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

2013-04-12 17:40:0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院校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0018)

一、关于能力建设的几个概念

1.人才资源能力。是指个人所具备的、能够产生绩效的、具有生产性和建设性的知识、技巧和行为,主要包括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就是通过政府、社会以及各类机构所开展的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才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增强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对社会贡献能力的过程。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和实践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

3.能本管理。是一种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从根本上保证和鼓励人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的新机制。

4.能力人。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下的一种人性假设,它的内涵就是人的潜能无限,能力提升是个人核心职业价值观,是个人最为看重的,能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贡献自己能力,提升自己能力是自己的最高追求;组织和社会为个人能力的发挥与激发创造条件和平台是对个人最具有激励作用的方式,这一激励手段对个人最具有激励作用。

高职教育历经摘筹转正、人才水平评估、示范建设,更多地注重内涵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无边界职业时代,高校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教师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能力,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可迁移技能,自我完善、自我激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以应对飞速发展变迁的时代需求[1]。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教育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在2012年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占整个课程教育的比重不得低于50%。然而,实践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当前的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能力与实践教学育人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师生比例不足

教育部文件规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应坚持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并明文规定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应为1∶500。但笔者对浙江省杭州等9个地区11所高院校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每个高校都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但在人员配备上,数量和就业经费显然不足。职能部门专职人员一般在2—4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一般在1∶700 左右;在专业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就更加匮乏,创业教育本科院校纳入专门计划中,高职院校大部分以创业园孵化管理为主,本校的创业教师基本是专业教育出身,半路出家,或者兼职,创业专任教师与毕业生比例几乎达到1∶1000。专业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忙于常规的日常行政事务处理,户口档案、协议书签订、报到证打印及改派、用人单位接待及联络等琐碎工作中,因此在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就业创业服务的深化研究有待提升[2]。

(二)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仍待提高

浙江省高职院校基本在1999年开始筹办,高职院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作为行政岗位甚至人事代理编制挂靠,整个就业创业实践师资队伍体现年轻化、职称偏低,学历文本科、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等问题,大部分系部就业工作由辅导员完成,他们的年龄与学生接近,基本从学校毕业就走向教师岗位,昔日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担任指导学生生涯成长的老师。高职院校本身就是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满意就业,就业创业实践师资队伍的实操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稳定性有待增强

根据笔者调查显示,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一般由职能部门、院系分管就业党总支书记,辅导员、毕业实习指导老师组成。就业创业实践教育专任老师在45所高职院校中只有3所学校配备1名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就业创业实践教育一般由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开展活动,而教研室一般挂靠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基础部。就业创业专兼职队伍意味着接受“双重管理”,而教研室只是一个常规的教学单位,对其成员管理也是一种教学业务指导,这就造成了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管理上空白[3]。

辅导员作为教师岗位编制,有着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做满一定期限的辅导员后可以转为专任教师,在对36位辅导员进行对工作现状的评价中,对未来迷茫期待转为做教师的占95%。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人员的频繁变更,稳定性不强,管理弱化等成为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约瓶颈,更难以保障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的支持体系

(一)构建就业创业管理服务机构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全员化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职能部门处室、系三级工作网络。成立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职能部门及相关处室、各系部分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负责人组成。同时,在招生就业处下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成员由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就业创业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就业创业实践教育日常运行与管理工作,将生涯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等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各部门、各层次密切配合、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工作的局面[4]。

(二)优化师资结构

构建一支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多层级的专兼结合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变就业创业实践教育教师以辅导员为主的现状。选调喜欢、愿意从事“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二是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和组建就业创业导师团。依托行业背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专家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库。聘请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历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的有关专家和负责人、有关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家,以及民间机构从事职业生涯设计的专业人员作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和创业导师。三是加强团队成员的学历和职称建设,提高团队的科研教学水平。

(三)对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实行能本管理

就业创业实践教育教师队伍是一支专职为基础,兼职为主体的队伍,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从根本上保证和鼓励人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一是营造全员就业创业氛围,将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列入学院实践育人重大教育改革项目,由学院院长一把手亲自抓。通过学院会议、网路等多种形式营造全员就业创业实践教育氛围,从而加强全体教职工对就业创业工作的认同和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增强师资团队的荣誉感与归属感。二是规范健全就业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学分配备,在选修课、公选课基础上,同时邀请知名企业管理专家、校友、各行各业杰出人士到校开办创业大讲堂。组织学生参加生涯大赛、创业大赛、技能大赛等,创建创业者梦想沙龙,进行团体辅导,组织职业训练营,进行创业实训,开展在线就业创业测评、个案咨询等实践教学,并通过课赛融通等管理办法给教师一定的工作量。三是采用适当的倾斜政策,在就业创业实践教育中,设立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奖励和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积极参与科研和进修培训,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肯定,以增强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师资团队的职业自豪感、珍视感,从而朝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四)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

将就业创业师资培训统筹到学院教师人才培训系统中。一是加大资格认证,持证上岗。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国家相关就业创业师资资格认证培训,如国家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国际生涯教练、创业咨询师、创业实训培训讲师,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二是挂职锻炼,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到对口的主管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等一线挂职,熟悉相关的就业创业法律法规及政策,人才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要求,为学生提供实操性和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三是采取校内以老带新,组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提升团队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

[1]徐兵,等.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

[2]陈德明.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3]戚鲁.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宋宏福.教师能力建设机制与策略初探[J].长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院校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3:0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