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2013-04-23 01:42张英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张英

【摘要】 小学低端语文教学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识字是其他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识字也是学生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际,简述做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做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79-01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前提。小学是打基础的时期,正确的小学识字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做好小学识字教学工作至关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呢?

1 采用多种方法,做好识字教学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识字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识字教学方法,会提高识字教学的速度和效果。

1.1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 喀嚓、喀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

1.2 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1.3 归类识字法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在教学时,如果能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识字的范围。要认识“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得出的结论“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联想识字、情境识字、注音识字、多媒体电脑辅助识字等多种方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选用有效方法。

2 利用日常生活,进行识字教学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识字教学资源也是这样,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汉语符号紧密相连。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他们最先认识的字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如“爸、妈、爷、我、门”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拓展识字领域,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字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一问,查一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孩子们更多的汉字。

3 把识字教学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低年级的教学要求除了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外,还要学习词和句子,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听话、写话、说话能力,阅读和说话、写话的基本功训练。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忌一味单纯的识字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材料,认真教好每一篇课文。在学生识字以后,就指导他们反复地朗读课文,并要求眼、口、脑并用,把每个字音读准。这样,生字在朗读中反复出现,也得到巩固。随着学生识字量的逐步增加和词汇的不断丰富,逐步开始指导学生进行口头组词和书面造句。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和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 及时巩固,提高识字教学效益

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从复现的形式看,应力求丰富多样,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变式训练形式。

4.1 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习,不会读的互相帮助。在此基础上,去掉生字词的拼音,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4.2 多种形式比赛读。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开展这些比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又能检查教学效果。

4.3 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人+王=全,口+十=早,口+十=叶,一+大=天等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4.4 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

4.5 说一说。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找水,所以‘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曾春莉《如何搞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30期.

[2] 样喜娟《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当代教学论坛》2012年第8期.

[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