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不妨多点科普和传播意识*
——喜读《中国质量怎么了》

2013-04-13 04:37刘人怀
宏观质量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普质量工作

刘人怀

专家学者不妨多点科普和传播意识*
——喜读《中国质量怎么了》

刘人怀

程虹教授新著《中国质量怎么了》今年六月甫一面世,七月即和柴静、余华等的著作一道荣登畅销书排行榜。《中国质量怎么了》抓住了备受人们瞩目的“质量”这一话题,写得既深刻又通俗,既严谨又俏皮,该书得以畅销,理所当然。程虹教授是质量领域重要的专家,他在质量研究特别是宏观质量研究方面多所创建。把这些创建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给广大民众,并且作为提升公民素质的一部分;我认为,程虹教授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显示了他的独到之处和应有的担当。由此我也产生了几点联想。

联想一:专家学者要搞点科普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可以说,我国已经阔步迈上了科技大国的快车道;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离科普大国还有较大的距离,我把它概括为“三不多”——参与科普的专家不多,有影响力的科普著作不多,公众的科普知识不多。

目前我国科普作品就数量而言,还很不够,特别是好的科普作品更是远远不够;而另一方面,这些为数不多的科普作品往往面临着读者不多,甚至没有读者的局面。为什么科普作品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境地?归根结底还是专业、优秀、有影响力的科普作者太少的缘故。作者少—作品少—读者少,科普正是陷入了恶性循环的“三少”窘境;要走出这一窘境,好的科普作者是关键。

好的科普作者必须是专业的,他(她)应该有深厚的专业学养,又谙熟科普规律,精通科普写作。由于专家学者站在研究的前沿,论述高屋建瓴,剖析问题举重若轻;若他们躬身参与科普工作,其深度和影响力非一般作者可比,创作的作品才可能摆脱低端、拼凑的嫌疑,显示出科普作品应有的高端大气。《中国质量怎么了》就很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质量问题不仅是我国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现象,也是一个庞大丰富的系统。要科学解剖中国质量,厘清其内在规律,拿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必须是质量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才能游刃有余。

程虹教授是我国颇具影响力的宏观质量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也是我国宏观质量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宏观质量研究》的主编。他是宏观质量领域颇为勤奋的开拓者: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宏观质量管理》;带领团队建立了众多质量领域的观测基地;基于消费者感知的角度,发布了《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面向“转型质量”的共同治理》;领导团队完成了多个重大质量研究课题。可以说,《中国质量怎么了》是程虹多年来重要研究成果的聚合,是科普化的学术专著。专业的高度奠定了科普的厚度,这也是一部科普著作成功的要素。

科普创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弄不好会让人觉得力有不逮,视为畏途;即使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要写出普及面广、有效性强,受到大众普遍欢迎的科普著作,也不是一件易事。好在程虹教授驾轻就熟,他把笔触深入到复杂而又矛盾的中国质量现象背后,条分缕析地发掘藏而不露的诸多质量影响因素,譬如经济社会发展、法律与政策、公民行为与文化、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等等。由于是专门的质量研究专家,司空见惯的质量现象,在他的笔下常常发人之所未发,所提问题新颖独特,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务实,时常让人眼前一亮,受益多多。

从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的质量着眼,透过由大国质量、二元质量和转型质量相互叠加而形成的我国独特的质量现象,作者自如地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转换角色,从政府的角度探讨质量,从专家的视域解读质量,从公民的角度感知质量,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剖析质量领域深层次的问题。通过层层解剖,隐藏于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背后三方面质量问题的经济命题豁然开朗;而且,通过廓清职责,政府、企业、社会在书中各安其位,各守其责,而又齐心协力致力于中国质量的共同治理。该书特别强调社会、市场、消费者在质量治理中的作用和职责。对于目前我国的质量评价,人们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时代;而该书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质量,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人们总是抱怨政府管得太少,而该书却出语惊人:“质量体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政府没有尽责,而是管了太多由市场、社会管的事。”在质量建设中,消费者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旁观者,也不能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义愤填膺的批评者,该书特别倡导:“人人都是中国质量的建设者”,“中国消费者质量自觉之日,就是中国质量全面振兴之时”。一个个来自于质量研究前线的前卫观点,挑战、瓦解着人们固有的观念,让人们感到既是思想的激荡,又是智慧的享受。这种吸引力自然是无法抗拒的。在现实和网络中,读者好评如潮:“发人深省的一本好书!爱不释手!”“如醍醐灌顶,几句话便解开心中迷雾……”“本来是买来写论文参考的。没想到完全着迷,让我对未来有了全新的思考空间,突然就觉得思路豁然开朗,很有启发。”“作者用数据说话,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很有冲击力!”

