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玺
摘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加强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以及创新教育平台,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相统一的认识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以及培育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氛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创新的主要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5-02
党的十八大首次概况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这是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党在价值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是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这是我党第一次完整概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工程是当前和今后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认识不到位
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分别反映国家、社会和个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个人层面。这三个层面共同组成一个价值观覆盖网,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人在国家建设、社会关系和个人交往方面的核心价值的导向。这三个层面既有区别,有所侧重,但彼此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联结,不可割裂,即不能认为只要其中一个方面,不要其他方面。三者的导向是一致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共同推进,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不明晰
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为什么又要提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是不是有冲突?如果不冲突,那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没有必要,或者说会不会带来思想领域的混乱?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难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也不会取得实效。可以说,它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价值选择方面的理论创新,都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和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不同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有系统性、丰富性和理论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集中概括最能体现价值体系内核的关键内容,具有简洁、易记、便于实践和考核的特点。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彼此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构成的丰富与发展。
(三)国内外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一个国家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融合和发展,但经济全球化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图谋仍在变本加厉,他们依托雄厚的物质技术支撑,在利用经济手段为我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不断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政治。这无疑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一种挑战。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念,这无疑会影响到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变化。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明显
大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特别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能够积极关注社会的变化。但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和社会经历的缺乏又使得他们容易受社会上多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和冲击,以不成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不能客观地认识社会。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矛盾、困惑和摇摆的状态,会影响到他们价值观最终的形成。
(五)文化强国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宣传有待加强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但是相关部门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够、着力点不准、责任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直接影响文化强国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选择,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工程需要从企业和高校这两个主要实践领域进行推进。
(一)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对策
高校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地。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是赢得国家文化战略主动权的关键。当前,高校文化建设呈现多元化态势,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应在如下方面获得创新。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是党和国家是否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工程的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室、进大学生头脑、进书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自觉行动。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和文化多元化相统一的原则
大学是思想激荡和文化传播与推动的场所,也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汇和融合,彼此借鉴与吸收已成为文化创新的基础。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文化西方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借鉴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先进文化的同时,始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化不动摇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繁荣。
3.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平台
当代大学生是先进科技的推动者和承载者,要把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平台运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利用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发挥网络空间、微博、手机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生动性、吸引力,促进核心价值引领工程的实效。
(二)加强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建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目前,推进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应在如下方面获得突破。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相统一的指导方针
要紧紧围绕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根据企业文化发展形成的规律,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廉洁、维稳等子系统文化建设的关系。要切实做好三个统筹兼顾: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统筹兼顾;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兼顾;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兼顾。
2.坚持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准确把握企业特点,深入挖掘企业文化资源,精心构建和完善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明确使命、规划愿景、宣传弘扬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使企业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符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形成并不断巩固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科学发展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
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要从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同时要突出实践特色,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并通过价值引领工程建设,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4.培育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注意培育和宣传企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氛围,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先进典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