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琴
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21
解读潘玉良作品中“中西融合”的绘画特点
丁 琴
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21
从民族性、装饰性的角度,分析了潘玉良作品“中西融合”的绘画特点,具体表现为将中国画中的细腻线条勾勒和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绘画的装饰色彩相结合。以其苦难的人生经历与忧郁的情感为例,论述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坚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风貌,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其代表性作品《窗前女人体》等进行了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质朴、浑厚的气质与西方绘画的透视、质感塑造相结合,具有前瞻性、独创性。
民族性;装饰性;忧郁性
著名旅法画家潘玉良先生是一位经历苦难的女画家。她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绘画艺术,创造了瞩目的绘画艺术成就,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她的油画作品中,笔触间自然流露出中国画的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可以说,她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中西绘画,具有前瞻性与独创性。在其旅法期间,获得法国金像大奖 20多个,留下 4 900多件作品,目前大多数作品留在安徽博物馆。
随着电视剧《画魂》的热播,观众才了解画家的生平。她出身低微,8岁时成为孤儿,14岁时被卖入青楼。人们感受到了她的苦难,感叹她的不幸。同时,人们也为她的坚强不息而动容。身心受到摧残的她,沦入到了社会的最底层,后在其夫潘赞化的救赎下脱离苦海。勤奋的她,是那么地珍惜学习绘画的机会,凭着努力考入了上海美专,却因出身遭到同学的轻视,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时,仍遭到同行的女同学歧视,甚至拒绝与其同住宿舍。这样的打击,不仅没有击垮她,反而激发了她对艺术追求的热情,也增加了大众对于她的认知欲。在解读她的作品中,除了看到其丰厚的传统写实功底,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对西方野兽派热情奔放色彩的巧妙借鉴。在安徽博物馆展厅展出的原作作品中,不难读出其作品气势非凡,无论是构图还是布局严谨巧妙,富有张力,使人忍不住要去探究其作品中融合中西的绘画特点。
画家潘玉良创造出了“中西融合”的绘画语言。这是她毕生研究中西绘画艺术的结晶,更是她苦心孤诣的艺术成果。在西方绘画中融入中国画的精神风貌,将中国木版年画构成的基本要素——纯色与墨线的搭配融入作品中,让灰调子在画面中渐渐减弱,颜色渐渐单纯,更多地倾向于主观性色彩的表达,代之的是鲜明的纯色和劲挺的黑线。这些特点正是中国民间年画的特征,如作品《扇舞》《双人袖舞》等,构图饱满,人物动态突出。色彩上,则采用野兽派强烈奔放的色彩表现,大多使用固有色的薄厚涂抹、墨线勾勒,成功地运用中国民间传统年画的元素,使画面整体和谐宁静,又不失律动感。
值得研究的是,在人体艺术创作作品中,她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有益成分,并充分发挥西方后印象派的点彩艺术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质朴、浑厚的气质与西方绘画的透视、质感塑造相结合。既丰富了中国画中的笔墨精神,又使画面造型坚实,色彩飘逸,充满灵气[1]。如作品《女人体》《窗前女人体》《执扇坐女人体》,都是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描的表现手法融入西画中。中国画线描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规范的形式语言,不是简单地描绘物象的轮廓线,而是主观情感与客观自然的交融[2]。用中国画中的线条勾勒人物形体,细腻流畅;再用西方后印象派的点彩表现加以描绘,人体的结构和质感徐徐而生。她还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笔墨的干湿浓淡与行笔运笔的顿挫转折等变化,表现出人物的节奏与韵律,以此加强画面的层次感,从而使油画语言更加概括、更加凝练,这些表现手法恰恰反映了她“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
