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教学新设计

2013-04-12 15:26胡焕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现代化历史

胡焕龙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 232038)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教材编写与教学过程中,对这一阶段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文化现象的叙述与定论往往与历史事实仍有距离。

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讨越来越多地突破既有思想的束缚,取得了历史性的收获。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学术成果对半个世纪以来近代中国文化史的原有框架和一整套话语系统具有着颠覆性历史意义。为尊重历史,也为了面对现实,我们有必要全面吸收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新的历史观、文化观重新审视近现代中国充满风云变幻的现代化历程,以期更好地认识现实,展望未来。因此,我们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部分的教学进行新的设计,以实现这一部分教学本身的“现代化”。

新的“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历史视域的扩展、晚清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探索以及对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文化现象的再审视等几个方面。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教学新设计的前提,是明确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现代文化模式是极其复杂的有机体系,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概而言之,现代文化具有如下区别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

1、生产方式: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工商业及信息产业。

2、社会生活:现代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与世俗精神。

3、价值观念: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平等及社会协作精神。

4、科学理性: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取代传统迷信与宗教意识,成为现代精神活动的基石。

按照现代西方“现代化”理论,近代世界各国现代化运动,分为“早发内生型”与“后发外生型”两种模式。前者主要是欧英、荷、法等国,现代化因素在其文化机体内自然生长,“内因”推动着其社会-文化逐步向现代型转化。俄、中、日、印等国家属于后者。它们的文化机体内现代性因素生长缓慢或孱弱,在西欧现代型文化的强劲冲击下被迫由外到内实现现代化。

实际上,中国“晚明思潮”已经表现出某些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繁荣、宗法制度的松弛与城镇社会市民阶层的兴起、人本哲学的建立、个性意识的觉醒及与其相应的价值观念的高扬等,它们全面侵蚀着传统文化结构与核心价值系统。而其萌芽、发展、高涨与衰落过程,也就是中国本土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过程。目前国内一些教材,包括某些权威教材,把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上限确定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似乎“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现代文化”。它否定了中国文化自身生生不息的发展潜能,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能力,无意中创造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完全受惠于西方的现代神话。这成为那种中国现代化之路就是“全盘西化”,现代化等于西方化历史观与文化观的内在逻辑。晚明思潮的衰落有着诸多外在与内在原因,包括极重要的偶然原因,就像西方文化现代化实现过程同样是由许多重要的偶然因素促成的。鸦片战争及西方文化的东侵,某种意义上说,是促使处于停滞状态的中国现代化运动重新启动,并使其在被动状态下加速迈进。

在此思路下,我们的新教学设计在宏观历史视野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历程进行新的叙述:三次启动,两次停滞,组成四百年近世中国现代化进程复杂曲折的历史图景:16世纪以降约一百多年的“晚明思潮”,上演了有声有色的中国本土现代化历史剧目,被有的学者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经过一百多年的停滞,19世纪30年代以后,以鸦片战争为标志的西方东侵势力重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是为近代中国外生型现代化运动;再经20世纪中后期三十多年的停滞,70年代末再次启动,至今仍在历史的“进行时”状态。以简图示之:晚明思潮(自发现代化)——清朝前期(历史突变造成停滞)——晚晴民国(被动现代化)—— 抗战至文革结束(外患内忧再停滞)——当代中国(自主现代化)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教学新设计涉及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在上述宏观历史背景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外生型)的历史分期问题。

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的是梁启超。1922年,他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把中国现代化史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期:感觉到器物不如人,于是开展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第二期:感觉到制度不如人,于是在世纪之交二十年间全力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等。第三期:文化上感觉不如人,于是开展新文化运动。①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见易鑫鼎编:《梁启超选集》(上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475-476 页。这种器物—制度—精神变革三步曲论,奠定了以后学术界、文化—教育界的基本思路。但是今天看来,这一理论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第一,“三阶段”论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简单归结为器物、制度、精神三个泾渭分明的历史阶段,这就把各个历史阶段丰富复杂的文化运动的内涵化约成某个具体方面,同时也就隔断了各个历史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忽略了近代中国现代化历史运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的事实。第二,梁启超本人卒于1929年,他显然无法预测他身后的中国现代化历史新进程,而后世学术界也多把20世纪头10年即“五四”时期,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某种程度上的“完成式”,包括有的权威教材,在论述到这一问题时就断言:“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②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5 页。以“近代”一词作结,对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历史“存而不论”。有的教材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界,把中国文化分为“近代”与“现代”,分别论述各自的发展脉络,但毕竟没有放在近世中国文化转型宏观历史大框架中作整体考察。③李平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把鸦片战争前后迄今近二百年中国现代化的“微观”历程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六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50年代末,中外社会与哲学思潮互动下的中国现代化之序幕。

