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绍文
(上海师范大学 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
《朱子语类》是南宋朱熹讲学的记录。其语料文白夹杂,方言俗语丰富。学者们做了大量的词语考释工作,主要涉及该书的疑难词语、方俗词与口语词。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辞书未收或学者们未及的词条或义项重点考释,并列举其同义词互相参证,以管窥《朱子语类》中同义词的组合规律,促进汉语同义词的研究。本文选用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王星贤点校本。例句后标明出处,括号内的数字依次为中华本册、卷、页。
门笋子/笋
门轴两头突出的部分。用来嵌入门框和门臼的凹槽里将门固定。
这是天之枢纽,如那门笋子样。又似个轮藏心,藏在外面动,这里面心都不动。(2,23,534-535)
四库全书版《理学类编》、《性理大全书》引此均作“门簨子”。中华本校勘记:“‘笋’,贺疑误。”事实上,“笋”字不误,《朱子语类》另见1例:
牝只是木孔承笋,能受底物事。如今门闩谓之牡,鐶则谓牝;锁管便是牝,锁须便是牡。(8,125,2994)
此例“笋”,四库全书版《性理大全书》、《御纂朱子全书》、《丹铅余录》均作“筍”。
按:“笋”“筍”“簨”为记音字,语义源于“榫”。《类篇》:“榫,剡木相入。”《音韵阐微》卷八:“榫,剡木入窍也。古谓之枘。”《集韵》:“枘,刻木端所以入凿。”制作器物时,为使两材接合所特制之凹凸处,凸出部分称为“榫”“枘”,凹进部分称为“卯”“凿”。对其得名之由,明·周祈《名义考》卷四:“直音虽有榫字,只是俗书。盖枘以入凿其象牡,凿以受枘其象牝。今俗犹云公母榫。”古人以男女生殖器的外形特点为喻,将器物分为公母。如上例,朱熹将木孔视为牝,笋为牡。“榫”是凹凸相接的凸出部分,“笋”从土里钻出突出于地面,两者均为突出之状。“榫”“筍”有时混用。清·梁同书《直语补证》“筍卯”条:“凡剡木相入,以盈入虚谓之筍,以虚受盈谓之卯,故俗有‘筍头卯眼’之语。”[1]920笔者家乡武汉市江夏方言中仍有 “门笋子”一语。
割制/割截
切割,截断。
义如刀相似,其锋可以割制他物,才到面前,便割将去。(4,51,1220)
义是一柄刀相似,才见事到面前,便与他割制了。(4,56,1330)
《汉语大词典》“割制”条未收此义项。以上两例以刀为喻,“割制”指切割、割断。“割”本指割裂。《尔雅·释言》:“割,割裂也。”“制”本义为剪断。《说文·刀部》:“制,裁也。”“割制”为同义连用,本指切割、割断。
“割制”的本义文献多见。《书·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孔安国传:“在昔上天,割制其义。”孔颖达疏:“‘割制’谓切割绝断之意,故云‘割制其义’。”《礼记·月令》:“其祀户,祭先脾。”孔颖达疏:“谓设主之后,以割制脾之与肾为俎实,奠于主北,主既北面,奠于主前。”
《朱子语类》见“割截”,义同“割制”。
佛氏割截身体,犹自不顾,如何却谓之自私得!(4,62,1482)
直,是直上直下,胸中无纤毫委曲;方,是割截方整之意。(5,69,1739)
“截”本义为断。《说文·戈部》:“雀戈,断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雀戈,字亦作截。”“割截”本义指割断,文献中比较常见。《宋书·余齐民传》:“父殖,大明二年,在家病亡,家人以父病报之,信未至,齐民谓人曰:‘比者肉痛心烦,有若割截,居常遑骇,必有异故。’”唐·释道世《法苑珠林·渔猎篇》:“割截其头手脚之血,多于四大海水。”明·江东伟《芙蓉镜寓言》一集:“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不惜割截,岂惜此铜像哉?”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坟语》:“女中夜抽刀杀兵,割截肢体弃池中。”《汉语大词典》“割截”条仅收《南史·江淹传》孤例,难以反映该词的源流,可据补。
怪差/差异/怪异/奇异/咤异
怪异,奇怪。
又曰:“‘臣之视君如寇雠’,孟子说得来怪差,却是那时说得。”(1,13,233-234)
如“舜不告而娶”,岂不是怪差事?以孟子观之,那时合如此处……如“舜不告而娶”,是个怪差底事。(3,37,993)
“怪差”辞书未见。《朱子语类》中三例“怪差”,均为奇怪、奇异之义。“臣之视君如寇雠”、“舜不告而娶”,在宋人看来,明显有违三纲五常,是怪异之事。
