方针与计划。还要让人民知道政治协商进程中有哪些不同意见,哪些一时看不准或定不下来的踌躇与争议。要逐步改变在会议简报中只写“正面”意见,而将不同见解打入“内参”的做法。中国搞成铁板一块不可能,搞成四分五裂则是大难临头。如何把政治协商做好,我们任重而道远。

宗庆后“绿卡”坦白值得效仿

张敬伟在3月4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是中国首富,作为人大代表,他在“两会”前坦承,自己因商务和孩子在美就学而拥有美国绿卡,但他和家人已全部注销美国绿卡,今后也不会移民。中国富人和名人移民海外,并不稀奇。但是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不宜移民和拥有外国绿卡。这两年,有些富人和名人希望鱼和熊掌兼得,既拿绿卡甚至归籍他国,又想保留代表和委员的中国政治待遇。“两会”代表委员中,和宗庆后一样的富人和名人不少。他们能否像宗庆后那样,也向公众交代一下自己和家人是否移民是否拥有绿卡呢?如果代表和委员连自己的身份都遮遮掩掩,私利有隐,何论公益?中国式民主,首先是代表委员的民主素养问题。代表委员的民主素养,最基本的就是这些代表委员能够为自己的阶层表达、发声,如果连中国人的身份都不是了,甚至连中国都不愿意待了,却以代表委员的身份参政议政,则是对民主的亵渎。

检讨“高而稀”的城镇化模式

王军在第5期的《环球》上撰文指出: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与会的印度建筑大师柯里亚在餐桌上向建筑师崔恺发问:“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建这么多高层住宅,破坏了北京水平的轮廓线。”崔恺随口答道:“北京人口增长很快,盖高层也是不得已。”柯里亚闻罢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张餐巾纸,在上面画了10×10一组方格,并马上计算了起来:4个格子做20层同21个方格做4层在容积率上是差不多的,说明北京建多层建筑同样可以解决居住问题。柯里亚说:“印度也有严重的人口问题,但我们还是用高密度的多层建筑解决了,保持了城市的肌理和尺度。”今日中国的城镇化,多推崇高层建筑的模式。大家看到的是“高”的好处。但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考虑到日照的因素,高层建筑多是“高而稀”,所谓“稀”,即楼与楼的间距必须大。以避免对周边造成不良的遮阳影响。这个“稀”,却是大大减少了项目用地内的建筑面积;相比之下,多层建筑因不会造成大面积的遮阳问题,可以盖得密,这样,就大大抵消了因为层数低而在建筑面积方面的不足。事实上,“低而密”的优势明显,它宜于形成紧凑、连续的建筑界面,这正是街道产生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城市空间里,大量的临街面提供了充足的简单就业机会,土地的价值也得以提升。与之相比,“高而稀”却是一种典型的郊区模式,由于楼与楼的间距过大,形不成紧凑的街道空间,也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行走,干什么事儿都得车进车出。中国城市的开发强度,即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已经过高,人口密度却呈下降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应该说,“高而稀”的城镇化模式对此负有很大的责任。

韩国高铁为何不验票

金宰贤(韩)在第3期的《文苑》上介绍说,我的老家马山位于韩国南部,靠海边,距离首尔较远,于是我通常会坐韩国高铁KTX去馬山。在韩国坐高铁时不需要火车站发售的火车票。我是在韩国铁道公社的网站上订票的,然后自己打印了火车票,该火车票设计比较简单。坐高铁时,我拿着这张票到首尔火车站,离出发前5分钟时进去对号入座。从2009年起,韩国铁道公社取消了检票程序。这也是最近几年间我在韩国发现的最大变化之一。在大概持续3个小时的乘坐过程当中,没人要求看我自己打印并带来的火车票。这让我想起2006年在欧洲旅游的经历。那时我在欧洲坐过几次高铁,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没人要查验我的火车票。我不禁产生疑问:难道这里根本没有不买火车票抱着侥幸心理的坐车人吗?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反映了一个社会信任的程度。发达国家的社会运作成本比较低,因为大部分人会遵守规则,没必要监督所有人的行为,所以会降低管理成本。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之后,中国已经开始展现出看得见的发展成果,高铁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然而当今的中国更加需要看不见的发展成果,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这也许是更艰难的过程。

科学标准为何“说不通”