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初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现代化运动之正式启动与发展。

第三阶段:甲午战争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约1895-1915年),中国现代化运动之深入。

第四阶段:“五四” 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前(1915-30年代后期),现代化运动之全面展开。

第五阶段:抗日战争至文革结束(30年代末-70年代末),现代化运动之停滞。

第六阶段:“新时期”至今(70年代末以来)现代化运动之重新启动。

第一阶段跨鸦片战争前后。战前的清王朝社会,在“万马齐喑”总态势下,针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经世致用思潮兴起;今文经学战胜古文经学,为“更法”、“变易”、“进化”社会发展观与历史观的萌发提供了哲学基础,预示着中国社会“变革”思潮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积极因素,成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本土思想资源。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社会在精神上开始突破“天下”的羁绊,发现真实的现代“世界”,最终形成“师夷长技”的社会共识。第二阶段历史运动标志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军事工业与现代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社会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的迈进、“中体西用”口号下的文化自觉等,表明物质层面现代化运动的初步成效。第三阶段,甲午惨败后先后兴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和清末十年“新政”,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由物质基础向制度建设的历史性飞跃。“清末新政”为20世纪前期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蓝本,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历史示范作用,同时,在“中西文明会通”文化理念下,西方现代文明全面浸润中国社会。第四阶段:政治文明建设经历了北洋政府西式民主体制的不成功试验,开始了国民党政府的军政-训政-宪政三步曲构想进程。经济上,沿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现代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经济开始呈现腾飞之势。文化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西化”浪潮由“暗流”成为社会主潮。在新的民族危机与现代民族意识觉醒与高涨情形下,“中国文化本位”论亦大行其道。两者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对峙之势。在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中,中国现代化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基本中断。第五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走上一条全新之路——社会主义道路。然而政治上缺乏民主与法制建设基础的一元化政治模式,经济上消灭任何私有形式的国有制经济,文化上自绝于封(中国传统文化)、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修(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文明)严重贫血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重新回到闭关锁国状态,现代化事业发生历史性大倒退。第六阶段:1978年以来,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现代中国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规模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则走到了又一个历史关头。文化上则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国之本的官方意识形态)、现代西方文化(主要是资本主义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以维持社会伦理秩序的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中,正奠定未来中国民族新文化的现实基础。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设计中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不仅展示全面、完整的宏观历史图景,而且充分显示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从而显示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必然与偶然。

对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历程中重大历史—文化现象的重新审视与评价,是我们新的教学设计的又一重要内容。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制度—精神三阶段发展论问题

传统的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三阶段教学模式论基本内容为:洋务运动是实现器物现代化阶段,维新变法运动是制度变革阶段,“五四”以后则是文化精神变革阶段。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体现了由外到内、由物质到精神的文化变革模式。总体而言,这大致不错,但把丰富复杂的历史运动简单化甚至概念化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每个历史阶段固然有各自的时代主题,即上述所谓的器物变革、制度变革、精神变革。但实际上,历史运动与文化蜕变是一个精神到物质、物质到精神的极其复杂的双向运动过程。每个历史阶段的现代化运动,都同时经历着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运动过程。而从宏观视野看,精神的变革往往根本性地决定物质世界的发展变迁。

鸦片战争之初,中国人就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精神震荡与革命。它表现在以现代物理意义的“世界”观代替了数千年政治与文化伦理意义的“天下”观;表现在凝结成“师夷长技”的价值观,这一观念冲荡着中国千年一贯的“夷夏之辨”、“以夏变夷”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最终睁眼看世界,承认了自己的落后。这一伴随着巨大精神痛苦的精神革命,成为以后一切变革的内在推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西方由“夷” 变“洋” 称呼的改变,则表明第二次观念革命——中国人真正以理性态度对待西方,洋务运动正是在此基础上正式启动。由“夷技”到“西学”观念的变化,既是洋务运动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历史成绩,也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资源。而此后的维新变法运动,每一步的发展无不以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内在推动力。总之,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精神变革的意义,是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的关键点。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