“怪”指怪异,《玉篇·心部》:“怪,非常也。”“差”有奇异、奇特义。《集韵·禡韵》:“差,异也”。《梁书·刘显传》:“陆倕闻之叹曰:‘刘郎可谓差人。虽吾家平原诣张壮武,王粲谒伯喈,必无此对。’”“差人”指刘显为奇人,才华出众。《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今朝采果来迟,只为逢于差事。路上见个师子,威德甚是希奇。忽然口发人言,说却多般事意。”[2]495“差事”指怪事。
“怪差”为同义组合,指奇异、奇怪。《宋高僧传》卷十八:“原夫圣人之应身也,或南或北,或汉或胡,或平常之形,或怪差之质,故令闻见必也有殊,复使传扬自然多说。”元·洪希文《癸酉六月十六日雷雨交作经日乃止农田甚为之害》:“扬砂振陵岳,怪差不可状。”
“怪”“差”“异”“奇”均有不寻常之义,它们之间同义组合有“怪异”“差异”“奇异”“奇差”“差奇”等,“差异”有同音词“咤异”,均可表示奇异、奇特。《朱子语类》见“差异”“咤异”“奇异”“怪异”。如:
若极暑时重裘拥火,盛寒时衣葛挥扇,便是差异,便是失其中矣。(4,62,1483-1484)
趋向不正底人,虽有善,亦只是黑地上出白花,却成差异事。(7,120,2900)
敬夫说无神仙,也不消得。便有,也有甚奇异!(7,114,2767)
道家说仙人尸解,极怪异。(8,125,3006)盖缘处得极精极密,只是如此平常。若有些子咤异,便不是极精极密,便不是中庸。(4,62,1482)
“怪差”“差异”还有同义词“差奇”“奇差”,《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唐宋文献中亦见。如“差奇”,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若通白黑分明,花点差奇,则价计巨万,乃希世之寳也。”宋·方回《用五男儿再赋》:“七十尚争三屈指,挂冠一纪此差奇。”再如“奇差”,宋·韩琦《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广陵芍药真奇差,名与洛花相上下。”明·许相卿《法喜寺修造记》:“凡一泉一石,涵清露,奇差远坌者,靡不为桑门所蹈藉。”
《朱子语类》表示奇异,用“怪差”3例,“差异”18例(共43例“差异”,另25例指差别),“奇异”2例,“怪异”6例,“诧异”5例,不见“差奇”“奇差”。其中“差异”“怪异”最为常用。但由于“差”字还有差别义,“差异”主要表示差别,奇异、奇怪义逐渐少用,“怪差”“差奇”“奇差”“咤异”已经消亡。
忽易/怠忽/简忽/慢忽/轻忽
轻视,怠慢。
如乐毅用兵,始常惧难,乃心谨畏,不敢忽易,故战则虽大国坚城,无不破者。(1,13,237)
“忽”本指恍惚而不记事。《说文·心部》:“忽,忘也。”恍惚不记则易忽略事情,故“忽”有忽略义。《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孔安国传:“怠惰忽略,必乱其政。”《朱子语类》中,有“瞻前忽后”“忽下趋高”等词语,“忽”即为忽略义。忽略人或事物则易怠慢,故“忽”引申有“怠慢”之义。《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而今忽之,是忘道也。”颜师古注:“忽,怠也。”“易”也具有轻视之义。《集韵·寘韵》:“易,轻也。”《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忽易”为同义连用,指轻视,怠慢。
“忽易”的这一义项文献多见。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和顺篇》:“若有羸劣,人所轻慢,敬念恋之,令无忽易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愈严密而不容于忽易,虽毫发不可以间也。”[3]明·王阳明《答聂文蔚》:“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
“怠”“慢”“轻”“简”均可表示轻视、怠慢之义。《说文·心部》:“怠,慢也。”《说文·心部》:“慢,惰也。”“轻”有轻视之义。《庄子·秋水》:“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简”有简慢义。《字汇·竹部》:“简,慢也。”
“忽易”有同义词“怠忽”“慢忽”“轻忽”“简忽”“怠慢”等,亦见于《朱子语类》。
当赏便用赏,当做便用做。若迟疑怠忽之间,涩缩靳惜,便误事机。(4,50,1216)
人须是事事敬,方会信。才信,便当定如此,若恁地慢忽,便没有成。(2,21,496)
曰:“将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轻忽他,只此是尊。”(7,118,2861)
老子所谓无为,只是简忽。圣人所谓无为,却是付之当然之理。(2,23,537-538)