联想二:专家学者对学术论文和专著可以有畅销意识

我国每年产出的论文和专著汗牛充栋,但不少都传播有限,昙花一现,最终躺在故纸堆和网络的某个角落默默蒙尘,不为人知。论文和专著传播有限,当然和他们的专业性较强有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专家学者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个观念的盲区,即多少缺乏点传播意识?对于那些蕴含真知灼见、启人心智、极具现实意义的论文和专著,却没有用科普的形式去进一步去推广和传播,任其湮灭,是非常可惜的。曾经有一位老科学家为了推广科普,提倡应该用科普文章对应解释每一篇论文;当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这不现实,也无需如此苛求。但是,有关经济社会,有关国计民生,有关公民素质和思想解放的课题,值得好好做做科普大文章,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

古语有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对于学术论文和专著的科普工作,我想可以加上这样一句:“文而不俗,行之不远。”这里的“俗”当然不是俗气的“俗”,而是通俗的“俗”,要“俗”得深刻,“俗”得有质量和品位。

科学的难点在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科普著作创作自有其固有的规律。我想不外乎这么几点:直面生活,贴近现实;深刻其里,通俗其表;形式活泼,语言晓畅。程虹和他的团队一直倡导直面真实问题的研究。作为学术类科普著作,既要站得高,着眼于从科学上进行规律性的解释;又要立得稳,对现实中的各种现象进行饶有兴味的实证分析。《中国质量怎么了》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把深刻的质量命题蕴含在日常生活生动的现象中,把非常专业性的质量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为浅,让专业之外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一个国家三个质量”“为何女性的衣橱永远差一件衣服?”“为什么互联网再怎么发达,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些常春藤学校永远不可能被替代?”“中国的质量究竟谁说了算?”“‘价廉’可以‘物美’吗?”“技术领先的公司为何会倒闭?”看看书中这些片段,其知识性和趣味性跃然纸上。

在《中国质量怎么了》一书中,作者与其说是一个著名的质量专家,不如说更像一个阅历丰富、可亲可敬的导游。他带领读者徜徉于国内外一处处质量“风景”,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语言娓娓道出其前生后世,引人入胜,启迪人们遐想和沉思。捧读这部书,既有阅读的快乐,又有漫游的趣味;对于读者而言,有什么理由拒绝双重的快乐呢?

联想三:科普工作需要有激励机制和责任意识

在文件中,科普工作的地位已经很高了。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把科普工作提到关乎国家兴旺,关乎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科普方面的职责,指出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但现实中,科普工作和它应有的地位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科普不仅陷入了恶性循环的“三少”窘境,不少专家学者对科普工作也并不关心。一个科研人员,揽到了课题,课题最终验收通过了,任务似乎也就完成了;课题越多,就越容易确立其在业界的地位。在科研的过程中,人们很难想起科普。毫无疑问,科普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被边缘化了。我记得,几年前中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普和自己关系不大,科普工作有专人做。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是科普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制约了专家学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科普工作往往很难有看得见绩效,既不算成果,职称评定时往往毫无分量,经济上也没有什么效益;因而科技工作者科普动力普遍不足,甚至认为搞科普是上不了台面的低层次的事情,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科技工作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过程,包括科学研究、科学应用和科学普及工作。科技既要创新,又要普及;创新和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不可分割。科普工作,对公众抛弃成见,引发、点燃其潜藏的创新火花,不可或缺。但现实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往往把血肉相连的“一体两翼”活生生割裂开来,重创新,轻普及。

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是不容乐观的。近年来,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为什么常常引发一个个热点科普话题?例如“非典”与公共卫生、日本核泄露与“盐荒”、食品质量事故与食品安全等等,莫不如是。当科普往往只有在突发事故中成为热点,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时,只能昭示这样一个事实:公众科普知识贫乏,我们的科普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严重滞后于现实。最近,一个所谓的“气功大师”牵扯的名人之多,让人震惊。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与人力资源水平,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科普工作确实任重而道远。

大力推广科普工作,亟需国家增加激励机制,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筹划或者已经行动起来,在培养科普专业人才、增加科普经费、把科普课题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等方面,都有所动作。科普一方面需要激励,另一方面也需要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中国质量怎么了》的作者意识到:科普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应该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搞好科普工作,对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不言而喻的。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和免费的质量数据,重塑公民的质量观念与行为,倡导全社共同参与,做中国质量的建设者——这是《中国质量怎么了》的写作初衷和责任。

科普不是简单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普及科学精神、科学品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中国质量怎么了》一书说:“质量是科学更是信仰。”对于科普工作,在该书作者看来,不仅是造福公民的公益事业,也是饱含信仰的慈善事业。在搞科普不能获得多少切身利益的现有体制下,程虹教授能够沉下心来,把科普当做一项事业,确实需要有一种信仰。他走遍大江南北,举办了无数场广受欢迎的讲座,只为让科学的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可以说,《中国质量怎么了》是他以另一种形式在延续质量科普讲座,撒播科学的质量观念。欣喜的是,他的这一良苦用心,很快获得了读者的回应和认同:“质量,突然让我觉得肩上的一份责任。质量之路,既在共同治理;质量之路,也在每一个人脚下。”

在读《中国质量怎么了》的过程中,我既品尝了喜悦,也读到了责任。对于这样一部优秀的学术科普著作,我向读者大力推荐,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一睹为快。

■ 责任编辑汪晓清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邮箱:lrh@jnu.edu.cn。

猜你喜欢
科普质量工作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科普达人养成记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不工作,爽飞了?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质量投诉超六成
选工作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