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星,雷 敏,樊岫珊,马志荣,严 斌,徐 航,沈海宁
陕西省中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现状调查与分析
罗 星,雷 敏,樊岫珊,马志荣,严 斌,徐 航,沈海宁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陕西省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了解陕西省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和体育价值取向的基本情况,以期为陕西省中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提高陕西省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增强体育场地建设,完成硬件条件升级,增强学生主体锻炼意识,积极落实体育工作政策等可行性建议。
陕西省;中学生;体育价值取向
中央八号文件突出强调“青少年体育要以学校为重点,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同时在新课改实施下,探讨中学生体育价值取向,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就分别位于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关中三大地区的八十三中、行知中学、靖边中学、镇安中学,户县电厂中学等八所中学(所调查的中学包含城市、乡镇不同类型),每所中学随机抽取学生150名及部分在职教师24名。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期刊网,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分别在八所学校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124份,有效率为93.6%。其中初中566人,高中558人,男生573人,女生551人。问卷均为学生本人当场问答,问卷经过信度考核。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人际关系、社会经济和心理调节、健身健美、娱乐休闲等,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问相关管理人员和基层的中学教师,获取最新信息和了解学生相关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人民教师,理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价值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务实工作[1]。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性质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基础科学水平。波兰学者佐科夫斯卡认为:“体育教师不仅具有知识和能够运用知识,而且必须是一定社会文化价值的代表。[2]”
由表1可知,大多数老师认为教育观念、政治道德素养、身心素质、专业术科知识重要,但是基础科学知识水平容易被体育教师忽视。
表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情况(N=24)
表2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由表2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场地器材缺少;其次,兴趣爱好、缺乏老师指导、懒惰,这三种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率3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主观运动强度中等以上为标准。
表3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的情况
表4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统计
由表3得知:在陕西省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有780人,占总人数的69.4%,但是还有将近30.6%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没有达到体育人口的相应标准,形势刻不容缓;同时在锻炼次数3次以上初中学生参加锻炼的次数高于高中学生,男生多于女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由表4可知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min以上的有813人,占总人数的72.3%;在30min-1h以上初中学生的锻炼时间明显多于高中学生,男生多于女生。然而,还有27.7%比例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质。运动不仅加强了这些异化的过程,关键的是在适当的营养保证下,是同化过程也相应的增强;而且在正常的情况下,同化过程一般都超过异化过程,是体内的营养物质积累明显超过消耗,从而对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3]。
体育价值取向属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组成部分,实质上就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4]学校体育主要通过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来实现教育的功能[5]。体育教育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明确指出“体育,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6]”另外,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时刻接受着德育、智育等多方面的体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目前,陕西省中学生体育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健身健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娱乐休闲、教育、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等几个方面,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调查对象的体育价值取向统计表
由表5得知初中和高中学生在体育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差异在于对健身健美,心理健康,社会安定以及社会经济的选择上,这与不同年龄阶段诉求以及关心的方面不同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男生和女生的选择也存在差异,男生主要关心的方面集中于人际交往,社会安定等;女生主要选择集中在健身健美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性别差异对于价值取向选择的不同也在调查结果显露无疑。
从体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时间监控观对于幸福感的正向作用,同时也调节着时间监控观对于情感的平衡作用[7]。
由表6可知,城市中学的学生与乡镇中学的学生体育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社会安定这几个方面。乡镇学生价值取向相对集中和单一,而城市学生乐于人际交往,比较重视娱乐休闲,相对注重个体价值观。健身习惯是一种个体行为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8]。
表6 城市与乡镇中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比较(N=1124)
(1)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极高,但仍有一部分教师的身心素质和基础科学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教师不应该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表,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心理素质;另外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和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化,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现代技术教育,体育管理学等,才能将练习的动作设计得合理,安排负荷得当,并运用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科发展。
(2)从表2我们得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和场地设施缺少,以及兴趣爱好缺失。课业负担过重是阻碍学生锻炼的首要因素。场地器材是保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同时兴趣爱好,老师的指导,自身的习惯对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影响。
由表3我们得知,陕西省中学生大部分能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但是还有30.6%的学生锻炼次数没有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体育锻炼的次数初中多于高中,男生多于女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学生是构成我国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非常严峻,并且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质。
(3)由表4我们得知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均在30min以上,这符合我国体育人口判定的时间标准,但是,还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min以下,占总人数的27.7%;初中学生的锻炼时间多于高中学生,男生多于女生,有较大的差异。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下,又是强度达不到,知识消耗体内的血糖,达不到健身,消脂,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效果。
由表5得知,中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要动机较为集中,及健身健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娱乐休闲等。与此同时,初中和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健身健美,社会经济,社会安定的选择;性别不同,对于主要动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人际交往,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选择。
从表6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城市和乡村)的学生,体育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乡镇学生价值取向相对集中和单一,主要集中在健身健美和心理健康,分别占了总人数的67.6%,和77.7%。而城市学生乐于健美和人际交往,比较重视娱乐休闲,相对注重个体价值观。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鼓励教师终身学习。
教学是老师义不容辞的义务,缺乏教师指导,说明部分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因为需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完善体育器材,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关爱学生,切身从实际出发,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从教理念。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地体质和发展,有关教育部门应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积极监督与指导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应贯彻落实阳光体育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政策,积极引导和组织好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处理好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同时注重性别差异在体育锻炼中显示出的差异,积极鼓励女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她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认识,增加她们的学习动机。注重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合理安排负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学生整体体质。
作为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以利于身心发育。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加大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宣传,让学生及教职工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作风。
(1)丰富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名目繁多的考试和相互之间的竞争这是每个中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宣泄坏心情,同时将一些消极情绪得以转移。同时体育活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支持与信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和生活。以一些体育活动为踏板,促进了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经常参加体育竞赛能使人积极上进,追求公平等体育精神,有助社会的和谐发展。
健身健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这些价值取向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可,但是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这两个价值取向被大部分学生所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应在教学时深挖体育活动的内在价值,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丰富学生视野,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多元的体育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家长能够认同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体育活动的常态化,生活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育价值取向。
(2)增进城乡学校体育全面和谐发展,完善配套机制
学校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报亭和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体育价值取向的体育信息。同时,要求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区别对待,并建立科学地多元化评价机制,以人为本。
[1] 王 鹏. 体育教育要深化内在层面的功能[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4):110~112.
[2] 李石庄,罗加冰.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吴友华,肖宗涛. 湖南省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合格标准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吴声洗,王小华. 论体育教师的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教学改革[J]. 体育学刊,1999,6(3):30~31.
[5] 沈建华,陈 融. 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
[6] 魏汉琴. 论体育道德的教育功能[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16(3):79~81.
[7] 邱 芬,季 浏,崔 刚,等.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情绪健康的调节作用[J]. 体育学刊,2011,18(2):87~90.
[8] 邱梅婷,贾邵华,陈琼霞,等.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 首都体育学报,2005,17(6):87~89.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Value Orient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LUO Xing,LEI Min,FAN Xiu-shan,et al
P.E.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Shanxi Xi’an, 710062, China.
The article conducted a surve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anxi province by the literature data, surveys, and expert interviews.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and sports value orientation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sports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Provinc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value orientation
1007―6891(2013)05―0125―04
G807.2
A
2012-04-14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学生勤助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ZZD1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