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萍,张 讴
啦啦操课程教学在普通高校开设的实证研究——以西华大学为例
金 萍,张 讴
西华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39。
论文以西华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啦啦操课程教学在高校的开设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体育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啦啦操师资培养机制;建立教学、竞赛、科研相长的啦啦操教育机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普通高校;啦啦操;课程教学
自2001年广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啦啦操大赛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始组建啦啦队,广东、广西、四川等高校的啦啦队竞赛活动尤为开展得较好。啦啦队最初都是以竞技或表演的形式出现,普通高校开展啦啦操的活动很少,在课程中涉及啦啦操教学内容的高校更是寥寥无几[1],这对我国目前推广啦啦操是极为不利的。
啦啦操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于一身的运动,拥有丰富的动作内容、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是一项培养灵活性、团队协作精神和追求集体荣誉感的项目。作为一种全新的时尚运动,啦啦操在中国起源于高校,迎合了广大高校大学生求新、求奇、求美的青少年心理特征,在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对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团队凝聚力等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啦啦操自1998年引入我国后,经过十几年的推广与普及,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CUBA联赛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使得这项体育运动在大学校园迅速发展,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
高校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要与就业出口密切联系,更应重视广大学生的学习愿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开设条件成熟或通过努力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应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西华大学是四川省第一所开设啦啦操课程教学的高校,论文就啦啦操课程教学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理性分析,试图获得普遍性结论,为普通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及应用价值,加速啦啦操在普通高校的推广。
以西华大学开设啦啦操公体课程教学的2011级2800名女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女生分别来自我国14个省份,年龄在17—20岁之间,从未参过啦啦操教学或竞赛表演。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通过互联网查阅了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 2004 年至今的啦啦队(操)相关资料;利用国内参赛经历了解我国高校开设啦啦操教学的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通过网络查阅我国高校有关啦啦操教学的开设情况。
1.2.2 逻辑分析法 根据数理统计的结果,运用相关知识对统计数据和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得出普通高校啦啦操课程教学实证研究的结论。
1.2.3 问卷调查法 在2011-2012-1学期最后一次啦啦操课程教学后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学生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88份,占98.7%,回收有效问卷863份,占97.2%,教师问卷发放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占100%。从表1可看出,无论回收率或有效回收率都超过95%,完全满足此研究的需要。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表
2.1.1 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包含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对现今社会适应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被祖国和人民寄予厚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担负着特别的使命,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身心发展健康与否,对我国的自身发展和外在竞争力会产生极大的改变,给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有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目的[2]。而学校教育的优劣实际存在一个客观标准,即能否更好地服务并回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且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这不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现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见表2)。
2.1.2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普通高校在开设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体质健康与积极娱乐双向发展,开拓顺应时尚潮流的新兴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充足的选择空间。啦啦操课程的开展符合大学体育自由个性创造力的特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丰富大学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西华大学教师对开展啦啦操课程教学认为很有必要的有9人(n=15人),占60%,认为有必要的有6人,占40%。
表2 学生认为啦啦操课程教学适宜在高校开展的结果统计(n=863人)
2.1.3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让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文化节开展的多姿多彩,这对啦啦操运动来说就是一个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舞台。啦啦操运动用身体语言来释放大学生的激情和活力,充分表达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它不仅展现了运动本身的魅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体育文化气息,啦啦操运动与高校体育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
2.1.4 普及推广的要求 高校一直是各项运动开展的人才库和试验田,啦啦操运动本身就特别适合大学生,因此优先在高校中发展啦啦操运动,以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带动整个学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和啦啦操社会化是国家的发展方针。以啦啦操发展较好的广西为例,在所调查的20所高校中只有3所高校已将啦啦操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占总数的15%[3]。目前为止,四川省只有西华大学于2011年9月从大一新生(女生)开设啦啦操课程(舞蹈啦啦操-花球),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从开展啦啦操运动意识、所需专业人才、组织竞赛体系等方面着手,在全国高校进行啦啦操推广课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啦啦操培训课程来培养教练员和评判员,增强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师资力量,促进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2012年西华大学获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全国啦啦操推广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啦啦操推广示范学校”。
2.2.1 开设啦啦操课程教学时机及条件 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于1997年将啦啦操运动引入我国,1998年起作为推广项目开始发展。全国首届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于2001年10月成功举办,此后全国性学校啦啦操的锦标赛在相关协会的组织下每年举办一次。目前啦啦操竞赛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高校校园里却没有广泛开展,啦啦操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应抓住当前国家对啦啦操普及发展的机会,迎合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需求,积极开设啦啦操课程,及时进行啦啦操公体教学。当前,国家大力推广啦啦操运动,大多数高校具备一定基础开展啦啦操教学的条件,学生又喜爱啦啦操运动项目,应该说,时机和条件目前已具备,现在开展啦啦操课程教学正是好时候。
