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产房复苏158例体会

2013-04-16 12:02蔡南盛广东省东莞市谢岗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000
吉林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产房产科

蔡南盛(广东省东莞市谢岗医院儿科,广东 东莞 523000)

新生儿窒息是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混和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出现窒息是儿科产科合作重点,复苏团队的良好训练及正确的惯彻新生儿复功指南是成功抢救的关键[1]。现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158例窒息新生儿复苏医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出生婴儿7348例(除外外科畸形,胎龄低于28周),出现窒息158例新生儿,男88例,女70例;122例足月生产,36例早产;23例重度窒息,135例轻度窒息;59例剖宫产,96例自然分娩,产钳助产3例。

1.2 诊断标准:依据《儿科学》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1 min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新生儿[2]。有人指出新生儿窒息诊断尚无准确的单一标准,但Apgar评分仍是目前常用诊断标准[3]。

1.3 窒息原因分析:妊娠期合内科病25例,发生率为15.8%;胎儿宫内窘迫56例,发生率为35.4%;胎盘胎膜脐带异常66例,发生率为41.8%;羊水污染11例,发生率为6.9%。

1.4 复苏步骤

1.4.1 复苏前相关技能训练:医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复习新生儿复苏指南,进行模拟仿真训练,每个培训成员都必须准确熟练地掌握窒息复苏知识和技能;强调医护人员要各司其职,明确任务,相互协作。

1.4.2 复苏抢救流程及方法:儿科医生参加高危妊娠产前病例讨论,做好人员,器械准备。出现窒息情况抢救方法与步骤:①保温措施要及时有效,防止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容易迅速下降,低温损害;②清理呼吸道;③刺激,诱发其自主呼吸;④熟练建立脐静脉输液通道,气管插管;⑤必要时正确手法正压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⑥药物使用极少,需要时及时使用,常备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为主。整个过程遵照主要参照2007版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

2 结果

经过儿科医生产房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我院158例新生儿中,产房复苏不成功1例(家长放弃抢救),25例采取了气管插管措施,23例重度窒息需要用到使用到药物及液体复苏。

3 讨论

人类从母体宫腔突然过渡到宫外生活的过程是整个生命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4]。新生儿窒息关键是缺氧。产前的正确评估胎儿情况;科学合理的抢救措施,可避免各种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通常非单一因素引起,涉及到“母亲-胎盘-胎儿”,窒息复苏要开始于胎儿娩出之前。本组158例窒息患儿,引起窒息主要高危因素有:妊娠期合并内科病、胎儿宫内窘迫、胎盘胎膜脐带异常,占绝大多数比例;由上可见,大多数窒息原因是可以预见的,处理胎儿娩出之前各种危险因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的关键措施。

儿科与产科协作:严重妊娠期疾病不适于胎儿继续宫内生长时,继续妊娠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重度妊娠高血压导致子痫,脐带异常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导致宫内感染等,儿科医生参与产科病例讨论会诊,并根据当地新生儿、早产儿管理水平及胎儿的胎龄与发育状况;新生儿科医生、产科医生协作及时做出决策,制造医源性早产,避免在产科过度保胎导致出生严重并发症的窒息儿,错过能应用新生儿技术干预治疗的黄金时间。有人研究,体重及孕周是影响早产儿窒息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而并非医源性早产本身[5]。对于可以预见的窒息,儿科医生提前进产房主导复苏,并做好与新生儿病房安全转接。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训练及使用手法复苏药物复苏的体会:临床医学强调理论与技能,本组窒息复苏主要是以2007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本,并及时学习最新版指南,不同理论学习强调观念与思维比较,因地制宜使用指南才能达到最好效果[6];事实上良好的技能训练比单纯追求最新理论指南在短期临床操作上同样重要。比如建立呼吸通道的气管插管,在大多数重度窒息患儿,及时插入气管导管是复苏关键;做到上点,只能多多练习揣摩体会至深,此外别无他法[7]。建立静脉通路的脐静脉通路技术,在药物复苏过程中是救命通道;以上技能都是需要平时多多训练,不是新理论所能代替的。

手法复苏不理想时需要及时评估,做出是否使用药物的决策。本组体会,对于出现重度窒息患儿,需要有专门医务人员负责在复苏开始就尝试建立静脉通路,脐静脉是最理想;虽然产房建立输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复苏成功后或者复苏过程用药至关重要;按部就班或者过于强调不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复苏失败。对于出现低灌注临床症状的新生儿,早期使用液体复苏,及时、快速、足量生理盐水扩容,本组使用生理盐水扩容,可重复使用,直至出现循环灌注好转。严重的窒息导致严重的缺氧,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最终出现酸中毒,低温,休克的恶性循环;恢复体内血流动力学改变,避免低灌注对神经系统损害,对降低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有直接关系。扩容总量,安全性研究成果不多,本组体会是以肤色、肤温及呼吸肌张力等综合情况来观察,中位量为30 ml/kg,未见不良反应,可见还是相对安全;但对于有活动出血的病例,有人在成人上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可避免早期大量液体复苏的有害作用,可维持一定的组织灌注压,对缩短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时间是有益的[8]。

[1] 许存兰.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在基层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7):93.

[2] 彭 芳,杨文敏,晏咏梅.新生儿窒息复苏58例体会[J].西南军医,2012,3(14):245.

[3] 陈自励,何锐智.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改进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3):167.

[4] 魏克伦.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管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4):1046.

[5] 朱 轶,孙江川,常淑芳.医源性早产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2):12.

[6]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新生儿脑梗死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4):219.

[7] 朱小瑜.实践新生儿复苏指南需要把握的若干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4):1045.

[8] 袁向东.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7):749.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产房产科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产科医师答问录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