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 阎腾飞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
《花卉栽培技术》是高职院校园艺技术和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花卉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等院校每年园艺技术和园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在少数,但其实际操作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距甚远,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对《花卉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花卉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兴花卉、新的栽培技术和花卉应用形式。现有的教材由于编写、出版等原因,其介绍的部分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很难从教材中学到花卉方面的前沿知识,直接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职业岗位对花卉知识广度、深度和技能的需要。
目前大型的花卉公司在进行鲜切花生产时,主要采用现代化的连栋温室,而高职院校由于经费问题等原因,大多教学设施比较简陋,比如园艺技术专业校内实习基地中仅有几栋钢架结构的塑料大棚,缺少具有三控功能的现代化温室,学生只能在图片中了解温室的构造、主要设备的运作以及日常管理,因此,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就得不到锻炼,从而造成相关知识匮乏。
《花卉栽培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安排的理论课时相对较多,一般为50学时,实践教学仅有16学时,有些实验由于时间和季节原因还不能正常开展。
《花卉栽培技术》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生产经验丰富、实践技能高超的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课往往由理论课教师来兼任,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缺少合理的考核。实践课也有考核,但是往往安排在学期结束的时候,2学时的时间又怎能全部考核完呢?此外平时的实践课又缺少必要的监督,学生做好做坏一个样,并不影响到最终成绩,从而导致学生对实践课并不重视。
优秀的教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更能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目前选用的《花卉学》教材对学科前沿体现不够,学生很难从课堂上获取到前沿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吸收了一些优秀本科教材的精华,同时将花卉报中介绍的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实到课堂中去,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时代性和实用性。
由学校和相关园艺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荐学生利用寒暑假的闲暇时间到该公司参观学习先进的花卉生产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花卉在园林上的应用以及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具体生产中由公司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带领学生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学到了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公司也增加了人手,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考试制度是教育最有效的指挥棒,高校学期末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制度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听课,不记笔记,只等着期末考试临时突击一下即可能获得该课程的高分,结果导致学生欠缺创造性。因此,改单一考试模式为综合考试模式,把对学生的考核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即最终成绩=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30%)+试卷成绩(50%)。
高职院校一般都设有一系列的协会,比如花卉协会、果蔬协会等,这些协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议学生都加入到花卉协会中,由专业教师负责定期指导,解答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此外“五一”、“十一”、元旦学校都要用到一些小型盆花,学校将这些盆花的生产承包给学生,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生产和日常管理,这样既解决了实践课时不足的问题,又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冯莹.对《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71~19872.
[2]林卫东,蔡金红.花卉学开放性实验与学生技能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3):52~54.
[3]宋丽莉,赵华强.花文化教育在《花卉学》教学中的功能[J].生物学杂志,2009,26(5):86~88.
[4]毛洪玉.农业院校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531~532.
[5]薛梅.园林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