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斌,赵杰,聂亚彬,钱建东,陈叶芳
·病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冠状动脉自发性穿孔二例
胡方斌,赵杰,聂亚彬,钱建东,陈叶芳
病例 1,男,69 岁,因“胸闷、胸痛 6 小时”于 2004-08-04 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图1):右冠脉中、远段Ⅱ型穿孔,中、远段血管呈瘤样扩张,远段血管闭塞。术后即刻行超声心动图示少量心包积液。对该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病例 2,男,60 岁,因“剧烈胸痛 2 小时”于 2011-06-11 入院,入院前曾“晕厥”1次。既往无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史,既往吸烟 300 支 /年,已戒烟 3 年。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示(图2):右冠脉近段 95 % 狭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血流Ⅱ级;中段并发Ⅲ 型穿孔,对比剂漏入心包。急予 2.5×20.0 mm 球囊低压(4 ~ 6 atm)封堵。封堵过程中患者突发心室颤动,予 200 J 电复律 3 次成功。于右冠脉中段植入 3.0×16.0 mm 带膜支架(Jostent)一只成功,近段再植入 3.0×36.0 mm 药物洗脱支架(Excel)一只。入院后第 2天查 cTnI 95 ng/m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幅度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 47%,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微量心包积液。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心影增大,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两侧胸腔少量积液。2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性心脏压塞,均未行心包穿刺引流,一周后出院。
图1 病例 1 冠状动脉造影图
2.1 自发性冠状动脉穿孔(SCAP)的病因
SCAP 破裂患者,临床表现多以急性胸痛、呼吸困难起病,常因病情迅速进展,极易导致急性心脏压塞和血液动力学衰竭,进而心脏性猝死,幸存者罕见。根据病例个案报道,引起SCAP 的潜在病因如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瘤破裂、自发性冠状动脉内膜撕裂、先天性冠状动静脉瘘、外伤、心脏外科手术如大隐静脉搭桥术后、降主动脉置换术后、冠脉局部脓肿等。在部分 SCAP患者中则并未发现任何潜在疾病或损伤,冠脉 CT、冠脉造影或尸检仅提示:原发性、孤立性冠状动脉穿孔、破裂,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排除 PCI术中人工操作、器械(导引钢丝、球囊、支架、旋切导管、旋磨头)损伤等因素,PCI术后并发 SCAP 病例亦呈上升趋势,多见于心肌桥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支架感染等。
2.2 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 SCAP
近二十年来,随着早期心肌再灌注治疗,尤其是“AMI绿色通道”的普遍建立及急诊PCI术的广泛开展,AMI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但粥样斑块破裂导致SCAP、急性心脏压塞且抢救成功者鲜见报道。AMI后心脏压塞的常见原因是透壁梗死中心区心肌组织坏死、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由冠状动脉穿孔所致者罕见报道。Semple 等对一例51 岁男性前间壁 AMI合并急性心脏压塞死亡患者进行尸检,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方法发现:左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合并穿孔,对比剂呈云雾状喷出;病理切片亦证实:左前降支近段粥样斑块,穿孔缺损由内膜延伸至外膜。
2.3 SCAP 的处理
Ⅲ型冠脉穿孔常易导致急性心脏压塞,本文 2例 AMI后SCAP 全部经冠脉造影和 /或超声心动图诊断,但患者均未出现急性心脏压塞,推测原因如下:① 一例穿孔近段存在严重狭窄(95 % 狭窄 ),漏入心包血液量少、速度慢;抑或该例患者近段原本为闭塞病变(95 % 狭窄 + 血栓栓塞或痉挛 ),行冠脉造影时经对比剂推注后血管始获再通,穿孔发生时间较短,并立即给予球囊封堵+带膜支架植入,处理亦较及时。② 一例冠脉闭塞(罪犯血管)近段瘤样扩张仅合并Ⅱ型穿孔。③ 术前、术中均未应用Ⅱ b/Ⅲ a 受体拮抗剂或溶栓剂。
本组 AMI后 SCAP 患者均为男性老年患者(年龄≥ 60 岁),初次发生 AMI(既往无心肌梗死史),且全部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具体机制不明。因病例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总之,SCAP 是 AMI的一种罕见但具潜在危险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至关重要。因幸存者少,临床上可能低估其发生率。
2013-02-28)
(助理编辑:曹洪红)
214500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胡方斌 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介入心脏病学研究 Email: shigahu@yahoo.com 通讯作者:胡方斌
R541
A
1000-3614(2013)06-04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