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粑槽舞

2013-04-12 07:16吴光祥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畲族祭祖巫师

文/唐 敏 胡 涛 吴光祥

畲族粑槽舞

文/唐 敏 胡 涛 吴光祥

粑槽舞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麻江县杏山镇六堡、营山、中山、坝寨、偿班、仰鼓等村,以及宣威镇岩莺村、黄莺村等畲族聚居区。

粑槽舞在畲族人中已流传了400多年。粑槽舞源于一个悲壮的传说:畲族祖上有一位名叫代赖的人,能征善战,武艺高强,当时的朝廷因惧怕畲族人造反设计将其诱杀。在其葬礼上,族人义愤填膺,将粑槽反扑在地,用木棍冲击粑槽,寓意要将朝廷颠覆并进行冲击(在南方语言中,“槽”与“朝”是一个音)。从此,冲粑槽逐渐成了一种风俗,进而演化为一种丧葬舞蹈。跳舞时也不仅仅是冲击粑槽,还按照一定的节拍,用木棍与木棍相互击打,以示继承祖先的武艺。

粑槽舞为畲族独有的一种丧葬舞蹈,集祭祀、娱乐为一体,一般只出现在去世老人的葬礼上。活动时间为死者下葬的头天傍晚至下葬之前。在当地,凡年龄在36岁以上的人去世都可算是老人。

粑槽舞由祭祖、跳舞和结束3部分组成,参加人员仅限男人6名,但具体谁跳,并不固定,凡会跳或想学的人均可上场。跳舞前,先由一位巫师进行祭祖:在跳舞的场坝边上燃香3炷,烧纸3张,念

祭词,然后把一个生鸡蛋放入粑槽内,由巫师执棒将其连壳捣烂,再将粑槽翻扑于地,跳舞开始。粑槽舞的分工为击木鼓、铜鼓各一人(多为老者),冲粑槽舞者4人(多为青壮年),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打击木鼓有一套固定的节拍,大多以口诀的形式代代相传,时而击鼓面,时而击鼓身。击鼓面时,跳舞者用木棍冲击粑槽底部;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边或右边跳舞者的木棍。往往有跟不上节拍的,会被同伴将木棍打在身上,引来旁观者一阵哄笑。

整个舞蹈分为上、下各12小节,在每一节结束时,要按其节次绕粑槽转圈,同时以棍相击。一般跳一次需要一个

半小时,体力不支或手脚不灵活者往往望而却步。跳舞一直要延续至深夜,有时甚至到天明,在送亡人上山前需再跳一次。最后一次跳完,舞者需

合力将粑槽翻回来,然后齐声说道:“公(太)得去了。”意为死者已带着祝福随祖先而去。这时,死者方可被抬去下葬,整个过程结束。

畲族人没有文字,其历史变迁除了口传身授之外,多在粑槽舞等习俗上体现。因此,粑槽

舞不仅是畲族人的精神纽带,而且还是畲族人信仰、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申晓雯摘自《贵州画报》2013年6月上半月刊)

猜你喜欢
畲族祭祖巫师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清明祭祖
永安“三月三”
神秘的北部巫师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绵 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除夕祭祖
巫师和老鼠
巫师和羊