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兰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提出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建议,从而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听力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现代社会就业过程中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大学听力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英语语法、词汇、发音等的练习。教师大多只关注听力课堂练习的结果,而不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只提供了听力练习,并未传授学生听力技巧。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如何在听力课程方面寻找新的教学思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1]
二、目前听力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知识欠缺。
在语音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他们在说英语时发音各不相同,多数情况下发出的是非标准英语语音。在词汇方面,由于大学从一开始就设立了听力课,而许多新生没有能够及时地巩固高中时所学的词汇,初到大学的他们没有对英语学习及单词识记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直接导致播放听力时跟不上的窘境。这就要求学生对语法十分熟练,能迅速从所听到的句子中弄清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含义。[2]
2.听力教学目的重考试,轻应用。
目前,大学英语大多以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重要目标,教师和学生都把这种考试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听力教学以应试为导向,无形中听力教学成了听力测试,教学结果成了校对答案和计算得分。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教学规律,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又不能检验学生真正应用英语的能力。[3]
3.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般局限于单一的课本磁带教学:教师简单讲解几个听力词汇,然后听录音磁带2~3遍,最后对答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要求非常低,教学方法简单机械,课堂沉闷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听力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4]
4.学生听力水平低,积极性不高。
从英语的五个技能方面来看,“听”往往是最薄弱的,也是学生最害怕、最头疼的。因此,对于听力课,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畏惧心理,并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听力课,认为能听多少就是多少,这种被动的心理毫无疑问会影响听的效果。[4]
三、听力课堂教学对策
1教学模式创新。
依据标题、单词、问题和选项预测听力内容。教师可以在听之前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关键词(不全是生单词)让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对相关内容的思索;通过小组讨论,提高文化认识和敏感性。为了扩充学生对于听力主题的内容图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学生所想到的与要听材料的主题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深度开发学生对听力主题的相关图式,视觉刺激也可促进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积极探索。[5]
2.策略训练融于听力课堂教学。
把策略训练落实到准备、呈现、练习、评估和延伸五个阶段。也就是教师先进行策略解释,示范策略的使用,学生练习教师所教授的策略,然后师生一起评估和讨论策略使用的情况。整个程序共分六个步骤:(1)通过问卷或访谈等形式,找出学生的听力困难和现有的策略。(2)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要教的策略。(3)根据学生使用的听力材料,编写策略训练计划。(4)实施控制性策略训练。(5)通过测试、问卷、访谈等形式,评估策略训练的效果。(6)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完善策略训练。[6]
3.教学角色转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者,学生=承受者”这一角色组合并不符合认知学的角度,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通过良性通道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认识世界的能力,而学生通过积极处理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构建知识体系。所以,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应该是引导者与构建者的关系。
四、结语
听力理解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还要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的创新,融入策略训练等。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听力理解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强化听力理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娴.关于改进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探索[J].镇江高专学,2010(23):114-116.
[2]权莉.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障碍因素浅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95-98.
[3]陆燕萍.浅谈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企业教育,2007(3):1-2.
[4]齐玲.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探讨[J].教研探索,2007(12):66.
[5]赵凤珠.ESL听力理解现状及基于图式的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10-31.
[6]卢丽萍.策略训练在大学非专业英语听力课堂的应用[J].2006(2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