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7,119,2878)
《朱子语类》中,“忽易”2例,“怠忽”3例,“慢忽”2例,“轻忽”2例,“简忽”2例,“怠慢”4例。现代汉语中,除“怠慢”沿用外,其它词语均已消亡。
猾头熟事/滑熟
指人做事圆滑,谙于世故。
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尝谓左氏是个猾头熟事趋炎附势之人。(6,83,2149)
“猾”本指小儿多诈。《方言》卷十:“凡小儿多诈而狯,或谓之猾。”《玉篇·犬部》:“猾,小儿多诈也。”后引申为狡诈。“猾头”有不真实、狡猾之义。宋·傅察《同七兄寄二李》:“愿求真实语,莫作猾头禅。”“熟”有深知、熟悉义。《吕氏春秋·重己》:“此论不可不熟。”高诱注:“熟,犹知也。”“熟事”指熟悉人情世故。宋·董弅《闲燕常谈》:“宣和未,有朝士新买一婢,颇熟事。”谙于世故之人往往灵活圆滑。“猾头熟事”指人谙于世故,做事圆滑。该词仅见于《朱子语类》,为其特色词。
“猾头熟事”有同义词“滑熟”。《朱子语类》见2例:
曰:“古人做物滑净,无些子碍处,便是易。在礼,只是太滑熟了。生固无诚实,人才太滑熟,亦便少诚实。”(2,25,609)
以上两例“滑熟”,前例指熟练,后例指为人圆滑。“滑”本指水往来流利。《说文·水部》:“滑,利也。”水往来流利,畅通无阻,由此引申指不凝滞,物之不凝滞为光滑,人之不凝滞即处事圆滑。《史记·酷吏列传》:“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史;为人上,操下如束湿薪。滑贼任危。”“熟”有熟练、深知义。“滑熟”为同义并列,朱熹以此指人圆滑。
华掞/华艳/华采/华丽
指词藻华美。
问:“谢氏之说多华掞。”曰:“胡侍郎尝教人看谢氏论语,以其文字上多有发越处。”(2,19,442)
辞书多未及“华掞”。刘杰认为“华掞”指浮华、铺张,是“摛华掞藻”的缩略语;[4]200程碧英认为:“掞”同“赡”,“华掞”同“华赡”,指文辞华美宏丽。[5]256两位学者释义基本不误,但未能辨明“华掞”的来源。笔者以为:“掞”同“艳”,“华掞”即“华艳”,指词藻华美。
“掞”同“艳”。《三国志·蜀书·邓芝传》:“权与亮书曰:‘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裴松之注:“掞音夷念反,或作艳……孙权盖谓丁厷之言多浮艳也。”《慧琳音义》卷九十“掞藻”条:“掞,犹艳也。”“华掞”同“华艳”,同义词连用,指词藻华丽。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六:“文人夸诞,固其常态,然要不可以悖理。赋虽主于华掞,何至使秦川之水,曲折行数千里,以入东南之震泽乎?”
《朱子语类》中“华掞”有同义词“华艳”“华丽”“华采”等,均指词藻华美。如:
南丰文却近质……但比之东坡,则较质而近理。东坡则华艳处多。(8,139,3313-3314)
到东坡文字便已驰骋,忒巧了。及宣政间,则穷极华丽,都散了和气。(8,139,3307)
今执笔以习研钻华采之文,务悦人者,外而已,可耻也矣!(8,139,3319)
文献中还有“华美”指词藻华丽。钟嵘《诗品·晋平原相陆机》:“其源出于陈思,才高词赡,举体华美。”现代汉语中,“华掞”为“华艳”取代,“华采”“华丽”“华美”沿用下来。
光日仓日仓/光目仓目仓/光荡荡
明亮的样子。
须是打迭得这心光荡荡地,不立一个字,只管虚心读他,少间推来推去,自然推出那个道理。(6,80,2086)
遇无事则静坐,有书则读书,以至接物处事,常教此心光日仓日仓地,便是存心。(7,115,2775)
且如我两眼光目仓目仓,又白日里在大路上行,如何会被别人引去草中!(1,15,292-293)
“光日仓日仓”“光目仓目仓”“光荡荡”结构相同,语义相通。“光荡荡”指“光亮、明亮”。[5]182“日仓”与“目仓”字书罕见,两字从仓得声,“仓”是清母唐韵字。《广韵》中“荡”有三读,一读他郎切,透母唐韵字。“荡”“仓”同韵,读音接近,听起来容易混淆。“日仓”“目仓”不见于字书,当是弟子仓促纪录时所写的俗体字,主要是为了记录语音。“光日仓日仓”“光目仓目仓”“光荡荡”语义相同,均指明亮的样子。
摘撮/指摘
摘录。
某最不要人摘撮。看文字,须是逐一段、一句理会。(1,10,167)
此条为贺孙所录。方子录曰:“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1,10,165)朱熹强调读书要仔细精读,而不是看简单的摘录之语。
“摘”本义采摘,引申为选取。《说文·手部》:“摘,拓果树实也。”段注:“引申凡他取亦曰摘。”《说文·手部》:“撮,两指撮也。”“撮”本义撮取,引申指选取。《南史·儒林传·沈文阿》:“及撰《长春义记》,多使文阿撮异闻以广之。”
