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中国梦”

2013-04-29 00:44魏在平
理论与当代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国梦小康社会差距

魏在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做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和重中之重。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贵州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是“531”,即以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指标。近年来,我县坚持“快字当头,扩充总量,提速赶超”的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动、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四大战略,县域经济提速发展,2012年实现人均GDP1180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16元、人均税收收入1211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6051元。但總体来讲,我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要在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均GDP31400元、人均税收收入5000元以上、人均固定资产投资50000元以上的标准值,其年均增长率分别应达17.8%、20.8%、26.7%,这三项指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的主体指标,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块短板,差距很大,任务很重。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以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和中心工作,奋力追赶,力争超越核心指标。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我国全面小康进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城乡二元结构分明和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表现为“三农”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城乡发展加快融合,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2012年《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94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在农村的集中体现。湄潭是典型的农业县,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全面小康。2012年我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6.3:25.6:48.1(全省为12.5:41:46.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全省为3.9:1),说明我县城乡差距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因此,二元结构、“三农”问题是横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最大障碍和难题。从国情乃至县情实际出发,只有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个牛鼻子,着重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坚持以“三化”兴“三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找到一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路径,才能挣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大瓶颈和障碍。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民生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事业和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腿,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势在必行。从省情来看,我省正处于发展黄金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差距在全国较大。城乡差距的根本在于城乡居民收入,而且农民利益诉求多元,这将导致并产生大量的农村社会问题。城乡差距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教育、卫生和文化资源不均衡,农村公共产品相对短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差距的根源还在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因此,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人居环境、更幸福的生活,建成一个实实在在、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着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农村改革试验,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人民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二、湄潭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围绕“一个主题”抓改革,盘活城乡土地资源

1 夯实“确权赋能”基础。2009年3月,全县15个镇(乡)118个村,启动了土地资源的重新摸底工作,核清了耕地面积86万亩,国有建设用地面积1.2万亩,集体建设用地面积8.5万亩的家底。同时,对宅基地、林地、房屋三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实行全覆盖的“确权赋能”,为土地资源向资产与资本的转换奠定了基础。

2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规范。出台《湄潭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试行)》,配套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登记、资格审查、信息发布、档案管理、年度审核、投诉举报、收益评估、土地流转补助、纠纷调处等十三项制度,完善农地流转管理制度。允许不属本村的自然人、企业、经济组织可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城乡资源的流动配置。至2012年,全县农地流转面积共14.6万余亩,占法定耕地面积48万亩的30.4%。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求突破。出台《湄潭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实施方案》,规范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抵押。积极稳妥实施“占补平衡”“退宅还耕”“增减挂钩”等土地政策,规划农村住宅用地,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和村庄城镇化,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到2012年,净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1300亩,节约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拍卖转化为资金,也可调剂用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发展。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无地,农村发展无钱”的困境,促进了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空间的优化布局。

3 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在县、镇(乡)、村搭建多层次的土地流转平台,建立数字电子服务平台,探索市场化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规范土地流转管理。

(二)围绕“三大任务”举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 以“四个集中”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土地经营向适度规模集中。通过种养大户、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等进行土地流转,着力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全县茶园种植达40万亩,茅贡米基地达2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达7万亩,青田鱼养殖基地达3万亩;全县共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349个,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依托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金字招牌,规划建设“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二是农业产业向适宜区域集中。全县形成了“南烟、北茶、中粮油”的发展大格局。三是工业发展向园区集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达5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7家,实现产值28亿元。四是农民向城镇集中。每年实现非农转移人数8000余人,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城镇化。

2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四在農家”为载体、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为标志,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规划建设“四在农家”创建点195个,成规模、上档次的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161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19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30000多户,住上新民居的农户达40%以上,农家建设由“富、学、乐、美”向收入多元化、生活时尚化、居住庭院化、管理民主化的小康社会迈进。因新农村建设成效“亮点更靓、亮点更多”,湄潭曾作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唯一参观现场,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的高度肯定,认为“湄潭县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最过硬的”,一曲源自湄潭田家沟新农村示范点村民的“十谢共产党”曾唱红祖国大江南北。

3 以“四个转移”为引导,着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主体是人的城镇化,我县以“四个转移”为引导,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四个转移”,即农民居住由高山地区向适宜地区转移、散居向规划集中区转移、村庄向集镇转移、集镇向城市转移。全县形成了以县城建设为中心、小城镇建设为支撑、村庄城镇化为补充、产城融合式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城镇化率已达41.8%。加快实施县城倍增计划,着力实施旧城改造,快速拉开新城区路网骨架,县城区建成面积扩展到1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62平方公里,建成后县城中心城区将是现在的近6倍。按照“绿色工业平台、城市建设新区、区域发展中心”的理念,推进县城与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融合式发展。大力实施镇(乡)“六个一”(一个规划、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所幼儿园、一个健身休闲场所、一所公厕)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创建镇(乡)创业园。在农村赶集地、村民聚居地和新农村示范点,规划建设村庄集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推进村庄城镇化。坚持以“文明中国茶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大幅提升城镇品位和环境。撤县设市工作扎实推进,必将强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湄潭县委)

猜你喜欢
中国梦小康社会差距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