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明,王 宇,罗 洁
(1.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2.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产业集聚问题引起学者的关注是在l9世纪末,马歇尔(Marshall)在1890年就开始研究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把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称为“产业集聚”,他认为工业(产业)之所以能够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集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获取外部规模经济[1](P32-39)。 自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概念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1936年,胡佛(Hoover)从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角度考察产业集聚,推导出在既定资源、人口分布情况下规模经济差异导致了产业空间集中现象[2](P162-171)。 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地理学者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灵活的“产业区”或新的“产业空间”[3](P135-1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分析产业集聚创新体系问题。克鲁格曼(Krugman)从不完全竞争理论、收益递增、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因素这四个维度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系统解释,详细阐明建立在收益递增和简单的金钱外部性基础上的集聚和产业活动的空间集中[4]。波特(Porter)在分析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强调了产业集聚的作用,他认为产业集聚在较长时期内可以保持甚至提高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5](P165-168)。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基于区域的视角,如魏守华对浙江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做了产业集群政策方面的实证研究[6](P78-85),梁育填对广西梧州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研究[7](P2023-2029),毕秀晶对上海软件产业空间集聚的测度研究[8](P1682-1694)等等。 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原理,从行业(产业)的角度即以具体行业为对象来展开研究,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年、2006年和2011年)资料,测度制造业中20个门类的产业集聚水平,并对相关行业的主要工业产品进行细化分析。
一个行业(或产业)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如渔业,家电业,建筑业等。中国2002版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其中制造业门类有30个大类、169个中类和482个小类。我们选取C门类制造业中的20个大类作为研究对象。通常情况下,主要看特定产业主要集中在哪几个省市区这个角度来考察产业集聚。当然,学者在数据可得的情况下也可以细化到更小的市县单位。本文考察的产业集聚地区维度是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细化到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一级。
产业集聚程度测定方法包括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和泰尔系数等。出于实际数据的可得性考虑,本文选取了行业集中度指标和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作为产业集聚衡量指标。行业集中率是指该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它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指标,例如,CR5是指五个最大的企业占有该相关市场份额。我们选取CR1、CR2和CR5三项来测度该产业在最大几个省市区的集中程度。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则刻画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它的值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换言之,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由此,将制造业视为一个整体,计算中国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通过观察这一系数的变动,便可清晰地观察到制造业的集聚情况。本文借用Amiti and Wen(2004)测算产业集聚度的方法[9](P329-347),每个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sij表示省份j在制造行业i中所占的比例,sik表示省份k在制造行业i中所占的比例,si表示各省市区在制造行业i中所占比例的平均值,n表示中国省市区总数。区位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取值。区位基尼系数越接近零,说明产业i的空间分布与整个制造业分布是一致的,产业i在各省区非常均衡地分布;区位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产业i的空间分布与整个制造业分布非常不一致,产业i可能集中分布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省市区,说明产业i处于很高的集聚程度。
1.区位基尼系数分析。表1是20个制造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2002,2005,2010 年),从表 1 中可以得出:制造业在2002-2010年间区位基尼系数大体上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制造业20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2005年基尼系数达到最大值,仅医药制造业(C2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3个行业的地区基尼系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假定地区基尼系数0.65作为划分集中度高低的分界线,从2010年数据来看,有纺织业(C1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C41)8个行业属于集中度高的行业。通过比较2005年与2010年20个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地区基尼系数,我们发现8个制造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下降幅度超过5%,农副食品加工业(C13)下降幅度甚至达到13.71%,食品制造业(C14)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25)下降幅度也都超过8%,说明在这些行业存在空间集聚度下降的趋势。
表1 区位基尼系数结果(2002,2005,2010年)
2.集中度分析。表2是2010年20个大类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通过观察CR1、CR2和CR5数值,我们发现集聚程度最大(CR1最大)的行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C28),浙江省是该行业的最大集聚地,占到全国比重的37.51%。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C40)的集聚程度居第二位,其行业集中度CR1值为34.98%,广东省是该行业的最大集聚地。江苏省是C28和C40两个行业的第二集聚地,所占比重分别是33.97%和23.52%。
2010年,CR1超过25%有3个行业,除了C28和C40,还有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2005年有5个行业CR1超过25%(见表3)。
从表2和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行业集中度CR1值比较高的,其CR2和CR5值一般也比较高。2010年CR5超过70%的行业分别是C28化学纤维制造业 (85.06%)、C40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79.30%)、C17纺织业(74.40%)、C41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71.26%)。CR5最低的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44.41%)。
表2 行业集中度数值(2010年)
表3 行业集中度数值(2005年)
从上述产业集聚指标的分析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纺织业(C1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金属制品业 (C3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是集聚程度最高的6个行业,而食品制造业(C14)、饮料制造业(C15)、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25)、医药制造业(C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是集聚程度最弱的5个行业,烟草制品业(C16)等其余9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处于一般中等水平。