2.2.2 啦啦操课程教学开展现状与实证分析 (1)啦啦操师资、教材情况。西华大学啦啦操教师的培训机制有二条:一是走出去,已外派6名教师出去培训,培训教师回来后,再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二是请进来,请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专家来进行教学、指导,对本校啦啦操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都有极大帮助。国内专家有:缪仲一、唐金山、李育林、邱建刚等,国外同行:国际啦啦队联盟国际部部长Carl、国际培训部部长Cooper。目前,西华大学有啦啦操专任教师12人,24—35岁8人,36—49岁4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其中:荣誉级评判员及五星级裁判1人,中级教练员及三星级裁判员1人。通过调查,西华大学学生对啦啦操任课教师的运动技能作出“好”的评价达91.1%(见表3),表明西华大学啦啦操任课教师是被学生们认可和受学生们欢迎的。采用的教材是西华大学体育学院自编的校本教材,从2009年开始,学校已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包括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目前已是第三次再版。
表3 学生对啦啦操任课教师的运动技能作出评价(n=863人)
(2)教学效果。西华大学2011级女生总人数为2800人,通级人数为2633人,过级人数为2589人,过级率为98.3%。
西华大学学生(女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见表4)。需要说明的是,西华大学2011年以前女生学习健美操,2011年开始学习啦啦操,即2010年评教的是健美操教学,2011年的是啦啦操教学。
表4 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满分为5分)
说明:评教结果为12名教师的平均值,此数据为西华大学教务处提供。
(3)啦啦操的科研成果。近年来,西华大学教师发表啦啦操相关论文10篇,每年有2—3篇论文发表。西华大学教师在“2011年全国啦啦操明星展示大赛”中勇夺俱乐部组冠军,“西华啦啦操舞动校园体育文化”在西华大学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可以看出,西华大学的科研成果数量与啦啦操在高校开展的推广程度是呈正相关的。
综上所述,西华大学开设啦啦操课程教学是顺势而为,对学生、学校而言是双赢,对社会也是有益的。
2.2.3 啦啦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考核的公平性。经过一个学期的啦啦操学习,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前由任课教师考评,而任课教师个人的知识或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西华大学啦啦操考核采用教考分离,即:在同时段、同一地点上课的班级组织2—3名啦啦操教师进行分班、分组考核;或举行全校性、同年级学生的啦啦操进行通级比赛,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公开、公平、公正不仅是学生对考核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2)课外活动的组织有待加强。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啦啦操学习的调查(n=863人):能坚持经常学习的学生有66人,占7.6%,偶尔进行的有599人,占69.4%,从不进行的有198人,占23%,基本成正态分布。大部分同学在课外是怎样进行啦啦操学习的呢?通过对学生调查得知:课外主要是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还有部分则是利用网络在进行学习。老师们(n=15人)对啦啦操课程开展的形式又是怎样看待的呢?有11位教师赞成“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二者互动,占73.3%,另有4位教师赞成“课堂教学”,占26.7%。大部分教师赞成学生课内外互动学习啦啦操,说明课内外互动学习对学生“课堂教学”是有帮助的。如果利用学生们学习啦啦操的热情,在校内组织成立学生啦啦操团体(协会或俱乐部),教师有组织地在课外进行啦啦操现场辅导,再利用校园网教育资源进行指导,这对同学们在课外学习啦啦操运动是相当有益的。
3.1.1 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全体学生的体育意愿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意愿,只要内容是健康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学校应尽量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以点带面,逐步普及推广,学习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
3.1.2 制定切实可行的啦啦操师资培养机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及教学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啦啦操的热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普通高校应根据自己的校情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啦啦操教师培养的人才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啦啦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才能为发展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3.1.3 建立教学、竞赛、科研相长的啦啦操教育机制 从啦啦操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推广来看,运动竞赛有利于啦啦操教学的顺利实施,啦啦操教学的普及有利于啦啦操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的选拔,有利于其训练、竞赛及表演。同时,啦啦操教学、竞赛的开展对啦啦操的科研是有促进的,而科研有助于啦啦操教学、竞赛是无疑的。只有通过严谨、务实的科学研究,啦啦操教学、竞赛才能有所突破。目前,高校重点是利用科研来为啦啦操教学、竞赛服务,使啦啦操教学质量、竞赛成绩更上一层楼。
3.2.1 建立啦啦操教考分离教学管理制度 不管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及考试评价方法,都无法克服由任课教师单独考核的片面。为了啦啦操课程教学考核的严谨、客观,有必要实行教考分离。啦啦操教考分离可采用随堂考试的形式:在教学时间、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安排2—3名教师为一组进行考试;也可举行同年级学生的啦啦操教学比赛或通级比赛,在学期末安排一天单独举行。
3.2.2 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教育资源进行啦啦操运动指导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高校校园网教育资源进行体育运动指导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利用高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及技术资源优势,进行啦啦操运动的网络教学指导,有条件的高校最好是申报啦啦操精品课程,一是有专门的经费可用于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二是省级精品课程的教学课时系数比较高,有利于激发啦啦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当然,网络技术再发达,也不能代替体育教师的现场指导。不管是现在或是将来,教师的现场指导一定是体育运动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是任何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
[1] 陈丽丽. 合肥市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啦啦操课程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硕士学位论文,2011(01):11.
[2] 安 婕.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体育课程增设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硕士学位论文,2009(08):21.
[3] 蒙茁芽. 啦啦操运动在高校校园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4):27.
[4] 叶鈺海;张 讴. 啦啦队运动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J]. 内江科技,2012(08).
[5] 孙 颖. 论啦啦操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 西华大学学报,2008(05).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eerleading Courses Opened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Xi Hu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JIN Ping,ZHANG O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Xi 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China.
Papers in the west of China University Cheerl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he study, The use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questionnair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heerleading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set up the status quo, concluded: People-oriented,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willingness of students' sports; To develop practical Cheerleading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teaching, competition, research Cheerleading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erleading; Teaching
1007―6891(2013)05―0129―04
G837
A
20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