对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意义与历史地位,传统的基本观点是:洋务运动只变器不变道,不敢触动封建王朝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是片面现代化;其“中体西用”口号是其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集中体现;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新的教学设计的价值判断是: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合乎逻辑的历史环节;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它是最为成功、卓有成效的步骤;它为中国整个现代化运动启动了不断前进的历史步伐,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石。具体表现在:

1、生产方式上,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社会由传统小农经济迈向现代工业化道路,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生产方式。这是“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融入现代国际社会的关键步骤。

2、思想观念上,引发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历史性变迁,比如由“尚德”而“尚力”,由传统“仁义”为尚转而“求富”“求强”,充分体现出现代机械工业文明实质及其生存之道。

3、文化建设上,全面引进西学,发展现代文化教育事业。为求知于世界,洋务运动领导者们系统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全面汇通,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与基本精神的更新蜕变;洋务运动领袖推动科举改革,创办新式学堂,倡导留学运动,不但培养了大批20世纪的中国急需的各类新式人才,更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迅速走向现代化。这些成果都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4、文化理念上,是“中体西用”口号历史性凝结。“中体西用”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的文化纲领。它既成为中国学习西方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国社会稳步推进现代化事业的“文化定力”,直接与间接影响达一个世纪之久。在这一文化纲领下,不仅西方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断渗进中国传统文化肌体中,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各种社会学说同样以“用”的姿态涌进中国,成为世纪之交维新变法运动与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论先声。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谈到由文化冲突引发的文化变迁现象时曾说过:“在一种文化冲突中,一旦在被冲击的社会防卫中打开了一个最小的缺口,一个事件就会不屈不挠地引发另一事件。”①汤因比:《文化经受着考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0 页。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正是这样。洋务运动是以物质文明现代化为杠杆,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激进的全面变革,其间蕴涵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各个层面复杂的互动关系。

(三)清末新政的“补课”与评价

从1898年戊戌维新到1912年清王朝覆灭,新生的中华民国参照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是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历程与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康、梁发动与领导的“百日维新”运动,成为这一历史阶段唯一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从1901年到1911年10年间,由清王朝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新政”,迄今在许多教材中仍被遮蔽或一笔带过,成为“历史空白”。②例如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的相关部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新的教学设计的宗旨,就是尊重历史,因此要完整地补上这10年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并对于中国这10年间自上而下宪政建设的贡献与历史地位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首先,客观公正地再现这一段跌宕起伏的宪政建设历程,充分肯定清王朝为求自保而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的种种宪政建设努力。教学环节由庚子事变与新政的启动、日俄战争与新政的加速、《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与宪政雏形、东北危机与速开国会浪潮、皇族内阁与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与清廷覆灭等部分构成,客观再现10年间清王朝“新政”成绩:教育体制改革(废科举兴学堂)、军事体制改革(建立新式陆海军)、经济体制改革(扶持民营企业、颁布系列法规)、法制建设(建立现代法治体系)、政治体制改革(君主立宪制度建设初具框架)。以历史眼光看,这是不亚于洋务运动的现代化建设成果。

其次,“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在从1895年到1915年约20年现代政治文明建设中,“清末新政”具有毋庸置疑的“主体工程”地位:戊戌维新运动以浪漫的政治激情为动力,成为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富于道德感召力的辉煌序幕;清政府以图存自强为目的,学习西方,推动稳步渐进的社会—政治体制变革,初步建构起君主立宪制度框架,取得了初步效果,成为中国由传统的君主专制向现代宪政过渡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石。宪政运动的夭折,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偶然性。民国初年的政治乱局,表明在既无传统权威又无现实社会基础情况下,仿效西方的失败,预示着20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历程。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部分的这一教学新思路、新设计,既是在新的文化理念下对近现代中国宏观历史发展轨迹的重新把握,又是在新的历史叙述过程中充分体现新的历史观与文化观,从而对一部近现代中国文化现代化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与特殊现象进行新的考察与解读。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考察现实的需要。它应该成为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启良.中国文明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4]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美]E·席尔斯.论传统[M].傅铿,呂乐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现代化历史
边疆治理现代化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新历史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