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私营经济政策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探略

2013-04-20 07:15:52万立明
关键词:公营私营经济陕甘宁边区

万立明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从土地革命到抗战时期,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的思想与政策,并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许建平、王晋林、高尚斌、陈志杰、黄正林等学者有很多论著涉及陕甘宁边区的私营经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以及经济政策与立法等问题,但就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如何具体实施中共私营经济政策尚缺乏系统分析,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抗战期间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政策的形成

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规定:“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减低税租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1](P612)瓦窑堡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中指出:“人民共和国,……并不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而且还鼓励这些工商业的发展,任何民族资本家,只要他不赞助帝国主义和中国卖国贼我们就要保护他们。 ”[2](P159)因此,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政策的初步形成。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逐步发展成熟。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论政策》的党内指示中提出:“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到我抗日根据地开办实业。应该奖励民营企业,……应该避免对任何有益企业的破坏。 ”[3](P768)1941年4月,毛泽东又指出:“在目前的农村根据地内,……是让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机会,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半封建制度。 ”[4](P751)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中提出:“故党的政策,……是在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同时奖励资本主义生产与联合资产阶级,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 ”[5](P282)12月,毛泽东指出:“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4](P849-850)1944年5月20日,刘少奇在《工厂代表大会的讲话》中也提到:“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发展工业,我们同时采用私营与公营这两个办法。我们应该帮助私人多办一些厂,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多了,对于我们的经济是有好处的”。[6](P4)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民生计’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4](P1007)6月21日的《解放日报》社论指出,中国的革命性质,规定了中国的资本主义是要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而且提倡它的发展。[7](P7)

因此,中共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私营经济对于保障供给和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提出要保护私人资本的合法利益,把私营经济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中共还提出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和劳资关系,才能有利于根据地私营经济的发展。

二、中共的私营经济政策在陕甘宁边区的实施

为了贯彻和实施中共的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了具体条例和法令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从而为陕甘宁边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效的政策保障。

第一,对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布置。1941年2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计划》中提出:“政府对私人商业提倡保护并且帮助其发展的政策。尤其欢迎边区以外华侨等实业家、商业家来边区投资。政府颁布投资条例,予外来投资者以奖励与保护。但政府采取适当的办法,抑制商人的操纵投机,实行平买平卖。 ”[8](P38-39)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经中共中央批准,其中明确提出:“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或兴办实业”。[9](P54-55)1942年1月,根据上述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制定了《三十一年度经济建设计划大纲》,第一条便提出“贯彻以农业为主,广泛发展私人经济的政策”,其中包括“发展家庭工业,主要着重发展关东地区和关中的纺织”,“贯彻商业自由政策,继续发展私人商业。对于资金不敷的小商人和运销土产出境的商人,由银行酌量予以资金周转的帮助。奖励或津贴私商运销边区药材出境”,同时还“应积极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投资,颁布优待华侨投资办法,帮助在延华侨兴办工商实业,造就便利华侨来边区投资的基础”。[10](P377-388)因此,在边区的施政纲领或经济建设计划中,对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实施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布置,明确规定对私营经济进行奖励、优待和贷款支持等,边区对此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第二,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对私营经济一视同仁。1941年,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提出:“人民对纳税的负担,要普遍而合理,不使少数富有者单独负担,亦不使税款都转嫁在贫苦工农阶级身上”是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还要“依靠私营和公营的经济发展,民有余力,公有余财;依靠统一的累进税,征收容易,负担合理”。[11](P223-224)同年,《解放》周刊社论指出:“我们主张按照收入的多少,来规定纳税的多少。除少数最贫困的人民免税外,其余的公民,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本家、地主均在内,都须负担纳税义务,而不得将税款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我们反对对工农采取拘押罚款的办法,我们也反对对地主资本家采取这样的办法。我们主张实行适于团结抗战建国的合理的税收。 ”[5](P478)1942年10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营业税修正条例》中则明确规定:“凡在边区境内设有固定地址长期经营商工业之店、坊、栈、庄、厂、号,不论公营或私营,均须定期完纳营业税。凡在边区境内不设固定地址,临时从事贸易营业者,无论公营或私营,均须定期完纳临时营业税。 ”[12](P364)因此,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一个较为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纳税人的范围扩大到80%以上的居民,而没有让地主和资本家全部负担,并且按照收入的多少采用统一累进税的方式征收。

第三,对私营经济实行奖助、优待,包括政府减征或免征私营工厂的营业税和给予技术支持等。 1944年7月30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奖励边区内地主商人创立工业,并欢迎边区以外的工商业家来边区发展工业。……凡私人资本经营工业,只要他不违犯政府法令及劳动政策,政府应予以协助,并对其企业的发展予以法律上的保障。为了解决技术的困难,各工业机关及各工厂应给予帮助,并派出一定技术人员指导民营工业的发展”。[13](P445-446)在税收问题上,私营工厂的营业税全部免收。对必需的工业原料的入境免税或减税(如棉花只收1%),对边区能生产的工业品则提高其税收 (如布从3%提高10%,铁从免税提高到50%),保护边区工业的发展。[14](P644)

