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创新高校德育

2013-04-12 02:54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陶行知立德

邱 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更深化、更明确,进一步回答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今后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思想的理念创新和与时俱进

(一)立德树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多元化,道德失范、诚信危机等社会现象开始出现,相当一部分人失去自我,盲目崇拜金钱,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甚至丧失良知,用坑蒙拐骗、欺诈等违法手段谋取利益。而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亟须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加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应对,已经成为教育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同时也是教育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既要传授知识,更要立德树人,才能不辱时代使命,提交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二)立德树人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国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联合国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宣言》明确提出,教育既要能满足人当时发展的需要,也要能保证人身心和谐、均衡与持久的发展而不受伤害,具有全面、长久与强劲的发展能力。教育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德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应有之义是说,教育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承载着重要使命。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的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一言以蔽之,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和重要途径,也是保持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增加人的幸福的基石和重要途径。因此,“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要求,符合古今中外人才培养规律,体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立德树人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专业素质方面,而是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考量,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希望获得优质教育,使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更大提高。优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是获得一份好工作和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认同和要求愈来愈强烈,对教育的期望愈来愈高。反而言之,教育失职,德育缺位,可能会出残缺次品。道德缺失的人既不可能被社会认可,更不可能获得各种发展机会。因此,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对于高校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校德育和学生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化压力为动力。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总结经验,传承创新,努力提高学校师生和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对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贡献度。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合肥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近六十年教师教育历史的学校。2007年改建以来,学校确立了“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既要办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也要传承创新近六十年来积淀的师范文化,尤其是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校园师范文化。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来说,依然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传承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近年来,学校全方位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引领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提高;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活动方案扎实推进。学校成立了学陶师陶领导小组,成立陶行知研究会,制定学陶师陶活动方案。学陶师陶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课题,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校园环境和氛围。校风、校训、路名、楼名以及校园的景观石、塑像等,可以说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楼,都尽可能地体现出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师范元素,发挥育人作用。

三是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课程。学校设置了行知思想与师德建设选修课;分专题编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在合师大讲堂中开设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专题讲座;在校级课题中,设立了陶行知研究专项;在教师培养中设立行知计划,规定教师必须到企业、中小学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学生中,设立素质拓展学分,组织学生走行知路,到农村、企业去,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锻炼。

四是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开展陶行知诗文朗诵会,老中青三代师表同台朗诵,抒发“爱满天下”,“知行合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的师德情怀。组织师生学习考察“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陈万莲创办的农民工子弟小学——肥东阳光小学等。成立爱心社团,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大学生成长服务体系

大学生成长服务体系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具体内容为:六项服务、三个平台、四项活动、三大保障。六项服务为:学业指导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助学助困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安全保障服务,生活保障服务。三个平台亦称为三大计划即:愿景计划,根据在校四年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设计目标和计划。具体包括:自我认知和成长目标、学年愿景计划、学年总结、毕业感言以及满意度调查;爱心感恩计划:主要有爱心教育、爱心行动和主题团日活动三版块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主要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四项活动即:三品主题教育活动,三优创建活动,学陶师陶活动,关爱下一代活动。三大保障即:体制机制建设,工作队伍建设,保障条件建设。

大学生成长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即:服务、创新、提高。服务即:服务学生培养的立德树人目标,服务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即: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创新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学生成长指导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即:提高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的有效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三)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思政课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育引导的实效性。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政课教学,着力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努力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是坚持“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实施“参与式”、“探究式”教学,即通过师生角色互换、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组织课件大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调研,都参与讨论,都来制作课件,在参与教学中,自我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二是尝试考试方法的改革。发挥信息化和网络的作用,将客观题放在网上,让学生随机考试。主观题采取开卷、笔试、口试、调研和讨论等相结合方法进行,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四结合”的实践教学。将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与愿景计划、爱心感恩行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等相结合;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相结合;与学校党团主题教育活动、合师大讲堂活动、读书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等相结合。

近年来,思政课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学生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有效引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校教学测评中,思政课教师测评“良好”率达96%。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立德树人”的有效性,不断学习实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陶行知立德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