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风疮病治验说

2013-04-18 08:57肖凯峰肖明晖
福建中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润燥血虚月经周期

肖凯峰,肖明晖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

血风疮是妇女在月经期间或经期前后全身出现栗米样丘疹,突出皮肤之上,摸之碍手,奇痒奇痛,喜手抓痒,抓破疹皮出血珠,血珠结痂如疥,痂脱白屑疹则消,下次经期疮疹再现,以规律性发作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疾病。病名出自清·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杂病门》,临床见证不多。据文献记载,血风疮有“气血俱虚”﹑“血虚肝郁”2种证型。《医宗金鉴》用“加味逍遥散”治血虚肝郁之血风疮证,因笔者在临床少见此型,缺乏资料总结,故未作探讨。笔者在临床所见16例妇人血风疮均属气血俱虚证,均用“加味圣愈汤”治愈,疗效较为满意,现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气血俱虚,血燥风热湿蕴为其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杂病门》说:“妇人血风疮证,遍身起,如丹毒状,或痒或痛,搔之成疮,由风湿血燥所致……复起白屑,肌肤强硬者,乃血不润也,宜服益气养荣汤”。试观此论,血风疮虽由风湿血燥所致,然详究本因,实为气血俱虚所成。何谓欤?盖气与血相附相随,若病血虚,必致气虚;因病血虚,虚则热生,风乘热至,湿随热起;血愈虚而热愈生,热愈盛而风湿愈至,风湿合蕴则热愈盛,热愈盛则血愈燥,血愈燥而气血益虚;如是虚、热、风、湿四者相依为害,血风疮必自成也。16例女性患者均以月经前后2、3 d或月经期间有栗米样痒疹出现,抓破出血结痂成疮如疥,规律性发作3个月经周期以上。均有月经量减少,月经颜色紫黑,口干喜饮,头晕目眩,心烦心悸,耳鸣少寐,肢软短气,皮肤干燥,溲黄便燥,舌红少苔或薄微黄,脉细弱而数等症状。以脉证观之,由于气虚,可见耳鸣、肢软短气诸候;由于血虚,可见经量减少、头晕目眩、心悸少寐等诸候;因血虚生热,热盛血燥,则见皮肤干燥、经色紫黑、口干喜饮、溲黄便燥、舌红少苔或薄微黄、脉细弱而数之征;因热盛生风生湿,风湿热互结,搏于肌腠,气发于外,腠理开泄,皮肤发为痒疹;气留不去,故痛痒无常;因痒搔破血出,方结痂如疥。

2 益气补血,润燥祛风,清热利湿是治疗主法

血风疮病因为气血俱虚,血虚风热夹湿所致,因而治疗取益气补血,润燥祛风,清热利湿之法,方选“圣愈汤”而不选《医宗金鉴》之“益气养荣汤”加味。盖“益气养荣汤”只有益气养血除湿之功,而无祛风清热之力。若于此方中加味,则又有药多方杂而无常之弊,故本病取“圣愈”而不取“益气养荣”也。尚有治血风疮证《医宗金鉴》首推“加味逍遥散”加黄连、生地黄一方,本病不选用何欤?盖“加味逍遥散”偏于调气疏郁,虽方中也加生地黄、黄连,有滋阴凉血、清热除湿之功,但却无补气祛风作用,所以“加味逍遥散”用于阴血稍虚、气郁化火、湿热互结、血燥风生之血风疮证则可,而无肝郁气滞,纯为气血俱虚之血风疮证用之则非所宜,故临床未予取用。

3 审症求因,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16例患者发病3个月经周期者12例,发病6个月经周期者3例,发病8个月经周期者1例;疹发部位:躯干及四肢有疹疮者12例,躯干、四肢及头面均有疹疮者4例;月经量减少,月经颜色紫黑,口干渴饮,头晕目眩,心烦心悸,耳鸣少寐,肢软短气,皮肤干燥,溲黄便燥,舌红少苔或薄微黄,脉细弱而数者16例均有。审症求因乃气血俱虚,血燥风热湿蕴所致,方选“圣愈汤”加味。“圣愈汤”方出《东垣十书》,原方药味有:熟地黄、白芍、川芎、人参各七钱五分;当归、黄芪各五钱。笔者根据病情调整,以生地黄易熟地黄,以党参代人参,将川芎用量减少,将地、芍、参、芪用量增大,加地肤子、何首乌、白鲜皮、荆芥穗4味,更名为“加味圣愈汤”。处方:生地黄24 g,白芍 24 g,党参 24 g,黄芪 24 g,当归 9 g,川芎 6 g,何首乌15 g,白鲜皮 20 g,地肤子 12 g,荆芥穗9g。 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不愈再服,以愈为度。方中参芪甘温,入肺脾二经,益气固营护卫,助内托邪外出,以疗疹疮之疾;归芎辛甘温润,入心肝二经,补血护阴助阳,唯川芎辛窜,有泄真气之弊,故用量减少;白芍酸寒,入肝以凉血;生地黄微寒,入肾滋阴润燥,以清湿热之邪;何首乌苦涩入肝肾二经,滋肾养血润燥;地肤子苦寒,入膀胱以清利湿热;白鲜皮苦寒入脾,以清肌肤湿热;荆芥穗辛苦温入血分,其气轻扬走表,以宣散肌肤痒疹之风邪。如此十药入伍,共奏补气益血,润燥祛风,清热利湿之功效,血风疮病自然克平。16患者服药14剂痊愈者4例;服药10剂痊愈者12例。随访观察,16例患者愈后均未复发。

病例介绍

钟某,女,41岁。于2011年2月2日始病,月经来潮时全身呈现栗粒样丘疹,尤以躯干密布,四肢稀疏,奇痒奇痛,不时手抓,抓破疹皮血珠渗出,血干后结痂如疥,经净后2、3 d疹脱,白屑消退,如此规律性发作8个月经周期未愈。曾在外院皮肤科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治疗无效。于2011年10月20日来我院皮肤科诊治。辰下症:经行先期,色紫量少,口渴喜饮,头晕心悸,耳如蝉鸣,夜不成寐,肢软无力,尿黄便燥。皮肤科检查:身体瘦弱,面色 白,皮肤干燥,疹如星布,稀密界限分明,短气懒言,舌红苔少,脉细弱而数。

中医诊断:血风疮(气血俱虚,血燥风热湿蕴型),治法:益气补血,润燥祛风,清热利湿。方选“加味圣愈汤”,处方:生地黄 24 g,白芍 24 g,党参 24 g,黄芪24 g,当归 9 g,川芎 9 g,何首乌 15 g,白鲜皮 20 g,地肤子12 g,荆芥穗9 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复诊:诉服药后当月月经来潮时痒疹未现。嘱其续服7剂巩固,追踪观察3 a,未见复发。

猜你喜欢
润燥血虚月经周期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血虚≠贫血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血虚≠贫血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