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60例

2013-04-17 08:46艳,朱
中国药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皮疹

翁 艳,朱 焰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医院儿科,浙江 湖州 313000)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年龄小于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2],可引起发热,手、足及口腔等部位出现溃疡、皮疹,部分患儿还会引起心肌病、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脑炎及呼吸道深度感染等并发症。且重症者病情发展较快,死亡概率较高。笔者回顾性分析12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患儿,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6个月至10岁,平均(2.3 ±1.2)岁,发病年龄不大于 1 岁 50 例(41.67%),1~3岁 66例(55.00%)大于 3岁 4例(3.33%);病程 1~6 d,平均(3.2±1.1)d。将本组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在性别比、年龄、各个年龄段的病例数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重症手足口病的入选标准:符合手足口病或者疱疹咽峡炎的临床诊断,若有如下之一情况者则可视为重症高危患者。1)年龄不大于3岁,体温高于39℃且发热超过3 d;2)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包括肢体抖动、无力、抽搐、嗜睡及频繁呕吐等;3)心率突然加快或减慢、面色苍白、末梢循环不良;4)呼吸困难或急促;5)血液白细胞大于17.5×109/L,嗜中性粒细胞占60%以上;6)高血糖。

临床表现:120例患儿就诊前1~3 d有咳嗽、哭闹、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及流涕等症状。其中发热103例(85.83%),热程为1~5 d,平均(3.2±0.9)d,自发热第1天至第4天逐渐出现皮疹症状;无发热症状的17例(14.17%)。均有皮疹症状,其特征为,1)形态为椭圆形或圆形斑丘疹、疱疹、丘疹,疱疹壁较厚而不容易破裂,大小约为4 mm,周围绕以红晕,一般不存在疼痛或痒感;2)皮疹出现在手部最多,为 110例(91.7%),足部 102例(85.00%),臀部 79 例(65.83%),下肢及膝部 26 例(21.67%),手部皮疹大多数出现在手心、前臂及手指屈侧等部位,足部皮疹多出现在足底及小腿等部位,臀部皮疹多出现在肛门周围及骶尾部的皮肤处;3)皮疹出齐及消退。本组患儿皮疹出齐时间为3 d,3 ~6 d 逐渐消退完全[3-4]。

1.2 方法

将12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治疗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先给予患儿支持及对症常规治疗,即包括退热及口腔疼痛等方面的局部性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肌肉注射,连续使用4 d,用中成药(如甲强龙、甘露醇等)进行辅助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儿的实际年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干扰素α-1b(长春生物制品厂,批号为 20100505)进行雾化治疗,剂量为 20 μg/次 +0.9%氯化钠注射液2 mL,1日2次,丙种球蛋白1 g/(kg·d),治疗2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发热时间(以天计算)、皮疹、口腔及溃疡消退的时间。显效:用药24~48 h之后患儿的体温恢复至正常的状态,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疱疹溃疡出现明显好转,精神神经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心率平稳;有效:用药48~72 h范围内患儿体温正常,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疱疹溃疡有一定程度好转,精神神经症状有所减轻,呼吸心率好转;无效:用药超过72 h患儿体温未恢复至正常状态,手足心皮疹口腔疱疹及口腔溃疡,精神神经症状呼吸心率并无任何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症状[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以及SPSS 16.0软件,均值以X±s表示,采用卡方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观察组仅2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对照组有6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且有3例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其余患儿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d,X±s)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常见于3岁以下及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的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及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及臀部均会出现斑丘疹及疱疹[6]。对于绝大多数患儿而言,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发病非常急促,且进展较快,很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而死亡。

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为人体在外源以及内源性诱生物作用之下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低分子糖蛋白,经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活性及促进人体内抗病毒蛋白合成的双重作用而发挥药物的真正生物学功能,不仅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还可调节免疫反应及细胞生长与分化。一般通过以下环节发挥作用:首先抑制病毒的感染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这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及病毒颗粒的装配;激活巨噬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通过与干扰素受体之间进行有效结合而进一步活化2’-5’寡聚A合成酶与蛋白酶,最终阻止了病毒蛋白的转录,对病毒的增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病毒感染而进入人体之后,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下降,加入外源性干扰素,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高度活性的糖蛋白,可以激活胞浆酶,干扰病毒核糖及蛋白质合成达到抑制性的病毒复制的目的,而且对宿主细胞产生持续性数天的临时抗病毒的状态[7]。与此同时,干扰素又可增强T细胞及NK细胞的活性,诱导淋巴因子的产生而引起杀灭病毒的重要作用,以不断增强抗病毒的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退热时间、退疹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口腔溃疡痊愈时间,神经精神,呼吸心率症状改善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之,将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其临床疗效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

[1]Schmidt NJ,Lennette EH,Ho HH.An apparently new enteroviru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J Infect Dis,1974,129(3):304 - 309.

[2]Gilbert GL,Dickson KE,Waters MJ,et al.Outbreak of enterovirus 71 in Victoria Australia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neurologic involvement[J].Pediatr Infect Dis J,1988,7(7):484 - 488.

[3]刘利梅,李晓红,吕 勇,等.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18例的临床观察与救治[J].安徽医学,2008,29(4):354 -355.

[4]张 华,陈泽燕,陈海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 916 -2 917.

[5]蔡莉芬,李树娟,郭 赏,等.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 1b治疗手足口病9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7):1 031-1 032.

[6]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04,608.

[7]林思恩,章 青,谢华萍,等.我国广东福建地区2000~2001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种系进化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18(3):227 -229.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皮疹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