1945年3月28日,为奖助边区内外各界人民投资,发展边区经济,增长抗战力量,陕甘宁边区政府特制定 《陕甘宁边区奖助实业投资暂行条例》,由林伯渠签署公布。条例规定,凡自愿投资边区,经营农业、工业(重要包括挖煤、炼铁、造瓷、榨油、制盐、纺织、造纸、制革等)、运输业和其他实业之人民,无论家在边区内外,或回国华侨,一律依照条例予以奖助。另外,对投资人采取了7项优惠政策,如地基3年免收或减收租金,经营工业、运输业,3年免收营业税;投资人出产之成品及所需之原料,得享受政府减税或免税之奖励等。[15](P41-42)可见,该条例鼓励私人在边区对挖煤、炼铁、造瓷、榨油、制盐、纺织、造纸、制革、农业及其他实业投资。

另外,边区还对优秀的私营企业主进行表彰和奖励。例如,艾斌卿是米脂民营工业先驱之一,他自筹资金建立民生纸厂。该厂研制出能够印刷货币的优质厚纸,为中央印刷西北农民币解决了急需的纸张问题。1945年2月,边区政府“褒奖米脂民生纸厂经理艾斌卿为民营工业模范”。[14](P645)艾斌卿曾两次荣获“民营工业模范”奖励。[16](P239)再如,吴旗县参议会议长蔡丰觉得吴旗人民穿布困难,发起创办织布工厂,织出的布成本只需三百元一尺。……在三月(1945年)二日,县委书记王明远同志亲自率领全县干部,在锣鼓声中为他送匾。同时,三边专署奖给奖状、奖章、花格毛毯和一身毛呢衣服。[14](P645)

第四,对边区私营工厂进行贷款、投资和订货。为了增加工业品,边区政府还向私人企业贷款、订货,保证产品销路和保证厂主有20%的利润。[17](P221)《陕甘宁边区奖助实业投资暂行条例》中也提到对投资人酌量予以贷款和成品滞销时商请贸易公司酌量调剂。政府不但发展公营工业,对于私营工业,家庭纺织业也采取贷款投资、订货收购产品等办法帮助其发展 (如对米脂的万合工厂、民生纸厂和在绥德成立了土布公司收买土布)。[14](P644)因此,私人投资工业的积极性大增。

其中,对边区私营工厂的贷款、投资力度较大,所起的作用也尤为明显。1942年1月,边区政府政务会议决定在本年度一千万投资额内,调整五万元到十万元资金,借给西北华侨实业公司作为投资,以帮助其开设工厂。同年7月,政务会议接受米脂艾斌卿呈请政府投资纸厂的请求,将本年预算辅助米脂县兴修水利经费十万元,暂时挪用作为政府对该厂贷款。[18](P156)1942年2月26日,为发展私人经营的各种交通运输企业,陕甘宁边区交通运输局特制定“投资暂行办法”,投资范围包括骡马店、大车、鞍架、毛口袋、制造厂以及其他一切交通运输事业。投资的条件是某地区内对某种事业极感缺乏有愿开办者;某地区之某事业,供不应求,有私人要求扩大其该项事业者;某企业已经成立,经理颇有成绩,客观迫切需要,而该企业人又欲发展苦无资金周转者。交通运输局对所投资之私人企业不取分文利息,投资期限为一年。[10-2]1943年3月,边区政府今年纺织投资三百九十万元,除其中一百九十万元投入政府、机关、部队等所经营的纺织厂以外,余二百万元,均为发展民间纺织贷款。[19](P155)1944年6月,边区政府对它(私营工业)投资贷款二百三十万元(边币,折合法币约1,700,000元),又投资一百三十担小米,一万斤羊毛。例如对米脂万合厂投资十五万边币(折合法币71,428元),一百石小米,一万斤羊毛。对盐池元华厂投资五万边币。又借给米脂民生造纸厂边币十万元,三十石小米,利息百分之七,都由财厅支付,与银行无关。去年(1943年)对零星纺织业,共贷款二百万边币(折合法币952,380元)。[14](P644)可见,边区政府对私营交通运输业、纺织业、造纸和盐业等给予了较大的资金支持,而且基本都由政府承担利息,从而大大缓解了私营工厂资金周转的困难。

还应指出的是,边区银行也积极配合政府的贷款政策,放款重点逐渐转向私营经济。1941年,边区银行工业放款过分偏重于支持公营工业,严重忽视了对私营工业及手工业的支持。为此,边区银行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批评。1942年边区政府及银行重新调整了放款方针,强调边区生产建设放款的重点应当放到投资私人经济上来,公营经济投资则次之。在对私营经济的投资方面,边区银行绥德分行工作做得较好。早在1941年上半年,该分行已经重视了对私营经济的支持和扶助,常能以30万元左右的资金投放于民间纺织业,刺激该项生产发展。1942年5月,边区银行及其绥德分行配合各方面在绥德市成立了 “永昌土布产销股份有限公司”,以推动当地民间纺织业的发展,组织土布的原料供给与产品销售。[20](P117-118)

