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MBA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整个课程知识体系是基于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沿着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生产与运作系统控制、生产与运作系统维护、生产与运作系统评价、生产与运作系统再造这一主线,涵盖制造与服务活动的长期战略决策、中期战术决策以及短期的运作决策。
该门课程的核心特色为其可操作性,适应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性极强的特点。该课程在系统阐述理论体系以及运用管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应用案例,强化实践环节,以加强对相应内容的理解,提高在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中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正是基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这一核心特色,我们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
所谓研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原理与方法、给出现实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客观上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学习与研究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
关于研究式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早在1986年杨昌文[1]就该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教学过程的组织、结论探求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析;徐国敏[2]提出了运用启发研究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将启发研究式教学的实质、课堂基本结构、教与学的关系、启发研究式教学法特点以及其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剖析;周正贵和杨流元[3]指出研究式教学法需要结合科研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和阶段来组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研究能力为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要考虑教学的目标、学习者的特征、学习的环境等因素方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张二艳和杲昌杰[4]将研究式教学法在导数教学中进行了应用探索;薄建国[5]提出研究性学习是选择性学习的发展和深入,在选择中研究,在研究中选择,选择和研究整合为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张二艳与董文乙[6]提出了“提出问题—进行研究活动—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师生共同验证结论正确性—总结、应用”的研究式教学模式;马成文和魏文华[7]指出研究式教学法可通过撰写文献综述、进行案例讨论、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课程论文等途径加以实施。
如上所述,虽然研究式教学法经过近2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逐渐成熟,但由于其显著的实践性特征,使得其应用探索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是对于采用研究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实践探索的归纳和总结,以期进一步丰富研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对研究式教学法的理解与诠释,结合“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的特点,从给出现实问题激发自主探究兴趣、提供研究素材发掘自主研究潜能、适时点拨交流训练自主学习能力、留课后创新作业培养自主科研素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1.给出现实问题,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研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兴趣,学习活动是围绕现实问题展开的,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现实需求提出难度适度的问题。
例如,针对设施选址问题,教师给出现实中的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采用重心法,以全局物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各自设计开发一个设施选址的“基于重心法的设施选址优化”决策支持小软件,通过可视化展示,显示不同选址决策的结果及其影响,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2.提供研究素材,发掘自主研究潜能
研究式教学法还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同时,要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鼓励提出不同的解法或看法,大家共同探讨。
例如,针对设备布置问题,教师与学生一道考虑现实中的设备布置都有哪些影响因素,引导学生采用物流流量法,以整个生产系统内部物流成本最低为目标,设计开发一个生产系统内部设备布置的“基于物流流量法的设备布置优化”决策支持小程序,并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布置方案的对比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评价各自的布置方案,进而不断加深对设备布置方法的理解,开发学生自主研究潜能。
3.适时点拨交流,训练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以适当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例如,针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物流调度问题,特别是现实的物流中心配送调度优化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各自选择区域内若干家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进行调研,并以各自调研收集的数据为基础,以每一小组为单位,通过建立配送优化模型,设计配送优化算法,分别为各自调研的配送中心开发实用配送优化小软件。在此基础上,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评比分析,借此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并深刻理解生产与运作调度的本质,并为以后在物流系统优化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留课后创新作业,培养自主科研素质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布置作业,并作为给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
例如,针对生产与运作计划问题,利用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本科实验室中MRP/ERP软件,指导学生上机熟悉该软件的使用,并能够通过该软件的操作,理解对整个生产运作系统的独立需求、相关需求,并理解围绕“物料转化”过程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生产的现场基本做法。由于MRP/ERP是生产运作的核心软件,非常庞大,不仅涉及“生产与运作管理”一门课程,还涉及很多其他课程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科研素质。
经过上述四个环节的自主学习与自主研究,并通过自主开发小软件与小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助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的探索将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面展开。
[1] 杨昌文.浅谈研究式教学法[J].化学教学,1986(3):1-5.
[2] 徐国敏.运用启发研究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J].课程·教材·教法,1989(1):40-42.
[3] 周正贵,杨流元.研究式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99-101.
[4] 张二艳,杲昌杰.谈研究式教学法在导数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03(1):12-16.
[5] 薄建国.大学创造教育的选择——研究式教学法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5(2):89-92.
[6] 张二艳,董文乙.研究式教学法在回归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08(1):25-28.
[7] 马成文,魏文华.研究式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商业经济,2011(1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