张亚利在第3期的《中国周刊》上介绍说,2008年,云无心加入了“科学松鼠会”(国内著名的科学公益传播团体)。几年内,云无心在业余时间写文章,无意中成了国内最受欢迎的食品科普作者之一。很多人追看他的文章,不只是因为他是食品方面的专家,还因为他在美国工作,有更多理由保持独立。可是,他的科普文章仍然常常陷入争议。2012年下半年,国内爆出“药鸡”事件,“4S天长5斤肉,一只鸡至少吃18种抗生素”的标题触目惊心,“到底还有什么是能吃的”的质问又“哀鸿遍野”。对此,云无心指出滥用抗生素源自“中国食品规模小、监管困难”。但速成鸡本身并不意味着不安全。此言一出,言论果然遭到一些网友“拍砖”。每次回国,云无心都少不了被亲戚朋友问及对最近热门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云无心照例用自己的“科学思维”解释一番,却总有人不相信他。他讲食品添加剂是允许使用的,只要在规范范围内不过量就不会危及健康,他们会问那为什么还会有毒奶粉和地沟油。他说大超市和大品牌的食品可以吃,没到什么都不能吃的程度,他们会问你是在美国,要是在国内你怕不怕?“我说的是科学标准。人们说的是社会问题。”对于这种“说不通”的尴尬,云无心也很理解,“一方面,已经对主管部门失去信任的人们,一听到‘为政府和企业正名的观点就会产生抵触。另外,国内还没有像美国FDA或欧洲食品安全局那样的专门机构和公众进行风险交流,公众得不到权威信息,就宁可信其有。”

不仅解决怎么写,更要解决写什么

李文阁在第5期的《求是》上撰文指出:改进文风,不光要解决怎么写、怎么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写什么、说什么的问题。大家关心的事不说,大家不感兴趣的事翻来覆去地说;人们议论、争论的问题不讲,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讲起来没完,自然不会受欢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现在,党内还存在着上级没有定调的问题不好讲、上级没有部署的事不宜公开讨论的“潜规则”。其实,很多问题,包括理论问题、政策问题、民生问题、改革问题,也包括很多热点、难点、甚至一些敏感问题,都可以在党报党刊上公开讨论。公开讨论的好处很多,一可以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促进正确决策;二可以吸引群众关注和参与,公开讨论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宣传解释过程,可以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三可以发挥党报党刊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作用。其实,党报党刊不讨论,网上也在讨论。所以,改进文风很重要的是,要鼓励党报党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局面一开,求真务实的文风自然就来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必将更加生机勃勃。

绅士不奢华

梁文道在《味道-第一宗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指出,今天的中国,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他们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我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之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往往是这么说的:“×××的家居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二十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張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责,但它可以穿上十来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止是它自身的品质,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能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心机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抹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这叫作绅士。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却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缓解民情官情“焦灼”迫在眉睫

当下的民情官情如何?人们当前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哪里?“习李新政”怎样呼应?就此,第2期的《中国改革》刊登了对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的专访。许耀桐说,近几年来,从民情方面说,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四个低迷”,一是民众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信任度处于低迷;二是民众对党政方针政策的支持度处于低迷;三是民众对党政机关作风的满意度处于低迷;四是民众对党政公务人员的总体评价处于低迷。与这“四个低迷”相联系的是,民众的情绪显得十分“焦灼”。这种“焦灼”感一方面是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尽快改变现状、有所起色;另一方面又感到无望,相当地失落,觉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山河依旧,党风政风好转不了,由此极易转向愤懑和狂躁,滑向民粹运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官情方面说,也有四种情况堪为忧虑,一是感到干得好的不如关系好的;二是感到老实厚道的不如能说会道的;三是感到亲近群众的不如亲近领导的;四是感到勤于职守的不如捞个实惠的。以上这些民情和官情,集中到人们对新领导层的期待上,那就聚焦为三个问题,一要解决腐败问题;二要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三要推进民主发展,切实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习李新政”已经注意到这三个棘手的问题,并力图通过推动和加大改革的途径予以解决。

真理垄断与“内部资料”

