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陈旧的教学思想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抛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方式,做好课堂教学的提问工作,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还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做好提问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有效的。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此问题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提问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需要进行高智力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环境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十分低下。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技能。
1.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高中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问题太浅,他们会觉得没意义枯燥无味;如果问题太深,超出他们解决的能力范围,则学生会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长时间下去,不仅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还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甚至厌学,认为自己不是学化学的“料”。
2.所提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连贯性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使学生感到乏味,比如“这是什么啊?”“是不是啊?”一类几乎不用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而应该努力使所提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比如:“假如……会怎么样?”“为什么……又……”之类的连续性发问,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再思考。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趣味性,一定要选择好问题的切入点,努力使学生的思维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3.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问题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注意措辞与语气,不要让学生感觉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要给学生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这样便于学生思考,否则会让学生紧张,可能本来会答的问题也变得语无伦次答不出来。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是平等的。平等的另一层意义在于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一堂课中向学生所提的问题是有限的,一般十次左右,如果提问的次数太多就变成满堂问了,反而影响其他教学手段的实施。因此,在课堂提问的时侯,教师要注意照顾到每个学生,不能忽视某些学生。
4.课堂提问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虽然说听懂了,但是拿到题目还是做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利用分液漏斗进行有机溶剂与水分离后,但无法判断哪层是水,我们能想出多少种方法?”
在教学中,利用一题多问的方式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纯净的水中,加入了正盐后,溶液的酸碱性有变化吗?怎么变?理由是什么?”
5.课堂提问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重视学生逆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化学问题,是培养学生逆向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怎样证明浓硫酸与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学生用正向思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就会出错,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欲证明其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首先就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二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作用
问题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把那些复杂难懂的知识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等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优势。
1.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所以当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满怀疑问时,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答案。而问题式教学模式恰恰可以满足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
2.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需要大量思维活动的课程,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布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
3.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的过程,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解知识有着很大的弊端,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都是似懂非懂。而采用问题式教学,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时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