“摘撮”为同义词连用,指选取、摘录,这一义项宋代习见。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听讼》:“令每遇决一事,案牍纷委,惮于徧阅,率令吏摘撮供具,谓之事目。”宋·王栢《答叶通斋书》:“南轩类聚言仁,此却是摘撮看文字,朱子病之诚当也。此则于一部全书,无少无余,非摘撮比也。”
“摘撮”有同义词“指摘”,《朱子语类》中亦见:
温凊定省,这四事亦须实行方得;只指摘一二事,亦岂能尽?(7,115,2774)
书不曾读,不见义理,乘虚接渺,指摘一二句来问人,又有涨开其说来问,又有牵甲证乙来问,皆是不曾有志朴实头读书。(8,121,2940)
“指摘”《汉语大词典》释为“指出并摘录”,释义欠精准;首例为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读法》,偏晚,可据补。
展托/展拓
扩展、拓展。
“吴伯丰好个人,近日死了,可惜!颇留意,也展托得开。江西如万正淳亦纯实,只是昏钝,与他说,都会不得。”因问:“‘展托得开’,向来明道有此语,莫是扩充得去否?”曰:“适说吴伯丰,只是据他才也展托得行。渠与沈是亲,近日力要收拾,它更不为屈,可取。”(7,107,2812)
此条为德明所录。僩据同闻所录:“某一生与人说话多矣。会看文字,晓解明快者,却是吴伯丰。方望此人有所成就,忽去年报其死,可惜!可惜!若稍假之年,其进未可量也。伯丰有才气,为学精苦,守官治事皆有方法。”(7,107,2812)朱熹夸吴伯丰聪敏有才气,“颇留意,也展托得开”义同“会看文字,晓解明快者”,“展托”指其可以举一反三。
“展”有舒展义。《方言》卷六:“舒,勃,展也。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广韵·獮韵》:“展,舒也。”由此引申为扩大、扩展。《国语·晋语》:“今嘉其梦,侈必展。”朱熹常用“展托”形容人善于拓展,《答廖子晦书》:“又曰:‘既得后便须放开,不然却只是守。’故谢子因之为‘展托’之论。德明又恐初学势须把持,未敢便习展托。”
“拓”通“托”,《玉篇·手部》:“托,手推物。”《集韵·铎韵》:“拓,手推物,或作托。”“展拓”同“展托”。《朱子语类》见“展拓”:
度量是言其资质,规模是言其所为。惟其器小,故所为亦展拓不开。(2,25,630)
子路更修教细密,便是颜子地位;颜子若展拓教开,便是孔子地位。(2,29,757)
张盛/张旺/张王
兴盛,旺盛。
当时一日之间,虞芮质成,而来归者四十余国,其势张盛,一时见之,如忽然跳起。又曰:“粗说时,如今人言军势益张。”(6,81,2127)
《汉语大词典》未收“张盛”“张旺”。“张盛”指实力兴盛。“张”本指张弓。《说文·弓部》:“张,施弓弦也。”引申泛指张开,张开之物会扩大,“张”又引申有盛大义。《广雅·释诂一》:“张,大也。”“盛”有旺盛;兴盛义。《国语·越语下》:“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张盛”指气势旺盛,文献中偶见。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卷八《驻札大臣原始》:“和硕特顾实汗既据青海,又以兵入藏,灭藏巴汗,据有其地之图伯特众,势俱张盛甚。”
“盛”“旺”均有旺盛之义,“张盛”有同义词“张旺”。《朱子语类》亦见:
气不至于浩然,便作起令张旺,谓己刚毅,无所屈挠,便要发挥去做事,便是助长。(2463)
“张旺”指气之盛,还可指植物生长之旺盛。朱熹《答陈肤仲书》:“须偷些小工夫,看些小文字,穷究圣贤所说底道理,乃可以培植本原,庶几枝叶自然张旺耳。”
“张旺”亦作“张王”。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宋·魏仲举编《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祝曰:张王,兴盛貌。《左氏》‘隋张必弃小国’,《太元经》‘用事者王’。张音帐,王音旺。”《朱子语类》见“张王”:
“骄骄”,张王之意,犹曰畅茂桀敖耳。“桀桀”与“骄骄”之义同,今田亩间莠最硬抢。(2111)
以上“张王”指植物生长旺盛。还指文气、精力之旺盛。宋·文天祥《抚州乐安县〈进士题名记〉》:“斯文之运浸以张王,此岂偶然之故邪?”清·袁枚《蒋苕生太史》:“登时起坐喜不支,张王神气开须眉。”
[1]梁同书.直语补证//通俗编(附直语补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周德清.中原音韵[M].北京:中华书局,1978.
[4]刘 杰.《朱子语类》文献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程碧英.《朱子语类》词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