以上考察了制造业门类中20个大类的产业集聚情况,接下来考察中类、小类行业和主要工业产品的区域集聚水平,如显示器、组合音响、照相机、笔记本计算机、轿车等都各有自己主要的生产地区。所以,如果仅仅测度行业大类的集聚水平,而不分析其中类、小类和主要工业产品集聚情况,得出的结果说服力不强。为了得到客观合理的结果,本文分别选取高集聚度、一般集聚程度和低集聚度各一个行业进行细化分析。选取的大类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C40)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之所以选取这三个行业,还因为以上三个行业2010年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占20个制造业总产值比重最高(占比居前3名)。2010年这三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到20个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0.21%、10.12%、9.54%。细化分析的方法是分别选取各类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主要工业产品,测算它们的区域集中度指标和地区基尼系数,并把这些指标值与前面计算过的大类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
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在国家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扶持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态势,2011年末,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达14490家,行业总资产达53460亿元,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该产业遍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汽车产业分布28个省市区(除了西藏、青海和宁夏),全国有16个省市区从事摩托车生产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尼系数为0.538,行业集中度CR5为46.24%,可以得出该行业目前处于较低的集聚度。通过测算汽车(包括轿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集聚水平(见表4)。我们发现,相对于大类平均集聚水平,轿车、摩托车和自行车都具有更强的集聚性。虽然它们的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很多产区的生产规模非常小,主要产能还是集聚在少数几个省市区。如自行车,前五位集聚地(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和上海)的产量就占到全国总量的95.95%,摩托车行业集中度CR5数值是87.38%。如果综合考虑汽车小类生产情况 (包括客车、货车、轿车等),行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值相对较低,汽车的地区基尼系数和CR5分别为0.551和43.99%。可见,计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如果将中、小类中多种主要产品合在一起度量,集聚水平通常会被低估,进行主要产品细化分析能得到比较科学的结果。
表4 2010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结果
2.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地区基尼系数0.800,行业集中度 CR1、CR2和 CR5数值分别是 34.98%、58.50%和79.30%,说明该行业在中国具有很强的集聚性。下面选取了该行业五类代表性的工业产品:程控交换机、微型计算机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彩色电视机和家用电冰箱,细化分析它们的集聚水平和集聚特征。表5是201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可以看出程控交换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是集聚性最强的 (地区基尼系数分别是0.908和0.900),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和受规模经济的影响,上海、江苏、广东、北京和福建这五省市的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7.68%,广东、北京、上海、山东和浙江的程控交换机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7.16%。其他三类产品的集聚性从强到弱分别是移动通信手持机、彩色电视机和家用电冰箱。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集聚程度比大类指标值高,彩电和冰箱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集聚度则低于大类指标值。另外,不同产品的主要集聚地和次序也有所不同,广东是程控交换机和彩色电视机最大的集聚地(CR1分别是51.07%和37.99%),微型计算机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家用电冰箱最大集聚地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安徽。作为大类的前五位集聚地,广东在各种小类产品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有趣的是中部地区的安徽是家用电冰箱最大的集聚地(CR1为28.50%),西部地区的四川是彩色电视机的第三大集聚地。
表5 201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结果
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该行业主要包括生铁、钢材和铁合金等几个门类,其中钢材又包括中小型型钢、大型型钢、线材、热轧薄宽钢带等工业产品。前面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行业的整体集聚性不强(2010年基尼系数为0.541)。表6是201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数值表明生铁、钢材和铁合金的集聚程度普遍不高。但是钢材中的部分产品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具有相对较高的集聚度,如大型型钢的地区基尼系数和CR5分别是0.861和90.77%,显著高于大类行业和其它工业产品。通过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该行业整体集聚性不强,全国大多数省市区都有该产业,河北在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的湖南还是铁合金行业最大集聚地(CR1为11.57%)。但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集聚性较强。
表6 201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结果
对20个制造行业集中度指标的研究可以看出:不论是大类的区域集聚,还是中小类行业和工业产品的区域集聚,前5位集聚区绝大多数是东部沿海地区。另外,中小类行业和产品的集聚程度普遍高于大类的集聚水平。
1.2002-2010年间我国20个大类制造业集聚程度从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3个制造行业在2005年基尼系数达到最大值,只有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3个行业基尼系数呈现持续缓慢上升趋势。近年来,大多数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下降趋势可能与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关,中西部地区近些年发挥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2.制造业行业集中度指标CR1、CR2和CR5具有较强的相关性,CR1值比较高的,其CR2和CR5值一般也比较高。化学纤维制造业、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倾向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天津和河北等东部沿海省市,可能是这些地区由于具有产业集聚的主要区位条件,一定的历史积淀、适宜的区域制度环境和便捷的交易条件吸引了许多产业。加上产业集聚中技术溢出效应作用吸引各种产业汇聚于此。
3.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细化分析可知,中类、小类和主要工业产品集聚水平一般高于其行业大类的集聚水平,并且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和规模经济越强,其集聚度指标值越大。另外,一些在国外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特征的制造行业仍然处于非常分散的布局,如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在我国目前处于分散布局状态,可能是这些行业被地方政府确定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或者战略产业,地方政府出于短期利益考虑而给予它们特殊优惠政策待遇。
[1] Marshall Alfred.Principles 0f Economic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61.
[2] Hoover,E.M.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Location[M].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1936,18(4).
[3] Scott A.J.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Division of Labor,the Firm and Process[J].Economic Geography,1986,53.
[4]周明.中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 Portor Michael E.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lk:The Free Press,1999.
[6]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7]梁育填,等.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的机理分析——以广西梧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12).
[8]毕秀晶,等.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与郊区化[J].地理学报,2011(12).
[9] Wen Mei.Re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