安立志在3月18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俄共总书记久加诺夫将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归纳为三个垄断:权力垄断、经济垄断、真理垄断。在那种体制之下,包括自然灾害、疫情疾病、社会动态之类的社会信息也往往成为垄断资源,按照不同的标准,统统赋予绝密、机密、秘密的不同等级,“内部资料”已经是最为宽松的级别了。马克思曾经指出:“官僚机构的普遍精神是秘密,是奥秘。”一些信息允许公众了解,一些信息不让公众了解;一些信息只让某一层级了解,一些信息禁止某一层级了解;一些信息可以即时了解,一些信息只能延时了解。于是,出现了“参考”、“动态”一类与《保密法》无关的“内参”与秘籍。以知情范围做区割的“内外有别”与“上下有别”,其实质似乎并不在于信息的传播与分享,而是为了保证权力的威严与神秘。当代政治学的基本要求是,任何政治活动都必须运行在公开、透明的轨道上。顺应时代与民众的要求,早在2007年国家就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共产党在2010年也印发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政务、党务都已要求公开化,一些属于理论、观点范畴的东西却要纳入“内部资料”,岂非咄咄怪事?

南怀瑾:三个错误不能犯

曾敏之在2月22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我读南怀瑾的著作,很欣赏他有关做人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遗言:“人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这三种错误,是提醒做人的哲学。当今之世,世道诡谲、浮躁,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或政治行情,不少的人是反南怀瑾的告诫行事的,追求的是名利,追求的是虚假的声誉,逞强的是不符能力的权位……《庄子·天运》中引老子的话:“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这是反之而会犯错的。白居易有领悟曾写《感兴》的诗,说“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多年前,曾有金陵之游,于中山陵之旁得见一座墓园,墓碑上刻的姓名是“廖仲恺、何香凝之墓”,别无一字叙及生平事迹,令我拜谒之下,不胜感慨!谁都知道廖伸恺、何香凝是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的功勋人物,廖被蒋汪暗杀,何则继承廖志,追随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大业,成为杰出的妇女英杰,同时也是驰名海内外的画家,可是廖何去世之后,不争八宝山尺寸的墓地,而双葬于孙中山陵寝之旁,墓碑也只字不叙及生平壮烈的事迹。如果南怀瑾游南京,看到廖何之墓,我想是会惊服于先烈的行事,堪称做人的典范的。

钱多也焦虑

芮成钢在第2期的《心理家园》上撰文介绍,美国富商格兰曾请我去他家度周末,那是位于纽约郊区的一座从洛克菲勒后人手中买下的庄园,有山川、湖泊、网球场,养着马、百年老龟和大块头的火鸡,一派宁静素朴的田园牧歌。他们追求自然,注重环保,不穿名牌服装,也不戴劳力士手表。兴致好的时候,他们会买几头牛,从阿根廷运过来,让它们在庄园里闲散地走一走,然后打电话呼朋引伴:“我们家的牛到了。”大家都来欣赏这道“移动的风景”。可惜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新富起来的中国人,都还停留在对奢侈品顶礼膜拜的阶段,财富为他们带来体面,同时为他们套上了枷锁。我有一位老大哥是很有钱的商人,长期焦虑失眠,看见床就恐惧,后来只好去印度一家瑜伽学院学睡觉。英文中用“婴儿般的睡眠”形容一个人睡得香,折腾了半生,反而还不如婴儿时期睡得好,这是人生的悖论。有一个经济学术语叫作“边际效应”,通俗地解释,就是吃第一块红烧肉感觉特别香,第二块、第三块感觉还行,吃到第五块就腻了。物质带给人的“边际效应”是极其有限的,快感迅速递减,相当靠不住。层次越高,能够实现的满足感越小。今天开拖拉机,明天开宝马,感觉太好了,连开一个月就审美疲劳。最后只有开飞机了,但是开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在国内,很少有人闻我最近在研究什么

据3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潘建伟是中国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方面的年轻专家,颇有建树。他讲了两个小故事:“这是我在国外碰到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奥地利山区度假,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搞量子物理研究工作,她居然非常有兴趣,还说读过我的文章、但是没太读懂。一个山区里的80多岁的老太太,虽然不太懂,但能保持对科学的这种兴趣,我很高兴。”“还有一次,我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做一个小手术,一个小护士问我是不是做量子物理研究的潘,我说是,然后她很有兴趣地让我再给她讲讲。虽然她从事医务工作,但她对于这样的科学研究也很感兴趣,很难得。”“但是在国内,很少有人问我最近在研究什么,而是问我最近有没有上报,或者问我有没有得什么奖。”潘建伟说。他觉得,或许是现在对于科学研究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浮躁的氛围的确对科学研究不利,“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心静气的研究。这样,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导向,都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