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地区杨树早期落叶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3-04-18 03:28王晓春
防护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叶锈病分生孢子杨树

王晓春

(辽宁省彰武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阜新 123200)

彰武县杨树面积8.4万hm2,是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多是杨树纯林。树种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差,造成天敌种类减少,加上气候异常变化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杨树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近几年发现部分乡镇的杨树在生长季节7月末开始至9月底,树叶不同程度提早枯黄、落叶。杨树早期落叶直接引起树势衰弱,抗病抗寒能力差,不仅生长缓慢而且诱发各种病虫害,使林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2012年杨树早期落叶最为严重,受灾面积也最广。据调查统计,全县杨树早期落叶面积达0.7万hm2。发生杨树早期落叶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 虫害原因

1.1 杨潜叶跳象危害是造成杨树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

杨潜叶跳象在全县普遍发生。在2008年春季全县就大面积发生过一次,当时杨树刚刚放叶,被潜叶跳象危害后,树叶变黑,被风摇曳之后,枝叶被风吹落一地。2012年全县又一次大面积重度发生,在8—9月全县大部分乡镇出现杨树早期落叶情况,非常严重。

该虫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进入枯枝落叶层、表土层下越冬。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卵产于叶片背面,5月上旬孵化幼虫开始潜叶取食叶肉,叶片留下明显蛀道及叶苞脱落后出现圆形空洞。6月下旬成虫羽化盛期,然后继续上树取食叶片背面表皮和叶肉,形成仅存上表皮的圆形或条形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取食成千疮百孔,远看如被火烧一般,影响树木健康成长。

1.2 杨潜叶蛾的危害是杨树提早落叶的次要原因之一

杨潜叶蛾在各乡镇均有少量发生。出孵幼虫就近潜入叶肉组织蛀隧道取食叶肉,老熟幼虫从叶面咬孔而出,在叶背面结茧化蛹。受害林地的杨树叶片潜食处呈现中空大黑斑块焦枯状,或在叶脉间蛀成线形银白色潜痕,蛀食道长而弯曲,不形成坏死大斑,仅留叶皮及叶脉,叶片干枯变黑黄,大部分早落。

杨潜叶蛾幼虫危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5、7、8月发生较严重。

2 病害原因

造成杨树提前落叶的次要原因,主要有:

2.1 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在全县部分乡镇呈点、片状发生。此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危害嫩梢、叶柄、蒴果和果穂柄。发病初期在表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边缘颜色较浅而整齐,到后期病斑中心变为褐色,上面生有黑点。黑点破裂后,放出分生孢子,经风吹到其他叶片上进行再次浸染,7-8月发病危害最严重,病斑多数相连成片,9月造成树叶焦枯而脱落。

引起杨树黑斑病的病原是褐斑盘二孢菌。病菌以菌丝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春天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由雨水稀释后,随水流飞溅或漂流而传播。病害的症状因寄主的种类不同有一些变化。在黑杨派杨树上病斑一般较小,通常为0.5~1.0mm,密生于叶两面,病斑中央有1个灰白色的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堆。青杨派杨树上的病斑较前者大,为1.5~2.0mm,主要生于叶背,叶柄和嫩梢上的病斑呈梭形。白杨派杨树上的病斑常连片形成圆形、角形或不规则形状大的坏死斑,坏死斑上常见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在密度过大,温、湿度较高时,发病更严重。

2.2 杨树灰斑病

经调查,杨树灰斑病在部分乡镇零星发生。病害发生在杨树的叶片和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颜色因树种而异,有绿褐色、灰绿色、和锈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绿色突起小毛点,有时连片,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次春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可随气流、风雨传播到新生杨叶上。萌发后生芽管及附着胞,由气管侵入寄主组织,发病后2d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一年可多次发病。发病有2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5月下旬;第2次高峰为7月初,9月末基本停止。一般叶片先出现叶斑病状,雨后发生枯枝和落叶病状。

引起杨树灰斑病的病原:有性世代为东北球腔菌,无性世代为杨棒盘孢菌。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的关系密切,每当湿度增大,发病率也随即增高,7月雨季会出现枯枝提早落叶症状。

2.3 杨树叶锈病

据调查,杨叶锈病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发生,呈点、片状,危害程度为轻度。杨树叶锈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淡绿色斑点,病斑扩展成橘黄色斑,表皮破裂后露出橘黄色粉,为夏孢子堆。感病重的叶片生满黄粉,故又将此病称为黄粉病,在秋季,叶正面产生多角形铁锈状斑,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多数相连时致使孢子堆周围的叶片组织坏死,又因夏孢子堆是破表皮而外露的,给叶片造成大量破伤,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使叶片大量失水,引起早期落叶和枯梢以及翌年放叶迟或叶片小等病症。在4月下旬5月上旬,杨树感病的落叶上冬孢子遇湿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覆盖叶表面上。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落叶松的针叶上,萌发并由气孔侵入,7~11d后产生精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传播,在杨叶上萌发并由气孔进入,经10~15d产生夏孢子,成为再次侵染源。8月开始形成冬孢子堆,随叶片一同在地面上越冬。

引起杨树叶锈病的病原为松杨柵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的长循环型锈菌。湿度大、密度大、树木徒长等条件,都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落叶松相邻的杨树林发病期早,病情也重,反之相距较远的杨树林发病晚,病情较轻。

3 防治对策

3.1 杨潜叶跳象防治

3.1.1 利用寄生性天敌杨跳象金小蜂和三盾茧蜂,它们对此害虫种群起着较大的控制作用。

3.1.2 用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喷雾或土壤处理,对成虫和蛹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

3.2 杨潜叶蛾防治

3.2.1 清除枯枝落叶,杀死部分越冬虫体。

3.2.2 在成虫活动期或虫斑出现盛期前,喷洒50%杀螟松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30%乙酰甲胺磷1 000倍液。

3.3 杨树黑斑病防治

3.3.1 夏秋季节扫集落叶,高温堆肥或烧毁,消灭病原菌。

3.3.2 在6-9月间喷洒波尔多液和65%代森锌500倍液,10~15d喷一次。

3.3.3 造林密度要适当,适时抚育间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3.3.4 易涝林分及时排水,降低林分空气湿度,减少感病率。

3.4 杨树灰斑病防治

3.4.1 种苗不要过密,叶片密集时可间苗或打去下部叶片,通风降湿。

3.4.2 造林密度不可过大,郁闭度大时可间伐,保障通风。

3.4.3 清除病落叶和大树下感病枝条,减少病菌来源。

3.4.4 发病季节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1∶1∶125~170倍波尔多液,15d喷一次,喷3~4次。

3.5 杨树叶锈病防治

3.5.1 选择优质、抗病树种造林,不要营造落叶松杨树混交林。

3.5.2 防止苗木过密,适当控制氮肥,避免徒长,提高苗木抗病力。

3.5.3 清除病落叶并烧毁,减少病菌来源。

3.5.4 6月向杨树苗上喷0.8%~1.0%波尔多液、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稀释液预防,15d一次。幼林可用飞机喷洒300倍液石硫合剂,也可用硫类烟剂防治。

猜你喜欢
叶锈病分生孢子杨树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跟踪导练(五)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