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迎春 曹仁才
在当今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家对学习方式转变的认同和共识已经形成。在理念层面上,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已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认识。但从实践的角度,如何操作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有效、有序又富有生命的活力?我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参与式”教学法,使授业与求知浑然一体,让教与学相映生辉。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引入“参与式”教学法整体设计备课、授课、总结、评价及构建课堂文化,其本质内涵是交互的学习活动和主体间的多维对话,它的引入能够营造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备课
兴趣是孜孜以求的最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规的课堂教学也力求在备课时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教学起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这样的兴趣缺乏自主、持续的内在动力,不能涵盖每一个学生,并且无法稳固下来并逐渐内化为一种思维习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的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共同体参与到备课的环节中,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让兴趣植根于课堂呈现之中。这种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与老师共同设计诠释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并获得外在的激励,这符合心理学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比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第一备课组确定的备课内容为《北洋舰队最后的悲壮》,第二备课组确定的备课内容为《邓世昌血染黄海》。两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到备课的环节中,这里既有学生亲身经历的知识,又有主动建构的知识,同时也有批判质疑与自主探究的自由,化知为智,达成了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之间的和谐。
二、参与授课
学生的备课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修改下,要在授课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站在讲台上执教的不是教师一人,而是经过教师统整的备课组和教师共同授课。这些反映学生经验、自主建构的知识在课堂上呈现,又拓展成了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引发新的情感和思维的风暴,冲击每一个学习者旧有的经验,生成新知。课堂提问不再是老师的专有权利,学生对备课组的提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学生面对自己的深思与探究应时而生,课堂演变成了对话与交往,并在对话与交往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参与授课,无论是授课人还是听课人,都喜欢从历史的细节出发,细节有一种活的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而细节恰能很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真正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内在需求。比如,备课组学生讲授《辛亥革命》,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及辛亥革命的结果,大家被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感染之余,有人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袁世凯在做什么?”“袁世凯是怎样篡夺革命果实的?”“孙中山为什么要让位袁世凯?”一石惊起千层浪,对历史形势的分析、对当事人心态的推测,对现成结论的质疑与思考,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学生在“问”与“答”的思维交锋中真正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探究。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再是被动刻板的一问一答,而成了深度思维的场域,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渴望充盈整个课堂,学生从外在束缚和自我羁绊中彻底解放出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 “在思维”,而且在碰撞与交流中“会思维”。当然,这样的参与首先要营造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课堂文化,在这样的温情课堂中,情绪自由舒展,思维状态积极而宽松,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在尊重与认同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课堂真正成为了令人愉快、心向神往的地方。
三、参与总结
参与备课是从兴趣出发,力求将兴趣稳定成一种习惯。参与授课关注历史的细节,风起于青萍之末,在细节处往往引发深思与追问,进而由微观处识得宏观,见微知著。而参与总结是指旧有的经验受到冲击,生成新的认识后,重新有序建构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图示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与历史认识,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把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条理化,在总结的环节中实现知识富有个性的转化。美国学者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联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因此,站在宏观的角度,将历史知识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有层次地展现出来,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进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是对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的检验。
四、参与评价
评价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使评价活动能有效地反应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们让学生个体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构建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三级评价体系,并实行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中采用成长档案袋的方式,学生本人整理成长记录,由小组组长批复质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的笔试中,学生参与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命题工作,把精心命制的试题交给老师,由老师在统一命题思想的指导下统整整套试题,形成既反映学生命题特点又遵循考核性测试规律的试题。命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要求,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做参考答案时,要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通过回顾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认识以及猜测别人未掌握的知识与认识来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理解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学生参与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认知所得观念的再认识,对思维再次思维求证。在反思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断检验自己的习惯和偏见,不断对自己的行动方向进行新的选择和判断,不断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从而把自己的认识引向深化。
“参与式”教学法,借助学生的全面参与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动的自由与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我们寻求的是展开更开放、基于身心自然节奏的教学(有效参与),同时寻求着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积极参与)。就课堂结构而言,我们力图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努力为学生生命的多维度发展营造真实有效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