作为女性艺术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关注花卉的装饰性,以花喻人,进行创作。在她的画面中,对于花的描绘——或开或败都给人一种生命的启示,更给人一种美的盛宴,如作品《白菊花》《百合花》《郁金香》《丁香花》等。尤其是白色菊花,喻示着清清白白做人。画家潘玉良常常选择白菊花作为绘画题材,作为寄托心中思乡之情的载体,又给自己树立人生的坐标。在人体艺术创作中,她以花卉为衬景,加强画面的装饰性,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如《窗前女人体》《菊花与女人体》等作品,画面的装饰性浓郁,人在画中绕,花在画中映。画面中,采用中国画中流畅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东方女性典雅恬静的状态,尤其在瓶花的衬托下,将东方女性优美的体态和温柔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画面中,人花相应,传递装饰感。作品以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真实地再现了属于女性的精神世界,这正是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在色彩处理上,画家减弱空间表达,变三维空间为二维空间,采用了装饰性色彩语言。运用西方画家马蒂斯平涂纯色的手法,更多地强调主观性色彩表达。如作品《穿红靴女郎》,一方面强调西画中光色对比的视觉效果,画面用色大胆;另一方面将单纯浓烈的红色与蓝色强对比,加强视觉上的冲击力,从而感染观者,产生共鸣。在《挎篮子的女人》这幅画中,大面积平涂着蓝色和橙色,运用补色对比关系,迸发画面节奏与乐律。期间,其他作品相继融合了后印象派和其他流派的某些风格和特征。画面色彩浓烈奔放,却组织有序,即体现出宁静又不失强烈的律动感。
潘玉良的一生,漂泊异乡 40年,充满苦难,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中孤独寂寞清苦地生活着。忧愁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痛苦。从她的作品中不难读出深深的忧郁情感,就连她最爱的花,也多被描绘为凋谢、萧条没落的情景,如作品《残菊》《花瓶》,画中的花早已失去了往昔娇美的姿态,体现出惆怅失落、凄凉忧郁之感[3]。潘玉良赋予花卉为视觉表象,采用西方绘画中厚重的肌理、浓烈的色彩,将枯枝处理成萎缩状,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抑。正是这些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传统赞美花卉生机的描绘,挖掘出花卉描写的新境界,传达出艺术家强烈的内在感受[4]。
1945年,她创作了一幅长 73厘米、宽 59厘米的作品《自画像》,虽然身着艳丽的服装,配放盛开的牡丹,但靠窗凝视的坐姿仍然传达出她思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忧郁心情。对比另一幅长 90厘米、宽 64厘米的《自画像》,身着黑色绣花旗袍,端坐于桌旁的她,采用中国画传统画法,线条细腻、笔法生动。将画面中人物情感融入西方野兽派光影形成的色彩变化,形成强烈的忧郁意象。这些作品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画家栖居国外,却无比思念着祖国和亲人,并借画抒情,表达思乡的情绪。在这些作品中,她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画中细腻的线条勾勒,采用了西画中淡彩的点染,将深沉的眼神刻画出浓浓的忧郁情感。
解读潘玉良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画家在创作中始终坚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同时吸收西洋绘画的表现技巧,追求光影效果,重视色彩变化[5],创造出“中西融合”的佳作,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解读这些作品,带着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带着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或带着野兽派的色彩表达,或带着淡彩清雅色调的传承,将画面组织出有秩序的深浅、虚实。将线条的疏密、色彩的厚薄有机结合,梳理出画面的层次、远近等关系,最终以美的形式出现[6]。更让人们感动的是画家屡遭世俗的重压,却坚定地追求着艺术,可以说,有着传奇人生的画家,用探索和奉献的艺术精神,谱写出了一曲优扬的艺术之歌。从她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画家与命运抗争的不断努力,彰显出女性敏感、脆弱、细腻的独特情感[7]。同时,也欣喜地看到她的绘画成就,她用作品诉说着一个画家真实的内心世界,一个拥有着正义、拥有着善良、拥有着深厚民族感情的不屈灵魂。
[1]刘淳.中国油画 100讲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20-123
[2]卢晓波.试论中国画线描的艺术表现 [J].美术大观,2010(8):204-205
[3]周甜.潘玉良绘画的忧郁意象 [J].新视觉艺术,2009(1):59
[4]周甜.苦难:潘玉良绘画的忧郁之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137-138
[5]潘登福.浅析岭南画派的美学思想[J].美术大观,2010(12):9-10
[6]徐西凤.海南油画美的表现与感悟[J].美术大观,2010(12):64-65
[7]周甜.潘玉良绘画的个性心理[J].大众文艺,2010(1):28-29
J05
A
1673-2006(2013)09-0051-02
10.3969/j.issn.1673-2006.2013.09.013
2013-08-06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潘玉良绘画艺术研究”(AHSK09-10D6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潘玉良绘画艺术研究”(2010sk138)。
丁琴(1980-),女 ,安徽含山人,硕士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油画。
(责任编辑: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