第五,制定一视同仁的劳动政策,建立合理双赢的劳资关系。1940年4月,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对雇佣劳动的工作时间、工资、女工、青工、学徒、工人福利、安全与卫生、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管理规则和解决争执及处理违法案件之机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其中规定:“工人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率,最低工资率以当地之生活状况为标准”,“工人可自由组织工会”,“不能无故开除工人”,“工伤应得到医疗费”,“休假工资照发”等。[21](P343)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也明确规定“调节劳资关系,实行十小时工作制”、“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9](P54)1942年12月23日,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对财政经济政策的指示中提出:“边区的劳动政策,必须与目前任务相适应而有必要的转变,不论公营的、合作的、私人的大小企业,一方面在边区可能的与必需生活条件下改良工人生活与待遇,一方面工会的中心工作要组织与教育工人为自己的事业提高纪律与劳动率,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任务”。[22](P343)由此,边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劳资关系,既保护了工人的利益,也照顾到私营业主的利益,从而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益,因而可以促进边区私营经济的发展。

三、实践绩效的简要评析

为贯彻中央的私营经济政策,陕甘宁边区施行的上述地方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是正确而有效的。

首先,陕甘宁边区的成功实践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工商业的数量猛增。据1942年延安、富县等13个县、市统计,手工作坊达399个,人数增至1107人;1943年作坊增加到652个,2047人,作坊增长率为64%,人数增长率为84%。边区纺织业,1939年只有私营工厂6家,到1943年私人纺织厂猛增到50家。边区造纸业,1940年只有39家,至1943年,增加到56家。私营煤矿,全边区共20余处。定边、盐池两县有盐矿五六处,均系群众合股经营。[23](P61)除私营工业外,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商业也有较大发展。1944年的户数比1936年增加了2.8倍,详见表1。

表1 延安市私营商业统计表(1936-1944年)

其次,边区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整个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为争取实现陕甘宁边区工业品的自给,促进和发展边区经济建设,以及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以1938-1943年陕甘宁边区的棉布生产为例,可以看出私营经济的重要作用,详见表2。

表2 1938-1943年陕甘宁边区棉布生产比较

(续表)

从表2可以看出,1938-1939年边区的公营纺织业数量较少,1940年后公营工厂的数量和产量有了较大增长,但最高时产量也只占45.2%。合作工厂产量所占比重在10%以内。私营工厂和手工纺织业的产量则占据边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最高时达98.2%。可见,私营经济对边区纺织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再从私营纺织业1941年的具体生产量及所占比重来看,私营经济皆占据主要地位。1941年陕甘宁边区纺织业生产量,“如取其较少数,则(一)公营纺织业产布18,839匹,(二)纺织合作社产布4,356匹:(三) 私营纺织业产布38,044匹,合计为61,239匹。如取其较多数,则(一)公营纺织业产布21,840匹,(二) 纺织合作社产布5,613.6匹,(三)私营纺织业产布87,250匹,合计为114,703.6匹”。[24](P431)根据上述材料,很容易计算出私营纺织业产量所占比重,少则62%,多则76%。因此,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边区私营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再次,中共私营经济政策的提出以及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中共根据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制定了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因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4](P1009)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保护和发展私营经济是解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现实需要。上述理论和政策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陕甘宁边区的私营经济完全不同于旧式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中对私营经济所采用的贷款、减免税收、技术指导等奖励和支持的政策以及为此合理调整劳资关系、公私兼顾等理论和实践,都是在当时极其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发展。

最后,陕甘宁边区的成功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即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是发展经济的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同时,也为建国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私营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私营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刘少奇.在工厂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44年5月20日)[A].工厂管理与群众工作[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0.

[7]劳动政策和工商业政策选集[Z].胶东新华书店,1948.

[8]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二辑[Z].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

[9]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册(1941年)[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10]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1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六编·财政[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1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13]争取边区工业全部自给(1944年7月30日)[A].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工业交通[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15]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Z].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

[16]榆林人物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17]彭泽益.中国社会经济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18]陕甘宁边区的行政管理[M].北京:工商出版社,1986.

[19]魏协武.陕甘宁边区金融报道史料选[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0]陕甘宁边区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21]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Z].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2]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册(1935-1940年)[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23] 陕西省志(第 62卷)(四)工商联志[Z].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

[2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中)[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公营私营经济陕甘宁边区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人才问题探究
环球市场(2023年7期)2023-03-22 23:56:01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00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公营民用厂矿探微
今古文创(2020年12期)2020-09-10 07:22:44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42
古巴将颁布新规推动私营经济合法发展
投资北京(2018年9期)2018-12-29 09:02:54
城市居民住房:不应当成为问题的问题
G-BOS助力公营车辆走进春天
人民交通(2013年3期)2013-10-26 05:31:58
表 视
民生周刊(2011年7期)2011-07-07 15:49:37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剥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