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娟芳,谈敦铭,罗晓平,尹世昌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航空修理工程系,河南 信阳 464000)
近年来,为了提高空军部队机务干部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多的短训学员来到我院参加理论培训。由此可见短训是军队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军队人才建设能不能持续发展,与是否具有连续不断的层层岗位培训制度有着必然联系。
从人才的战略发展角度看,院校毕业学员分到部队,从事某项军事职业,这只是实现了军队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在部队人才建设中,仅仅具有第一步,是不能适应军队现代化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高标准要求的,必须结合装备不断的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也才能有效发挥武器装备的战斗效能并形成强大战斗力。
从事的职业不同:受训学员当中,有的具有一定的部队工作经验,对装备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机务维护的机型不同,有的则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没有从事过航空机务工作;个人知识体系差异较大:同一期的学员里,有的在大学里就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拥有了扎实的基础,而有的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属于跨行上岗;适应角色转换的快慢不一:很多学员在部队都是中级领导和技术骨干,来到我院受训,转变为学员,对这种突然的角色转换很难适应,这样无论在管理还是在教学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受训的目的不同:有些学员学习认真刻苦,实实在在的想在受训期间学到相关理论知识,以便今后在部队中学以致用。而有的学员认为自身具有了一定或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认识不能上升到理性层面,处于散乱状态,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甚至认为来受训就是为了放松。
按照教学的要求,短训的课程囊括了各个专业的各个模块,内容非常多,而短训的时间却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那么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原理-构造-维护整个系统知识全部讲授的话,困难重重。这就要求要具有严密的教学内容组织,纯讲理论不行,纯讲实践操作更不行,这就要求任课教员必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能善于将学员经历的部队岗位实践总结提升。另外学员往往来自不同部队,新、老机种混合入学,编班难度较大,目前存在部分学员对教学内容安排不够满意,新知识开设欠缺等问题,此外有些内容的开设滞后于部队,难以满足部队需求。
由于培训时间所限,教学计划具有紧凑、灵活、针对性强等特点。在安排短训教学中,做好计划和留有余地显得十分重要。在制定短训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对象的特殊性,重点把握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问题。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课程,精选不同内容,尽量采用成熟的专题式教学法,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防止教学内容脱离部队岗位实际、脱离装备发展实际。例如本单位所承担的涡轴发动机原理课,它的范畴及其广泛,无论是哪一种机型,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但是因为结构的不同,其中依然存在不同之处,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原理与构造相结合,使学员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能够在各种机型上运用所学到的原理知识去分析一些常见的故障,另外涡轴发动机原理它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学员在课堂上很容易分神、消极,那么为了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装备、贴近部队、瞄准岗位,实现教学的互动效果;二是制定教学计划前要注意搜集老期班学员对培训计划的意见,下部队跟踪调查时,把短训质量调查作为重要调研内容。
加强教学计划性,必须从加强教学规律研究人手,从而规范短训教学管理。总体来说,短、急、宽、泛是短训教学的主要特点。短——培训时间短暂,教学节奏快;急——参训动因常常是部队急需;宽——受训对象的来源面宽,覆盖了多数航空兵部队;泛——短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个体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短急为重、宽泛辅助是我们短训教学所应秉持的主要对策。要认真总结教学管理经验,善于把成果固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从我院的教学实际看,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有许多好的做法,但在操作过程中,教学组织的随意性仍然较大,计划的预见性不强,许多活动往往需要临时调课。如果在一些活动中形成经验,将其固化后纳入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培训中去,必然产生更好的效果。
短训教学过程管理中要坚持做到两个到位:①任课教员教学能力素质到位。短训不同于生长培训,对任课教员有特殊要求。为此,领导要把好关,选派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完善,让短训学员佩服、信服的教员授课;②教学方法到位。短训班大都属于继续教育,培训对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教学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尽可能采用教员系统归纳提升,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学员自主思考讨论的方法,要多采用案例式、探索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短训质量不高,考试不严格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短训时间较短,加之学员大都是具有岗位任职经历的干部,教员在考试环节上往往把关不严,造成流于形式的现象。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加强考试管理人手,严格考试环节,除了考虑到教学对象特点,在命题上强化理解应用能力试题比例外,对考试的管理必须严格掌握,从根本上把好考试关,发挥好考试指挥棒的指向功能。
[1]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向成,刘金岭.空军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研究[C].北京:蓝天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